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场面与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既然是对特定场合中的 人物、环境和情节的综合描写, 它就具备了描写中的三要素: 场面中的人、场面所处的环境以 及在这个环境中展开的情节。
• 在写作中,所选取的场面中,既要 有对整个环境的概括,又要有特定 的环境要素和人物活动,既要有 “大”的环境,又要有“小”细节, 从而将整体描述与细节刻画综合运 用,做到点面结合、宾主分明,才 能写出场面的丰富和动态,从而更 好地为文章的主题服务。
• 贾母这边说‚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 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 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 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 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 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 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 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 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 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 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 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 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掌着,还只管让 姥姥。(选自《红楼梦》曹雪芹)
下面我们进行课堂场面描写训练。 请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为对象写一 个场面。 要求:①文字:200左右;②时 间:10分钟
精彩习作
• 快到放学时间了,宁静的教室开始躁动起来。铃声一 响,几位“飞毛腿”夹着早已收拾好的书包,一马当 先冲出门去踢球了。住校生们拿着叮当作响的碗勺争 先恐后地奔赴他们的战场——饭堂。其余的正噼里啪 啦地叫拾文具盒、书包;几位女生一边不紧不慢地走 出教室,一边叽叽喳喳地谈论着什么;后排的几位 “大侠”又操起扫帚练起武来,喊杀声不绝于耳;这 边几位“尖子”正为一道题而争得面红耳赤;旁边的 “眼镜”正埋头演算,如入无人之境,好一会儿,才 伸个懒腰,如释重负地说:“总算做完了。”他看看 四周已无人,这才慢慢吞吞地走出教室。
“主题班会” “植树” “运动会” “足球赛”
• 场面描写一般 由 “人”“事” “境”构成。 它是叙事性作 品的基本构成 因素,是刻画 人物、展开情 节、表现主题 的主要手段。
• 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天安门广场上灯 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枝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 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 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 空中礼花绽放,地上人潮涌动,人们 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 在高呼万岁,整个天安门广场一片沸 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 腾。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其中 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 还有特别突出的人物:毛主席。毛主 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 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毛主席在 席的活动构成这个特定的喜庆场面中 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 的重点。 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整个场面中,既有环境的描摩,又有情节的 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 富有层次。为全文的哀悼、悲痛气氛作了很 好的铺垫.
场面描写截取的是事件进行中的 横断面。
• 一次讨论场景
• 有参与人,有场地,有发言者,有观众。 要写讨论的场面,就要把参与者的表现, 观众的反映都写出来。
• 1.有条不紊,主次明晰.
对面的描写, 是总的交待
•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 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 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 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 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 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 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 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 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 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 “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 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 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 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 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 —’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 去。‛
• 对下列说法作出正误判断。 • A、叙述是对人物的经历及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 表述,或对人物、事件的概貌作介绍、说明和交代。 叙述重在反映对象的“真”。 B、描写是指用形式化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 形态和特征进行具体而生动的描摹与刻画,使读者对 描写的对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鲜明的印象。与叙述相 比,描写还要揭示对象的“美”。 C、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把人物描写和 环境描写融为一体的是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按描写空间分,有人物活动场面和情景气氛 场面;按描写对象分,有全景式场面和特写式场面。 D、场面描写指对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 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 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作品的基本构 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开展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方 法.
