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文档

2018—2019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文档

濉溪县2019—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第 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A.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思想比较活跃,善于思考B.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C.王室衰微,思想控制不力D.封建政府的大力提倡2..《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

”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

从中可以看出: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3.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4.《明夷待访录》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对黄宗羲观点最准确的评价是A.主张建立伏尔泰式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C.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B.资产阶级反封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应D.系统提出了构建新社会的美妙蓝图5.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A.君主立宪的观点B.革命权利的学说C.社会契约的理念D.天赋人权的思想6.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

”其积极意义是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级的利益7.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运动,两者相比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第 1 页第 2 页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D .③④8.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近代影响人类进步的三次科技革命中,我们却找不到中国人的身影。

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D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9.下列几幅图片所显示的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时是①怀素作品 ②甲骨文 ③秦半两钱 ④颜真卿手迹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②①③④D .②③①④10.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11.右图体现了浓郁的A .文人意趣B .民间风情C .质朴与浪漫D .王朝鼎盛气象12.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图1《洛神赋图》局部 图2《天王送子图》 图3《窦娥冤》 图4 京剧《杨门女将》A .图1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反映了“以形写神”的特征B .图2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反映了吸收外来文明的特征C .图3作品的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元曲通俗易懂的特征D .图4剧种在清朝同治年间产生,反映了“徽汉合流”的特征13.下列著作在1986年均被法国的《读书》杂志推荐为理想藏书。

关于这三部书相对应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诗歌 剧本 散文B.彼特拉克 曹雪芹 达尔文C.倡导人文主义 反对封建礼教 阐述自然选择D.抨击世俗王权 叙述爱情悲剧 挑战教会神学14.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A .孟德斯鸠B .狄德罗C .洛克D .伏尔泰15.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其中“理性”的含义是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16.德意志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认为,哲学是全部科学之母,科学的发展又会推动哲学的进步。

他能够举出的最佳论据是A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7.这是莫奈绘制于1872年的世界近代美术名画《日出·印象》。

作者的创作A.呈现浪漫主义风格以及审美新理念B.参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泼墨写意技法C.反映工业革命欣欣向荣的时代律动D.彰显工业化背景下乡村的宁静生活18.右图是孙中山先生的题词。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孙中山先生A .投身维新变法运动B .提出并发展三民主义C .领导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D .领导北伐战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19.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

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②”第 3 页应该是A .新三民主义B .新民主主义理论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以下是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或讲话,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新民主主义论>> 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A.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②④①③ D .④②①③2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2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写进党章B. 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D.“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23.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①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 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④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A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③④24.某物理学理论否定了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为纪念其诞生100周年,联合国设立了国际物理年(右图是国际物理年标识)。

这一物理学理论是A .量子论B .相对论C .经典力学理论D .电磁感应理论25.从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得出的结论是:①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②科学研究和探索的领域不断开阔③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④对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A .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从广义上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除了希腊光辉灿烂的理论建设高潮之外)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

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公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充分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谜。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 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毛泽东思想研究①“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②第 4 页(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3分)(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于欧洲的“特殊因素”有哪些?与欧洲对比,你认为中国社会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8分)(3)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请写出它们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3分)(4)材料三、四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哪些特点?(2分)27.(16分)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 ——孙文 材料二 “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三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人教版教材(1)材料一中“世界潮流”指什么?根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指出孙中山提出的重要思想及其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6分)(2)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革命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6分)(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4)概括上述材料的共同特点(2分)28.(18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九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