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核心素养
•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 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 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 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 • 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 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
• 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我国学生核心素养
社会参与
社会责任
身心健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家认同
学会学习
国际理解
全面 发展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
真实情境是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探究兴 趣,调动起其生活经验的情境,来源于日常生活或虚拟世 界,包括现在、未来和过去三个维度。
真实性问题情境的要求
1.与教学目标一致,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2.能反映内容的本质; 3.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4. 有现实性,有一定的细节。
➢ 从实质上讲,课例研究也不是完全着眼于改进这一节 课,仍然是一种以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发展教师课堂 教学能力为指向的教学循环研究。
17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 浅析
2、课例研究的基本步骤: ◆课例研究是日本和美国中小学常见的研究方式,目 前也正成为我国中小学重要的教研形式之一。基本操 作步骤为:确定教学内容(选课)→个人(或集体) 备课→上课和观课→说课和评课。有时还需要在此基 础上修改教案,用改进的方法在其他班级上课,再次 组织教师观课和评课。然后把改进的过程和结果与其 他教师分享,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课例。 ◆课例研究的过程,无论是备课、观课,还是评课, 都应该围绕问题展开,“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 浅析
3、课例研究的基本特点与目的
◆基本特点: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 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 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
◆基本目的:课例研究不仅关注教学理论的学 习和相互讨论,而且应更多地关注教学行为的 改进。
19
优秀课例教学片段浅析
·《电流做功》1.MTS ·《电流做功》2.MTS ·《大气压》1.MTS ·《热机》.MTS ·磁场.MTS
谢谢大家!
2017年包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pdf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pdf
24
浅谈近几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 近几年安徽省中考物理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 .pdf
25
中考物理复习中应特别注重的四个问题
中考物理复习中应特别注重的四个问题.pptx
26
感谢各位的聆听!
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中考复习与教学策略研究
合肥市包河区教体局教研室 林 军
2017年10月29日
1
主要内容
➢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浅析 ➢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及优秀课例教学片
段评析 ➢ 浅谈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与感悟 ➢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解析 ➢ 略谈近几年安徽中考物理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 ➢ 中考物理复习中应特别注重的四个问题
中学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与感悟
p 注意情境的创设 p 把提高学习兴趣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与手段 p 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p 探究式教学要重在探究问题的本质 p 注重过程与方法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p 要注重物理核心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教学
p 物理实验教学不容忽视,应凸显其重要性 p 扎实的学科功底是搞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
22
物理学科教学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学习的动机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Ø学习的方式(强调思维的参与)
Ø情景创设、基于问题
Ø对探究过程的反思与改进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 试卷解析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简要解 析.pdf 2017年包河区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分析.pdf
实践创新
的人
人文底蕴 科学精神 审美情趣
自主发展
文化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 其应用等要素。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 要素。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课例研究(lesson study) 浅析
➢ 1、课例研究(lesson study)的实质 ➢ 围绕一节课展开,主要研究“如何上好一节课”,重
点解决上这一课中存在的某些教学问题,聚焦于促进 学生的真实发展,把研究融入到备课、说课、上课、 观课、评课的全过程。
➢ 课例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就是“教学课例”,也包括 教学设计方案(教案)、说课文稿、教学叙事研究报 告、教学实录与反思,教学研究论文,以及对课例的 分析报告等不同的形式。
中学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与感悟
1.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主动思考是提高 教育水平的根本!
2.传统的教学方式催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3.教师太大的权威也是催眠学生问题意识的 重要因素 。
4.教学中教师应会“示弱”。
5.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6.你认为最有效的题海战术,未必是最有效的。
▪ 基本原则: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育人各 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 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 员育人。
“核心素养”的概念
❖ 核心素养的概念:
▪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 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 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 基本特点: ▪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 养。 ▪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 ▪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
2
“核心素养”风暴
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研究核心素养
让我们一起来聚焦“核心素养”
各位同仁:请问您有 没有想过,为什么要 研究“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培养什么人? 具体化 细化
素质教育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育人目标 的完善与重构。
“核心素养”提出的直接教育政策
▪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 等要素。
“核心素养”体系的实践
学生 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核心目标
课堂教学变革的趋势—真实性学习
简言之,真实性学习就是为真实而学,在 真实中学。也就是说,真实性学习就是创 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探究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建构 完整的思维流,从而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 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