•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静坐在 教室内,等待老师的到来。教室里时而传来几声 咳嗽声,时而传出班长的吼声:“不准讲话!” 呵,真威严!几声轻快的脚步声,“啪!”班长 回位了。当然,老师也走进了教室。“就要像这 样嘛!”老师看了挺满意。的确,今天的课堂纪 律非常好。“上课!”……师生上课的见面话— —互相打招呼,但很严肃。老师习惯地推了推眼 镜,巡视了一会儿,脸上流露出满意的微笑。不 久,校园里传出了有规律的读书声,非常悦耳。 现在,同学们正寻求着知识,老师们正传授着知 识。上课就是这样:轻松、愉快,但又是那么严 肃。
C
项 张 冠 李 戴
场面描写按空间分,有全景式 和特写式两类
• 请认真阅读下面提供的四段关于“挤车” 的扬面描写,并作比较,指出优劣,用 三言两语作出评价
D、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 C 、‚独眼龙‛也许是久经‚沙场‛,一马 B 、“吱”地一声,车门打开了,早已等候 A 、“笛 ……” 喇叭一声长吼,顿 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 当先。就在车门打开的瞬间,只见他右手 多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向车门涌去。刹那 时有如注入了一长兴奋剂,侯车 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一 一把抓住门上的扶手,身子向上一跃,人 间,空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手:青筋暴露 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 已经站在车门踏板上,左手猛力将车上欲 室里的乘客一跃而起,迅速地站 的 ——老人的手;纤细嫩滑的——少女的 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 下不得的人群拔开,右脚向后一蹬,迅速 到了最前排,几十双眼睛死盯住 手;宽厚有力的——壮汉的手……这些手 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能地挥 向上提起左脚,在身后人群的推拥下,他 无不方向一致地伸向车门,企图抓着它。 缓缓而来的六路车,心中默默祈 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 终于如愿以偿地钻进了车。 地上,解放鞋踩在白球鞋上,黑皮鞋垫在 祷:“车门停在我面前吧!”祈 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 高跟鞋下,你踩我,我踏你,一片叫喊, 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身躯,一双 祷归祈祷,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随 挤成一团。 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 人流一起摇动。 努力,结果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挤压了一 下,疼得她只叫“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 场不同寻求的战斗呀!
场面描写是指描写以人物活动 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一种方法
•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节选为课文时名 为《在烈日和暴雨下》)中描写暴雨在烈日酷暑 中突然来临时,街面 上“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 一切都惊惶失措”的场景:
•车夫急着上雨布,铺户忙着收幌子,小贩们慌手忙脚 地收拾摊子,行路的加紧往前奔。又一阵风。风过去, 街上的幌子,小摊,行人,仿佛都被风卷走了,全不 见了,只剩下 柳枝随风狂舞。
•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 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 人那样多,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 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 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 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 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 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 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 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 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 着脚望着,望着……
A、“笛……”喇叭一声长吼,顿时有如注入了一长兴奋剂,侯车室 里的乘客一跃而起,迅速地站到了最前排,几十双眼睛死盯住缓缓 而来的六路车,心中默默祈祷:“车门停在我面前吧!”祈祷归祈 祷,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随人流一起摇动。 B、“吱”地一声,车门打开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人们迫不及待地 向车门涌去。刹那间,空或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手:青筋暴露的—— 老人的手;纤细嫩滑的——少女的手;宽厚有力的——壮汉的 手……这些手无不方向一致地伸向车门,企图抓着它。地上,解放 鞋踩在白球鞋上,黑皮鞋垫在高跟鞋下,你踩我,我踏你,一片叫 A、B项是全景式场面描写,C项是特 喊,挤成一团。 写式场面描写,D项是两项结合式场面 C、“独眼龙”也许是久经“沙场”,一马当先。就在车门打开的 描写。 瞬间,只见他右手一把抓住门上的扶手,身子向上一跃,人已经站 在车门踏板上,左手猛力将车上欲下不得的人群拔开,右脚向后一 A项,只写挤车前的情景,刚透出一点 蹬,迅速向上提起左脚,在身后人群的推拥下,他终于如愿以偿地 点“挤”的味来,也就戛然而止了,真 钻进了车。 可惜!C项,“独眼龙”唱“独角戏”, D、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 表现的确不同一般,可惜缺少面上的渲 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小伙子像猴一样左跳右跃,“嗖”的 染。 一声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拥挤着,只见一只只 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本 能地挥舞着,都希望抓住车门。一位胖大嫂粗而短的右腿刚踏上车 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肥胖的 身躯,一双臃肿的大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任凭她怎么努力,结
说说你在欣赏这两个场面描写的 片断时,悟出了关于场面描写的 哪些方法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