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学》课程作业题 2009.1.15第一部分:《量子力学基础和原子结构》思考题与习题1. 经典物理学在研究微观物体的运动时遇到过哪些困难?举例说明之。
如何正确对待归量子论?2. 电子兼具有波动性的实验基础是什么?宏观物体有没有波动性?“任何微观粒子的运动都是量子化的,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经典力学的要求”,这样说确切吗?3. 怎样描述微观质点的运动状态?为什么?波函数具有哪些重要性质?为什么?4. 简述薛定谔方程得来的线索。
求解该方程时应注意什么?5. 通过一维和三维势箱的解,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結論和物理概念?6. 写出薛定谔方程的算符表达式。
你是怎样理解这个表达式的? *7. 量子力学中的算符和力學量的关系怎样?8. 求解氢原子和类氢离子基态和激发态波函数的思想方法是怎样的? 9. 通过氢原子薛定谔方程一般解的讨论明确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
10. 怎样根据波函数的形式讨论“轨道”和电子云图象?为什么不能说p +1和p -1就是分别代表p x 和p y ? 11. 样来研究多电子原子的结构?作过哪些近似?用过哪些模型?试简单说明之。
12. 电子的自旋是怎样提出的?有何实验依据?在研究原子内电子运动时,我们是怎样考虑电子自旋的?*13. 哈特里-福克SCF 模型考虑了一些什么问题?交换能有何意义?14. 怎样表示原子的整体状态?光谱项、光谱支项各代表什么含义?洪特规则、选择定则又是讲的什么内容?15.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什么?现在哪些问题你比过去理解得更加深入了?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你对微观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特点掌握了多少?在思想方法上有何收获?16. 巴尔末起初分析氢原子光谱是用波长)(422-=n n c λ,其中c 为常数,n 为大于2的正整数,试用里德伯常数H R ~求出c 值。
17. 试计算氢原子中电子处于波尔轨道n = 1和n = 4时的动能(单位:J )和速度(单位:m·s -1)。
18. 已知电磁波中电场强度ε服从波动方程222221t c x ∂∂⋅=∂∂εε,试说明如下函数⎥⎦⎤⎢⎣⎡⎪⎭⎫⎝⎛-=t x t x y νλπεε2cos 0),(是这个方程的解。
其中c 表示光速。
19. 试计算具有下列波长的光子的能量和动量(a )1 nm (X-射线) (b ) 200 nm (紫外光) (c )600 nm (可见光) (d ) 10 4 nm (红外线) (e ) 1 m (微波) (f ) 10 m (无线电波) 20. 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并说明所得结果的物理意义。
(a )具有200 eV 动能的电子; (b )具有105 eV 能量的光子; (c )以1m·s -1速度运动的小球(质量为0.3㎏); (d )相应于波尔轨道n = 1和n = 100的电子。
21.试确定在戴维逊-革末实验中加速至75 eV 的电子束垂直打在镍单晶表面上所得强度最大时的反射角。
22. 假定长度为l =200 pm 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电子服从玻尔的频率规则12n n E E h -=ν,试求: (a ) 从能级n +1跃迁到n 时发射出辐射的波长λ ; (b ) 波数ν(单位㎝-1).23. 试证:如果粒子位置的不确定量等于这个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则此粒子的速度不确定量等于此粒子的速度。
24. 用一台光子显微镜测定原子中电子的位置,定到10-11 m 范围内,试问用该法定电子的位置时,电子的動量不确定量有多大?25. 假定三维势阱中薛定谔方程的解具有如下形式:)()()(),,(cz n b y n a x n abc z y x z y x n n n zy x πππψ⋅⋅⋅=sin sin sin 8(式中:0 < x < a , 0 < y < b , 0 < z < c )(a ) 试证明这函数是归一化的:(b ) 在a = b = c = 100 pm 情况下,试求出直径为1.0=∆=∆=∆z y x pm ,而其中心在x =20 pm,y =30 pm , z =50 pm 的微观体积元中,发现一个电子处于这两种状态⎪⎩⎪⎨⎧211112zy x n n n 时的几率。
26.下列函数,哪几个是算符d 2 / dx 2的本征函数?并求出相应的本征值:(a ) imxe, (b ) sin х; (c ) x 2+y 2; (d )xe x a --)(27. 如果算符Qˆ对任两个波函数ψ1和ψ2的作用满足1ˆψQ =1φ, 2ˆψQ =2φ,而对于1ψ和2ψ的任意线性组合2211c c ψψ+和(c 1和c 2分别为任意常数)能满足Q ˆ(2211c c ψψ+)=1c Q ˆ1ψ+2c Q ˆ2ψ=1c 1φ+2c 2φ 则称算符Qˆ为线性算符。
试问x p ˆ、dx d 、22dxd 中哪几个是线性算符? *28. 如果算符Qˆ能满足 ()⎰⎰⎰****==ψτψφτφψQ ˆd Q ˆd Q ˆφd τ则称算符Qˆ是厄密算符。
试问x p ˆ、dx d 、22dxd 中哪几个是厄密算符? 29. 试求长度为l 的一维势箱中,处于n = 3状态的一个粒子的x 2和p 2的平均值2x 、2p 。
