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殖罗非鱼100个基础知识问答

养殖罗非鱼100个基础知识问答

养殖罗非鱼100个基础知识问答一、认识罗非鱼1.罗非鱼的原产地在哪里?罗非鱼最初分布于南非,后来逐渐遍及整个非洲大陆的淡水和沿岸的半咸水水域,为非洲湖、河的主要经济鱼类。

以色列是拥有罗非鱼自然分布的唯一亚洲国家。

2.人工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哪些种类?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

分类上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约有100多种。

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种类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和齐利罗非鱼等。

3.罗非鱼具有哪些优点?由于罗非鱼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耐粗食、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美等诸多优点,凡处于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罗非鱼养殖,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养殖的主要品种。

4.我国引进的罗非鱼主要有哪些品种?我国自1956年首次从越南引入莫桑比克罗非鱼,因其形状似鲫鱼,故又称非洲鲫鱼,此后先后引入各种罗非鱼。

197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尼罗罗非鱼,是最早引入我国的尼罗罗非鱼,目前养殖地区也较多。

1988年,湖南湘湖渔场从埃及尼罗河阿斯旺坝下游引进尼罗罗非鱼,该鱼在一些地区有养殖。

1992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了原产于尼罗河下游的尼罗罗非鱼,也有一些良种场采用该种鱼。

1999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又从埃及农业和农垦部水产研究中心实验室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现已推广到许多地区。

奥利亚罗非鱼则主要是1983年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该种鱼主要用于与尼罗罗非鱼杂交以生产全雄罗非鱼,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奥利亚罗非鱼。

另外,其他一些单位也多次引进了各种罗非鱼。

5.奥尼鱼是什么品种?奥尼鱼是指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所得的杂交鱼,由于这两种罗非鱼不同的性别决定机制,使杂交后代雄性率极高,如所用亲鱼纯度较高,雄性率可达95%以上,甚至100%。

由于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50%,奥尼杂交鱼又比双亲生长快20%~30%,养殖高雄性率奥尼鱼,可大大提高产量。

同时,因罗非鱼繁殖力强,单纯养殖尼罗罗非鱼,池塘中会由于有大量小苗而影响了养殖产量和成鱼规格,最终影响养殖效益;而养殖高雄性率奥尼杂交鱼,则避免了罗非鱼的过度繁殖,保证了产量和规格。

另外,奥尼杂交鱼在起捕率、加工出肉率等方面也均优于亲本。

因此,奥尼杂交鱼已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品种。

6.吉富罗非鱼来源于哪里?吉富罗非鱼是由菲律宾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从1988年开始,以四个非洲品系(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和四个亚洲养殖品系(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的尼罗罗非鱼为基础群,采用家系选育方法进行选育,取名为“Gift”。

1994年,上海水产大学引进了其F3代,称为吉富鱼。

从2002年开始,逐渐在我国罗非鱼主产区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推广养殖,最大特点是生长速度较快。

7.“新吉富”罗非鱼是什么品种?“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与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合作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经过3代选育的吉富品系罗非鱼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通过选择体形标准、健康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建立选育基础群体,采取群体选育方法,经过连续9代选育而成。

具有生长快、规格齐、体形好、出肉率高、适应性强、初次性成熟月龄推迟和易辨认(体高,尾鳍条纹典型的个体比例高)等优点,养殖对比证明比奥尼鱼生长快30%左右。

8.红罗非鱼是什么品种?红罗非鱼又称彩虹鲷,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经多代选育而形成一个新兴的罗非鱼养殖品种,但其子代仍有分离现象,子代中有部分黑色的罗非鱼。

红罗非鱼生长速度较快,繁殖力强,杂食性,广盐性,疾病少,个体大,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

9.尼罗罗非鱼有哪些形态特征?尼罗罗非鱼体形侧扁,头部平直或稍隆起,体被栉鳞;口大唇厚,口裂在鼻孔与眼缘之间或延至眼缘;体色黄棕色,鳃盖部有一黑色斑点,喉胸部白色;侧线断折,呈不连续两行。

