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反比例函数(一对一 教案)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反比例函数(一对一 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 年 级: 课 时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学科教师:授课类型 T 反比例函数 C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T 反比例函数综合应用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一、同步知识梳理知识点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的,形如y=x k(k 不等于零的常数)的函数叫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又可以写成:1,kxy k y kx x-===( k 是不等于零的常数), 知识点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性质(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两支曲线,且这两支曲线关于原点对称,这种图象通常称为双曲线。

它与x 轴和y 轴没有交点,它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能到达坐标轴. (2)反比例函数y=xk 图象的两个分支位居的象限与k 的正负有关, ① 当k>0时,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 一、三象限; (如下图) 函数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增加而 减小;②当k<0时,函数的图象分布在第 二、四 象限、函数的图象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向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双曲线既是中心对称图形. 也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一、三象限和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知识点3:反比例函数中的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1)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过双曲线xky = (0≠k )上任意引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 。

(2)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一点作 x 轴的垂线,那么这点与垂足、坐标系原点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即22xy k S ==。

知识点4: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只需确定k 值,需要一个点即可列出方程知识点5:反比例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中,一定要注意y=xk 中的k 不等于零这一条件,结合图像说出性质,根据性质画出图像,以及求函数表达式是必须牢牢记住的知识点二、同步题型分析题型1: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例1:下列函数关系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如果是,比例系数是多少?(1)x y 4=;(2)x y 21-=;(3)2x y =;(4)x y -=1(5)1=xy解:(1)是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4 (2)是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21-(3)不是(4)不是(5)是反比例函数,比例系数是1例2:已知函数xk k y )3(+=是反比例函数,则k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3≠kB .3-≠kC .0≠k 或3≠kD .0≠k 且3-≠k解析:反比例函数xky =(0≠k ),所以(3)0k k +≠,即D .0≠k 且3-≠k 答案:D变式:函数32-=x y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总结:反比例函数的取值范围 一般地,函数y=kx(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x 的取值范围是x≠0,y 的取值范围是y≠0. 例3:已知函数23)2(m xm y --=为反比例函数.(1)求m 的值;(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如何变化? (3)当-3≤x ≤21-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1)(2)它的图象在第二,三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当-3≤x ≤21-时,由于在第二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所以y 大=8 y 小=34变式: 1.反比例函数1m y 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1m ≥ 2.函数y =1x-图象的大致形状是( )A B C D总结: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双曲线,图象的位置与比例系数k 的关系有如下两种情况: (1)0k >⇔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 (2)0k <⇔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 答案:D例4:已知函数24213m y m x -⎛⎫=+ ⎪⎝⎭是反比例函数,且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增大而减小,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答案:56y x=∴-5m=-2 ∴m=52 点A 关于x ,y 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分别是 A 1(-5, -52);A 2(5, 52);A 3(5, -52) 由k=-2得,A 1 ;A 2不在图像上。

A 3在图像上 变式:若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A 、(2,-1) B 、(12-,2) C 、(-2,-1) D 、(12,2)分析:由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判断点是否在图像上. 答案:A例3:已知y 与 2x 成反比例,且当x =3时,y =61,那么当x =2时,y =_________,当y =2时,x =_________. 答案:14y =, 14x = 题型3: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 例1:如图,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连结OA 、OB ,设AC 与OB 的交点为E ,与梯形ECDB 的面积分别为,比较它们的大小,可得( ) A.B. C. D. 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分析:由反比例的几何性质可得,S AOC S BOD =,又1S S AOC S EOC =-, 2S S BOD S EOC =-所以,答案:B例2: 如图:点A 在双曲线ky x=上,AB ⊥x 轴于B ,且△AOB 的面积S △AOB=2,则k =______.分析:由反比例的几何性质可得22xy kS ==,即4k =,4k =±,又反比例函数图象过二、四象限,所以4k =-。

例3:如图,A 、B 是函数2y x=的图象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任意两点,BC ∥x 轴,AC ∥y 轴,△ABC 的面积记为S ,则( )A . 2S =B . 4S= C .24S << D .4S >分析:由反比例的中心对称性质,运用图形割补法,可把△ABC 转化为一个矩形,再由几何性质即可求解。

