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贮存时用氮气保护并密封,用途广泛。
肼燃烧放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
高压锅炉水处理时用于脱除氧气以防止锅炉的腐蚀,也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
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
熔点1.4℃,沸点113.5℃;有强烈的吸水性,形成水合肼(N2H4·H2O),可以用固体烧碱进行脱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液氧接触能自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
对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迟性发炎,对皮肤和粘膜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与氧化铁作用 B.易溶于水C.易分解 D.有刺鼻的气味(2)肼在常温下为______(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3)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下列物质中的_____也具有这些性质。
A.NaCl B.Ca(OH)2C.NaOH D.NaHCO3(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AC 液态 2N2H4+N2O4点燃3N2↑+4H2O C 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分解【解析】【详解】(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与氧化铁作用和易分解;(2)熔点1.4℃所以肼在常温下为液态;(3)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点燃3N2↑+4H2O;(4)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故选C;(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分解。
2.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
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
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
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
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
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
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
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
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
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
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A桥B隧道C人工岛D机场(2)用于弥合缝隙的橡胶垫属于_____材料。
(3)氯离子是影响海洋工程混凝土的有害离子之一,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_____。
(5)建造港珠澳大桥需大量钢材,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海洋环境使钢铁易生锈,为满足大桥的设计要求,桥体表面涂上了高性能防腐涂料。
请再写出一条金属铁防锈的措施_____。
【答案】ABC 合成 Cl-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深 3CO+Fe2O3高温2Fe+3CO2制成合金(合理即可)【解析】【详解】(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桥、隧道、人工岛,故选ABC。
(2)橡胶垫属于合成材料。
(3)氯离子的符号是Cl-。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深。
(5)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6)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涂漆,涂油、制成合金等(合理即可)。
【点睛】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
3.可燃冰是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其组成可表示为CH4·nH2O,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2017年5月,中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成为全球第一个稳定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可燃冰开采困难重重,原因之一是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置换法是开采方法之一,将CO2液化后进入1500米以下的洋面,就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沉入海底,因CO2较甲烷易于形成水合物,因而就可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置换出来。
(1)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____个原子。
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___g二氧化碳。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
A 可燃冰的开采不存在任何困难B 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C 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燃冰中n=__。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5 88 BC 8 CH4+CO2一定条件2CO+2H2【解析】【分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为清洁燃料,可然冰极不稳定易爆炸,当甲烷气体涌入大气层,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
【详解】(1)甲烷的化学式为4CH,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5个原子,设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x.4222CH+2O CO+2H O164432g x点燃1644=32g xx=88g故32g甲烷完全燃烧后可以生成88g二氧化碳。
(2)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燃料,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燃料,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过多的燃烧会引起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等气体,故选B。
(3)某种可燃冰的组成为CH4·nH2O,其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16:18n=1:9,所以n=8。
(4)一定条件下,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根据元素守恒推测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O2一定条件2CO+2H2。
【点睛】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回收处理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其产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氧化物,都有可燃性,会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4.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实现连续187个小时的稳定产气,成为在世界上唯一成功开采可燃冰的国家。
据资料记载: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以甲烷为主的有机分子被水分子包裹而成。
既含水又呈固体,看起来像冰,很容易被点燃。
可燃冰形成要满足以下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要有甲烷气源,古生物遗骸的沉积物通过细菌分解后可以产生甲烷。
(1)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根据可燃冰形成的条件,可采用_____等方案开采可燃冰。
(3)已知1m3可燃冰可转化为164m3的甲烷气体,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J/m3,若1m3可燃冰转化后产生的能量相当于_____千瓦时的电能。
【答案】CH4+2O2点燃CO2+2H2O 升温分解、减压释放 1640【解析】【详解】(1)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H4+2O2点燃CO2+2H2O。
(2)由可燃冰形成的条件:温度不能太高,太高容易分解熔化;要有较高压力,压力越大,可燃冰越稳定,故填可采用升温分解、减压释放。
(3)由热值的计算公式,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能够放出热量:Q放=q甲烷V=3.6×107J/m3×164m3=5.904×109J=1640千瓦时,故填1640。
5.酸性土壤上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养分有效性低,而且所涉及的养分种类也比较多。
例如酸性土壤普遍缺氮、磷和钾;很多土壤缺钙和镁;有些土壤缺钼。
这些养分的缺乏主要是由酸性土壤组成的特性及气候特点所决定的。
酸性土壤中铁、铝活性高,与磷形成难溶性的铁磷和铝磷,甚至有效性更低的闭蓄态磷,使土壤磷和施入土壤中的肥料磷绝大部分转化为固定态磷,致使绝大多数的酸酸性土壤与植物性土壤都严重缺磷。
由于酸性土壤风化比较彻底,黏土矿物又以1:1型的高岭石为主,因而阳离子交换量低,对阳离子的吸附能力弱。
在湿润条件下,使土壤发生强烈淋溶作用,造成K+,Ca2+,Mg2+等矿质养分离子的大量淋失,其中一价离子K+尤为严重。
这是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地区严重缺钾的主要原因。
由于强烈的淋溶作用,酸性土壤的钙镁含量普遍较低,其结果,一方面可使作物因缺乏钙、镁而限制其生长;另一方面又会因盐基离子的淋失而增加土壤的酸度,提高铝的溶解度,从而造成铝毒等次生不良影响。
酸性土壤上很多作物常出现缺镁现象,森林死亡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大生态危机。
据研究,植物缺镁是造成森林植物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酸性土壤上的许多作物易出现缺钼。
因为在低pH值土壤条件下,对植物有效的水溶性钼易于转化为溶解度很低的氧化态钼,使得钼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因而,酸性土壤上施钼常能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依据短文回答问题:(1)为了弥补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地区严重缺钾的情况,你所施的肥料是________ A.KCl B.CO(NH2)2 C.NH4Cl D.Ca3(PO4)2(2)“酸性土壤中铁、铝活性高”中铁、铝指_________(原子、离子、元素)(3)测定土壤的酸碱性取10 g湿润土壤放入烧杯中,接着要取50 mL蒸馏水,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将10 g 湿润土壤和50 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然后用玻璃棒蘸土壤溶液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pH=5.6,则土壤显__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