成鱼身体两侧有与体轴垂直的黑带9条,尾鳍上终生有明显的垂直黑色条纹9~15条,末端圆钝,不分叉。

背鳍、臀鳍也有呈斜向排列黑色条纹,背鳍边缘成黑色。

幼鱼时背鳍有一个大而显著的黑色斑点,以后逐渐消失。

在非繁殖期时体色为黄棕色。

在繁殖期时,雄鱼的尾鳍、臀鳍及背鳍边缘呈红色,头部和体侧为淡红色。

体色能随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变化。

在白色或浅色的环境中,体色为灰白色;在黑色或深色环境中,体色变深。

10.奥利亚罗非鱼有哪些形态特征?奥利亚罗非鱼体形侧扁,背部隆起,体被栉鳞;吻圆钝,突出;口小端位,口裂不达眼前缘;侧线断折,呈不连续两行。

体色蓝灰色,鳃盖部有一深蓝色斑块。

咽喉部呈银灰色。

体侧上鳞的色素较边缘深,鱼体两侧有垂直暗带。

成鱼背部略带蓝黑色,腹部颜色较淡。

背鳍边缘红色。

胸鳍淡灰色透明。

臀鳍深蓝色。

腹鳍深蓝色,长有生殖突起。

尾鳍终生生有蓝绿色斑点,不形成明显的纵向或横向暗带条纹,其末端平截不分叉,呈现橙红色。

稚鱼体表灰色带有金属光泽,体侧有灰色垂直暗带,背鳍硬棘幼鱼有一大黑点,以后逐渐消失。

体色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加深或变淡。

11.奥尼鱼有哪些形态特征?奥尼鱼具有双亲形态的大部分特点,其形态较接近其母本尼罗罗非鱼,体侧扁,头部平直或稍隆起。

体态较双亲丰满肥厚。

体形、尾柄短而高。

体被栉鳞,侧线断折,呈不连续两行。

尾鳍末端呈钝圆形;背鳍、臀鳍有黑白相间的斑纹。

尾鳍上有类似尼罗罗非鱼的黑白相间条纹。

背鳍边缘蓝黑色,性成熟时尾鳍边缘呈红色。

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条纹和斑点。

体色类似于奥利亚罗非鱼呈淡蓝色,背部较深,下侧与腹部较浅。

头部较绿,鳃盖后部有较明显蓝色斑块。

体色也会因环境的改变而迅速加深或变淡。

12.罗非鱼对温度的耐受力怎样?不同种和不同品系的罗非鱼,致死温度略有差别。

尼罗罗非鱼的适温范围为16℃~42℃,适宜生长温度为 22℃~34℃,最适生长水温为24℃~32℃;致死温度区间为 10℃~12℃(奥利亚罗非鱼为8℃~10℃);尼罗罗非鱼在 14℃~15℃时,食欲略有减退,13℃时食欲明显减退。

最低摄食水温为11℃。

目前养殖的主导品种奥尼杂交鱼,当水温在11℃时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或者在14℃时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便会出现死亡。

吉富罗非鱼对温度的耐受力略比奥尼杂交鱼差。

13.是不是温度越高对罗非鱼越有利?不是,虽然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它的生长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并不是温度越高就越好。

生产实践表明:奥尼杂交罗非鱼的苗种繁育以及养殖,在温度超过32℃时,产苗量会明显减少,苗种的雄性率等也会明显降低,养殖生长速度明显放缓。

14.罗非鱼对盐度的耐受力怎样?一般认为,罗非鱼是由海水祖先演化而来的淡水鱼类,所以属广盐性鱼类,既能在淡水中生活,又能在半咸水甚至海水中生活。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耐盐性也有差别。

莫桑比克罗非鱼可以在海中生活、生长和繁殖;奥利亚罗非鱼繁殖的最高盐度为19,但它可以在36~45甚至高达53.5的盐度下驯化后生长;尼罗罗非鱼的耐盐性比其他一些种类的罗非鱼要差,只能耐受20~23;奥尼杂交鱼在盐度为18以下可以生长。

