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学概论

财政学概论


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的目的是分
清是非,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其意义在
于对政府的行为做出评价。财政学中的规范理论
主要以福利经济学为基础。
第二节 财政学的简单历史和发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亚当.斯密以前的财政思想
• 古代理财方略、政府如何理财的系统论述
《史记》的平准书 、古希腊的色诺芬《雅典的收入》、
性为主。 5、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6、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启示:财政不仅是个经济范畴,还是一个政治范畴。
五、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
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分配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国民经济中“公”与“私” 的分工。它研究政府适当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方式。
3、社会共同需要说: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为了满足社会共
同需要而进行的分配。 4、货币关系说:认为财政是以货币关系的形成的体系。 5、社会再生产说:研究财政的本质必须从社会再生产出 发,以再生产为前提。
6、价值分配说: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价值
三、西方关于财政的不同解释
• 英文中的财政为“Public Finance”,意为“公
但若由个人或少数人经营,就决不能补偿所费。
“第三项支出”与“看不见的手”的 矛盾
解释
对于整个社会,它们是必需的,但个人在 由“看不见的手”引导时,不会主动举办它们。
赋税四原则
• • • • 公平 确实 便利 最小费用
三、财政学的发展
• • • • • 公共品理论 外部性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 税收理论 宏观财政政策
• 1960年 科斯 《社会成本问题》
(三)公共选择理论
• 维克赛尔 • 1962年 布坎南和图洛克 《一致的计算》
(四)税收理论
税收的原则
• 税制的原则 • 税赋的转嫁与归宿
1.税制的原则
• 公平原则及其标准 • 效率原则及其标准
2.税赋的转嫁与归宿
• 税赋转嫁是一个过程,通过价格的形式来 传递。 • 一般不容易观察
财政学
北航经济管理学院 白胜玲 2014.09
第一篇 财政理论
第一章
财政学概论
•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国之所以存
亡,事之所以成败,常必由之。
(宋)苏辙
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财政一词的发展
“中国古代称财政为国计、国用、度支。
•“财政”一词在我国出现还是近百年的事情。清朝光绪二
十四年在戊戌变法“明定国事”诏书中有“改革财政、实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笔试,闭卷。
1)考勤 2)作业或案例讨论
3)期末考试 Final Examination 或课程论文 Total
5% 30%
65% 100%
(1)财政活动以政府为前提;
(2)政府在财政活动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 (3)财政活动是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集中性的 经济活动。 2、财政活动的目的:保证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财政活动的基础: 是法治,要求依法管理财政收支。 这具体通过国家预算来进行。
4、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公共权力,由此采用的手段以强制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财政学必须进行两种不同性质的研究: 唯物辩证法 规范分析法
• 根本: • 具体:

• •

实证分析法
历史的方法 统计的方法
……
实证分析
1.实证分析的内容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的目的是确认事实,弄清因果关系。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会怎样”以及“为什么”。要回答 “是什么”就要弄清事实,了解政府在做什么,怎样做。 2.实证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可以分成两种: 1)理论实证分析:用高度抽象的方法,从一些基本假定前提通过逻 辑推理导出分析结论。 2)经验实证分析:以观察到的事实来论证因果关系。
复习思考题
• • • 如何对财政进行定义? 公共品的表述及特性? 财政学讨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中国的公共财政改革为制度背景,结合国际视角,力图将财政理论 研究的最新成果与财政发展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不仅能够全面系统地掌 握现代财政学的理论体系,而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我国乃至世 界范围内的财政经济改革的现实进行独立的观察和思考,培养良好的提 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行国家预算”的条文。 •20世纪40年代《辞海》对财政解释如下:“财政谓理财之 政,即国家或公用团体以维持其生存、发展为目的而获得 收入、支出经费之经济行为也。” 。
二、我国经济学界关于财政的不同界说
1、国家分配说:认为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 2、剩余产品说:认为财政的本质就是对剩余产品的分配。
(一)公共物品理论
• 1939年 休谟 《人性论》
• 1848年 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 《政治经济学 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 • 1954年 萨缪尔森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公共支出理论的图形说明》
(二)外部性理论
• 亨利· 西季威克和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 1920年 庇古 《福利经济学》
• 税收归宿的分析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税收归宿的分析
• 局部均衡分析 • 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
• 只考虑被课税商品税赋的归宿 • 主要是考察被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和供给 弹性与税收归宿的关系
一般均衡分析
考虑被课税商品、所波及的所有商品及其购 买者和出售者
《财政学》学科体系结构
基础理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财政政策 基本理论:财政概念、特征、产生与发展、职能 财政支出: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支出原则以及效益评估、 支出分类分析 财政收入:收入、规模、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债 财政管理:国家预算、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政策:政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政策的基本内容、政策 的选择及应用
共财政”
• 有代表性的财政定义有:
1、财政是政府收入和支出的管理。
2、财政是货币事务及其管理。 3、财政是公共部门的经济。
四、我国在新形势下对财政的界定
所谓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 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 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的经济活动。
1、财政活动的主体:国家或政府 这其中包含三层意思: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公共支出理论 •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公 共收入理论 • “论公债”——公债理论
君主应尽的三个义务
• 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 • 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每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任何他 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 • 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这种事业 与设施在由大社会经营时,其利润常能补偿所费而有余,
. • 近代西方学者关于公共收入的讨论
《赋税论》 17世纪重商主义者们对于保护关税的论述,德国官房学派 对于如何充盈国库的系统论述,法国重农学派对于“单一 税”的讨论。英国经济学家威廉· 配弟的《赋税论》、约 翰· 洛克的《论政府》和大卫· 休谟的《人性论》.
二、亚当· 斯密对财政学的贡献
1776年亚当· 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 质和原因的研究》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 大著作,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财政学的形成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