答案:A题型4:反比例函数的简单应用 例1:如图,点A 、B 在反比例函数k y x=的图象上,且点A 、B 的横坐标分别为,2a a (0)a >,AC ⊥x 轴,垂足为C ,且2AOC S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1(,)a y -、2(2,)a y -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1y 、2y 的大小;(3)求△AOB 的面积答案:(1)4yx=;(2)12y y<;(3)3解析:(1)因为2AOCS∆=,所以4k=,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4yx=;(2)若点1(,)a y-、2(2,)a y-在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而且0a>,所以2a a->-,又因为0k>,所以y随x的增大而减小,所以12y y<;(3)把A、B两点横坐标代入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可以得到442yaya⎧=⎪⎪⎨⎪=⎪⎩,所以得到A、B两点坐标分别为4(,)aa、2(2,)aa,所以CD a=,于是△AOB的面积等于△AOC的面积加上四边形ABCD的面积减去△OBD的面积,所以△AOB的面积1423()332aa a++⋅-=例2:如图,Rt△AOB的顶点A是直线(1)y x m=+-与双曲线myx=在第一象限内的一个交点,且3AOBS∆=,直线(1)y x m=+-与x轴的交点为C,(1)求m的值;(2)求△ACB的面积答案:(1)6m=;(2)18解析:(1)因为3AOBS∆=,所以6AB OB⋅=,所以6m=;(2)因为6m=,所以直线解析式为5y x=+,所以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C为(5,0)-并且联立直线双曲线解析式可以得到交点A的坐标为(1,6),所以△ACB的面积等于11661822AB BC⋅=⨯⨯=例3:(2008广州中考22题)如图8,一次函数y kx 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1)根据图象,分别写出A、B的坐标;(2)求出两函数解析式;(3)根据图象回答: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答案:(1)y =0.5x +1,y =x12(2)-6<x <0或x >4 变式: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 y x=的图象交于A 、B 两点,(1)利用图中条件,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 的取值范围答案:(1)2y x =-;1y x =--;(2)2x <-或01x <<解析:(1)因为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2,1)-和(1,)n ,所以先把(2,1)-代入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中得到2m =-,于是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再把(1,)n 代入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可以得到2n =-,所以B点坐标为(1,2)-,再把A 、B 两点坐标代入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中,得到212k b k b -+=⎧⎨+=-⎩,所以解得11k b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1y x =--;(2)根据图象,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图象为第三象限A 点左侧和第四象限B 点左侧部分,所以2x <-或01x <<解:过D 点作DE ⊥x 轴,垂足为E ,由双曲线上点的性质,得S △AOC =S △DOE = 12k ∵DE ⊥x 轴,AB ⊥x 轴, ∴DE ∥AB , ∴△OAB ∽△OED , 又∵OB=2OD , ∴S △OAB =4S △DOE =2k , 由S △OAB -S △OAC =S △OBC , 得2k-12k =6, 解得k=4.8.如图,直线y =mx 与双曲线x ky =交于A ,B 两点,过点A 作AM ⊥x 轴,垂足为M ,连结BM ,若S △ABM =2,则k 的值是( ).解:设点A 的坐标为(x ,y ), ∴B 的坐标为(-x ,-y ), ∵S △ABM =4, ∴1242xy ⨯= ∴xy=4, ∴k=xy=4,故答案为4.9.如图,点A 、B 是双曲线3y x=上的点,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1S =阴影,则12S S += 410.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Rt △OCD 的一边OC 在x 轴上,∠C =90°,点D 在第一象限,OC =3, DC =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OD 的中点A . (1)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Rt △OCD 的另一边交于点B ,求过A 、B 两点的直线的解析式.解:(1)OC=3,DC=4,图象经过OD 的中点A .则A(1.5,2)设ky x=2=k/1.5 ,k=3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y x = (2)B 点横坐标为3,代入3y x=得,B(3,1)设直线y=kx+b ,则2 1.513k bk b =+⎧⎨=+⎩k=-2/3,b=3 y=-2/3x+3一、专题精讲例1:病人按规定的剂量服用某种药物,测得服药后2小时,每毫升血液中的含量达到归大值为4毫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