一般情况下,目前养殖的罗非鱼品种在盐度低于5时对生长几乎无影响,但随着盐度的增高,生长速度逐步减慢。

此外,幼鱼对盐度的忍受能力比大鱼差。

由于在咸水中养殖的罗非鱼,没有在淡水土池中养殖时所存在的土腥味,因此成鱼品质更好。

15.罗非鱼有何生长特点?生长受环境因子如温度、饵料、放养密度等影响很大。

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一般28℃左右生长最快。

在16℃以下、32℃以上生长缓慢或停滞。

在人工投饵的情况下,饵料的数量和种类都会直接影响罗非鱼的生长。

投喂精饲料,无论对个体生长还是群体产量,都要优于青饲料。

精饲料中,尤以含有一定数量动物性饲料的混合饲料生长最快。

在一定的放养密度范围内,放养密度越低,个体长得越大,而群体产量越低;相反,放养密度越高,个体长得越小,而群体产量越高。

其生长还受种类和性别的影响。

罗非鱼种类不同,生长速度也有很大的差异。

尼罗罗非鱼是生长较快的一种,它比奥利亚罗非鱼生长速度快10%~15%,比莫桑比克罗非鱼快20%以上。

在合理放养条件下,尼罗罗非鱼体长2~3厘米的鱼种,经3~4个月的的饲养,平均体重可达160克,最大体重可达285克。

奥尼杂交鱼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生长速度更快,平均体长9厘米、体重20克左右的鱼种,经4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可达500克以上。

16.奥尼杂交鱼特性有哪些?(1)雄性率很高可达90%以上。

(2)生长快个体增重比父本奥利亚罗非鱼快 17%~72%,比母本尼罗罗非鱼快11%~24%。

当年苗种饲养7个月左右,个体重可达600~800克;越冬鱼种饲养5~6个月,个体重可达750~1 000克。

(3)群体产量高比父本奥利亚罗非鱼高41%~85%,比母本尼罗罗非鱼高18%~37%。

(4)抗寒力较强比母本尼罗罗非鱼强2℃左右。

(5)容易捕捞两网起捕率可达80%左右,比母本尼罗罗非鱼高2~3倍。

(6)加工出肉率高它的加工出肉率为35%左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20.2%和3.6%,比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都高。

17.罗非鱼的生殖特性如何?罗非鱼具有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口腔孵育幼鱼、繁殖条件要求低、能在小面积静水水体内自然繁殖等特点。

春季当水温达20℃以上时,尼罗罗非鱼就有营造产卵巢的生殖行为。

雌鱼产卵的适温范围为24~32℃,临界温度为20~38℃。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产卵时间一般发生在5~9月;在北方地区,时间间隔要缩短;在南方,产卵时间一般发生在4~11月。

罗非鱼是典型的一年多次产卵型鱼。

南方地区夏、秋两季每 25~30天可繁殖一次,一年能繁殖4~6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东地区,夏、秋两季每30~35天可繁殖一次,一年能繁殖3~5次;华北地区一年能繁殖2~3次。

18.罗非鱼的雌、雄鱼如何区别?罗非鱼在幼鱼时期,雌、雄鱼很难分辨。

达到50克以上时,通过仔细检查它们的生殖孔和泌尿孔,可清楚鉴别。

雌鱼腹部有3个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

泌尿孔在生殖突的顶端,生殖孔位于肛门和泌尿孔之间,为一字形的狭长开口,与生殖突垂直。

而雄鱼只有2个开孔,即肛门和生殖孔。

繁殖期间,雌鱼生殖突外突,如有经验的话,根据生殖突突出程度及生殖孔开口大小,可判断雌鱼性腺发育的程度。

19.罗非鱼繁殖能力怎么样?由于条件的不同,亲鱼繁殖力也不同。

在我国广东和广西等罗非鱼主产区,一般一尾体重为500克的雌亲鱼在一个繁殖季节,自交情况下能够生产出6 000尾左右鱼苗,杂交(如生产奥尼杂交鱼)情况下,能够生产1 500尾左右鱼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