30. 在边长为a 、b 、c 的三维势箱中,求量子数为n x 、n y 、n z 状态时的:(a )x , (b )x p ;试问:(c )2x 是否等于()2x ;(d )xy 是否等于y x ⋅。
31. 请写出+Na 及-F 的薛定谔方程算符表达式。
32. 在原子、分子问题的讨论中频繁地出现这样的积分⎰∞+-=1n n r n dr r e ββ!试用关于定积分的微分的莱伯尼兹(Leibniz )定理dr )r ,(f dr r ,f d d ba baββββ⎰⎰∂∂=)(对上述积分结果作简单的推导。
33. 假定激发态arer b N r --=)()(22ψ是氢原子径向薛定谔方程:R E R re Z dr R d r dr R d m ⋅=-+-222222)( 的一个解,试求其a ,b ,N 的值以及相应的能量E 。
34. 假定氢原子的激发态具有这样的形式)(r f y ⋅=ψ,试根据薛定谔方程的球极坐标形式推导其径向方程为:)()()(r f E r f re Z dr df r dr f d m ⋅=-⋅+-222242 35. 已知类氢离子某一激发态的径向波函数及球谐函数分别为03222023066814a /r Z 0/ln e a r Z a r Z a ZR -⎪⎪⎭⎫ ⎝⎛-⎪⎪⎭⎫⎝⎛-=, θπcos Y m l 43=, 试作该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及角度分布示意图,并写出其量子数n ,l ,m 的值,为什么? 36. 试验证:(a )氢原子波函数2222333333y x xy zy zx r z d d d d d--ψψψψψ,,,,是彼此正交的。
(b )对于一定角量子数l 的所有角度分布函数),(φθ2Y 的总和是与φθ、无关的常数。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37. 试求在r =1.1a 0→1.105 a 0,θ = 0.2π→0.201π,φ = 0.6π→0.601π所围成的体积元内找到氢原子1s 电子的几率。
38. 在上题体积元内找到氢原子2p z 电子的几率为何?39. 请写出Be 的激发态Be (1s 22s 12p 1)的所有可能的斯莱脱行列式波函数。
40. 试由氦元素的激发态(1s )1(2s )1的下自旋态的斯莱脱行列式推导库仑能和交换能的表达式,并排出它的光谱项。
41. 验证下列电子组态所构成的光谱项: (a ) ns 1np 1: 3P ,1P ;(b ) np 1nd 1: 3F ,3D ,3P ,1F ,1D ,1P 。
42. 试找出周期表中前10个元素基组态的基谱支项的符号。
43. 元素镝(66号Dy )基态中最后增加的一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n 、l 、m 、m s 是什么?试推断该元素基组态的基谱支项。
44. 第39号元素钇(Y )的可能组态由5s 24d 1及5s 14d 2,由光谱实验知其基谱支项为32D ,试判断那种组态是正确的。
第二部分:《化学键理论、分子结构及分子对称性》思考题与习题1.何谓变分原理,试加以证明。
何谓线性变分法。
2.分子轨道理论有哪些要点?3.定域分子轨道和非定域分子轨道的区别与联系如何?4.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休克尔近似的基本思想是什么?6.分子图怎样得来的?它有什么价值?7.以H 2O 分子为例说明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的含义。
如何确定分子的所属点群。
8.如何应用分子对称性判断分子的旋光性和极性? 9.简述特征标表中各符号的意义。
10.何谓点群的对称性匹配线性组合,如何利用特征标表加以构造。
11.若H 2的试探变分函数为2211c c φφψ+=,试利用变分积分公式并根据极值条件0c 1=∂∂E 0c 2=∂∂E求出12s 1211s 1112c c S E H S E H ---= (s E 是最低能量) 12.若某波函数的线性组合形式为⎥⎥⎤⎢⎢⎡+=21211c c c φφψ)(利用ψ的归一化条件试求当c 1 = c 2 时,c 1可表示为[]2122121112c -++=S S S13.根据H 2的键长(e R =0.74Å)数据,按公式03120a R20e a R a R S -⎥⎦⎤⎢⎣⎡++= 计算出H 2分子中两个1s 原子轨道的重叠积分。
14.对于极性分子ab ,如果分子轨道中的一个电子有90%的时间在a 的原子轨道a φ上,10%的时间在b 的原子轨道b φ上,求描述该分子轨道波函数的形式(此处不考虑原子轨道的重叠)。
15.如果原子a 以轨道d yz ,原子b 以轨道p x 沿着x 轴(键轴)相重叠,试问能否组成有效的分子轨道?为什么? 16.指出序,并说明其理由。
的键长、键能大小的顺和、-+222O O O 17.用分子轨道理论讨论HBr 分子结构。
18.用分子轨道理论估测--++222222F N F N 、、、的稳定性和CO N O H 222、、、+的磁性。
19.用分子轨道法简明讨论NO 和+2O 分子的结构。
*20.试求等性sp 、sp 3杂化轨道的波函数形式。
21.根据s φ和x p φ原子轨道的正交归一性,证明两个sp 杂化轨道互相正交)(1=+βα。
1φ=x p s φβφα+2φ=x p s φαφβ-22.说明--+2444F e B BF NH 、、离子的几何构型和成键情况。
23.写出H 2S 、PCl 3和CH 4分子的定域分子轨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