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经典

化学科普阅读题专题(含答案)经典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活性氧化锌(ZnO )粒径介于1〜100nm ,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 产品。

某科研小组利用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主要成分为CuO 和ZnO ,其余成分既不与 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回收铜,并制备活性氧化锌。

(查阅资料)ZnSO 4+2NH 3 - H 2O = Zn (OH ) J +(NH 4)SO 4;ZnSO +4NH - H O =「Zn (NH ) ] SO +4H O . Zn (OH ) 4 3 2 3442’ 2(实验设计)设计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过量稀硫酸 过量铁粉 双氧水 氯水I J JI 、 氧化铜锌矿一酸浸 —►]过滤—1氧化 —操作1——► - —►活性 __ ZnO矿渣 滤渣1 F 或口联固体 请根据上述资料和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1的名称是。

(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加过量铁粉后,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得到滤渣1的成分为(4)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不选用高镒酸钾,而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5)完成操作2的实验步骤① ________ :②:③灼烧。

(交流反思)(6)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流程,除了能回收金属单质和活性氧化 锌外,还可以获取的有用副产品是(写出化学式,并指明其用途)。

△^=ZnO+H 2O【答案】过滤CuO+H2sO4=CuSO4+H2O ;ZnO+H2sO4 =ZnSO4+H2。

置换反应Cu、Fe将FeSO 4 (Fe2+)氧化成Fe2(SO4)3 (Fe3+ ),以便在后续操作中将溶液中的铁元素除去不引入较难除去的杂质加入适量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至8.0过滤、洗涤、干燥Fe2O3作颜料、(NH4)2 sO4作化肥【解析】【分析】【详解】实验设计:(1)操作1是使不溶性物质氢氧化铁和其他可溶性物质分离的过程,为过滤;(2)在氧化铜锌矿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目的是使氧化铜和氧化锌完全反应进入溶液,主要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04二Cu SO4+H2O、ZnO+H2SO4 =ZnSO4 +H2O ;(3)由于加入铁粉前是硫酸铜、硫酸锌以及剩余的硫酸的混合溶液,加入铁粉,反应的反应分别为:Fe+CuSO4=Cu+FeSO4 和Fe+H2sO4=FeSO4+H2T,都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为置换反应。

反应后,由于加入的铁过量,所以滤渣含有剩余的Fe,同时还有生成的Cu。

(4)加入双氧水的作用是FeSO 4(Fe2+)氧化成Fe2(SO4)3(Fe3+),以便在后续操作中将溶液中的铁元素除去;不选用高镒酸钾,而选用双氧水的优点是:不引入较难除去的杂质。

(5)Zn(OH)2沉淀完全时的pH为8.0,故操作2的实验步骤为:①加入适量稀硫酸,调节溶液的pH至8.0;②过滤、洗涤、干燥;③灼烧。

交流反思:(6)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上述实验流程,除了能回收金属单质和活性氧化锌外,Fe(OH)3受热可得到Fe2O3,可作颜料,以及(NH4)2 sO4可作化肥,故还可以获取的有用副产品是:Fe2O3作颜料、(NH4)2sO4作化肥。

2.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③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S'-'M A3UM PC1U1J石灰水溶液溶液⑵实验反思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②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答案】CaCO3+2HCl=CaCl2+H2O+CO2个碳一氧化碳碳酸钠Na2cO3+Ca(OH)2=CaCO3J+2NaOH排除空气中氧气、水的影响浓硫酸水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欧试液【解析】【详解】(1)实验记录:①A中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水,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个;②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固体,说明有碳产生,白色固体可能是Na2O、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G中产生黑色沉淀,说明产生一氧化碳;③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产物还有碳酸钠,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氧化钠不能;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Ca(OH)产CaCO3J+2NaOH;⑵实验反思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说明D中原有的空气已经排尽,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水和钠反应,排除空气中氧气、水的影响;②装置C内装的药品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二氧化碳,若无该装置,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检验第4种物质(即氧化钠)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酚欧试液,溶液变红证明有氧化钠,反之没有。

【点睛】认真阅读题目中[查阅资料]的内容,该部分的信息往往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关键。

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惊艳世界。

演员们穿着的轻便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

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防寒服可在-20°C的环境中工作4小时,确保演员穿着舒适和演出成功。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角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如图1所示。

英国两位物理学家因从石墨中成功分离出石墨烯,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 mm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石墨烯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结构稳定等特点。

根据其层数不同,石墨烯可以分为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少层石墨烯和多层石墨烯。

层数不同,石墨烯的性能也不同,如图2所示。

通过石墨烯与氢气反应可得到石墨烷,其中所有的碳原子形成六角网状结构,氢原子以交替的形式从石墨烯表面的两端与碳原子相连,石墨烷表现出半导体性质。

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

依据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答一条即可)。

(2)“厚1 mm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

(3)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能: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

(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元素组成的(填元素名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石墨烯属于单质B .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C .石墨烯只能通过化学反应制备D .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完全相同【答案】坚硬(或透光性好或导热性强或导电率高)体积很小热一定层数内,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而减弱;到一定层数以后,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变化不大碳、氢A、B【解析】【分析】【详解】(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薄且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导电率高等。

(2)“厚lmm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反映出的微粒特性是很小。

(3)给防寒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由图可知,石墨烯的层数对其导热性的影响是一定层数内,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而减弱;到一定层数后,石墨烯的导热性随着层数增多变化不大。

(4)由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烷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5)A.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B.以石墨烯为原料可以合成其它化合物,例如可以合成石墨烷等;C.石墨烯不只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备,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D.石墨烯与石墨材料性能不完全相同。

故填:AB。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用小刀一切,就能观察到它的本来面目: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钠还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目前,世界上多数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得金属钠。

氯化钠的熔点为801℃,将氯化钠和氯化钙按质量比2:3混合共熔,可得到熔融温度约为580℃的共熔物,降低了电解所需的温度。

电解时,正极放出氯气,负极产生的金属钠和金属钙同时浮在共熔物,从管道溢出。

把熔融的金属混合物冷却到105〜110℃,金属钙结晶析出,通过过滤可以分离出金属钠。

金属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制造过氧化钠(Na2O2)等化合物。

还能用于生产更加昂贵的金属钾,以钠和氯化钾为原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钾和氯化钠,生成的钾能以蒸汽的形式分离出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在钠的原子结构中,与钠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2)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

(4)钠能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写出用钠制取钾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

【答案】(1)最外层电子(2)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质地软)(3)隔绝水和氧气(4)2Na+ 2H2O-2NaOH + H2个(5)Na+ KCl—^NaCl+ K个【解析】试题分析:(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2)钠的物理性质有:有金属光泽,银白色;(3)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目的是隔绝水和氧气;(4)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5)钠与氯化钾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钾。

考点:元素化学性质,物质性质,灭火原理。

5.食品添加剂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人们这样认为是把一些非法添加物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具有许多功效,如防止变质、改善感官、提高营养价值、方便供应和加工等。

误区二: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化学合成的更安全许多天然产品的毒性由于检测手段和内容所限,尚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由已检测出的结果比较,天然食品添加剂并不比人工化学合成的毒性小。

误区三: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就能安全食用食品不是每种添加剂都需要,例如:某企业采购的是完全符合生产要求的合格肉,没有添加香料剂的必要,但可以添加防腐剂山梨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