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方周末为例浅谈报纸的娱乐性摘要:报纸的娱乐性是报纸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定义正在从狭义走向广义,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报道内容、报道目的和受众构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报纸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遍现象。
一些报纸娱乐化现象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
本文从编排形式和内容特色上试析《南方周末》娱乐性的特色。
关键词:市场经济;普遍现象;娱乐化;《南方周末》娱乐化作为报纸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报道灵活、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们的关注。
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可以在报刊上得到自己关心的明星的趣闻逸事,找寻到最新的演艺资讯,从中得到放松和收获。
与此同时,娱乐化也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绝大多数的党报、几乎所有的市民报都开辟了娱乐新闻报道的版面。
然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娱乐新闻,却经常出现种种问题,比如报纸之间抄袭成灾,跟风连连;记者采访不够深入,任意臆断,捕风捉影;有的内容直接转载互联网上的相关新闻,有的则来自演艺机构新闻发布会所准备的材料。
如此等等。
不一而足。
报纸如何娱乐化,从而做出新意。
体现自身特色,是当前环境下许多报纸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1 《南方周末》概述《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2月l1日,和当时很多综合性周报一样,《南方周末》也是从娱乐起步的,之后逐渐转向综合新闻。
20年磨砺后,它已经形成新闻、文化、经济等几大板块的办报格局。
最早《南方周末》是一份对开四版、发行量只有70010份的报纸。
时至今日,《南方周末》已经成为了一个对开32版,发行量突破1300万份的大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南方周末》开创了一个新闻周报的巅峰时代。
作为一份成功的报纸它肯定会有很多的独到之处,在《南方周末宣言》中他们就归结出了“新闻以独家为主,时评以纵深见长,副刊则佳作迭现”这三个特点。
但它在逐步的转型中,娱乐类成为体现其“民主与启蒙”理念的重要载体。
正是这样一个定位,文化报道作为南方周末的重要一脉,在它日后转型为一张综合类周报的过程中一直在纵深的通道上行进,便有了在今天32个版块中占有四分之一的分量,在娱乐新闻或者新闻的娱乐性的取舍和操作上也显其独树一帜的景观,使之在中国报纸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2 报纸的娱乐性近年来,报纸娱乐化现象开始在中国流行。
体育新闻、大案要案、突发事件、奇闻怪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报刊、电视和网络媒体上,如超女、香港《东周刊》裸照事件、春节晚会、马加爵事件等都成为卖点。
对于报纸娱乐化现象,笔者认为,其研究价值非常之大。
2.1 报纸娱乐性的的内容形式与影响2.1.1 报纸娱乐性的界定与内容综合目前对报纸新闻娱乐化的种种界定,大致可以看出:报纸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
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
从最初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以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的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软新闻是与传统的“硬新闻”相对而言的,指“人情味较浓,社会性、趣味性较强的新闻。
其政治性要求不高,时效性限制不严。
可动用多种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报道,易引起受众的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
“软新闻”讲究减少严肃性的政治、经济新闻的比例,将非严肃的名人趣事、日常琐事、有煽情性和刺激性的犯罪暴力事件、体育新闻、娱乐新闻等软性的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
将“硬新闻”软化成游戏化。
主要是指从严肃的政治、经济等事实中找出其中的娱乐价值。
为了加强新闻的可读性,有的媒体“强调在硬性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强化或有意添加所报道的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
”报纸娱乐化在中国呈现上升趋势,不仅是都市报,严肃大报也同样受其影响。
《南方周末》抽取其1992年2月9日-2月15日、1998年2月9日-2月15日、2006年2月9日-2月15日的前四版,经统计发现:1992年软新闻占所有新闻的50.2%.1998年这个比例为52.6%,而到2006年这个比例已经上升为69.8%,比1992年高了近19个百分点。
从中可以看出,《南方周末》自1992年至2006年这14年中,软新闻的比重在逐渐增长,而硬新闻的比重却在逐渐减少。
除此之外,在这3年样本中,软新闻均占绝对多数,皆超过60%,而硬新闻远远少于软新闻。
这表明,当今我国的软新闻在报纸至少是大众化报纸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2.1.2 报纸娱乐化的形式报纸在新闻编辑上,采用多照片、大标题,有的在版面上采用组合式的结构或者连续剧式的结构,或者采用大幅的标题和彩色的页面。
一切都以尽量刺激受众的感官和感觉为目的。
比如,在萨达姆被擒的那一天,儿乎所有大大小小的报纸部在头版上进行了报道,而且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大幅大幅的图片,甚至美国军方将萨达姆等人的头像印制成扑克牌,非常醒目。
2.2 报纸娱乐化的影响2.2.1 对读者的影响报纸娱乐化倾向对年轻一代的读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对新闻的需求既呈现出多元趋向,又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无论是政治、经济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硬新闻”,还是那些社会、娱乐、体育、文化等各类轻松愉快的“软新闻”,都在大学生的兴趣之列。
通过“大学生感兴趣的报纸新闻”的数据分析,“你主要看哪类新闻(多选题)”的回答显示,大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政治”新闻,占所有被调查者的56%,超过半数;其次,“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旗鼓相当,比例在43%左右;大学生对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的关注度也很高,比例分别占到了40.8%和35.6%,对文化新闻的关注大约为25%。
这说明,大学生群体兴趣广泛,新闻需求比较多样化。
但我们也看到,位列前两名的恰恰是软硬新闻的代表政治新闻列第一,社会娱乐新闻紧随其后。
也就是说,大学生一方面对严肃新闻非常关心,另一方面对轻松的软新闻又充满兴趣。
@笔者认为,新闻一定程度上的娱乐化即软新闻的增加及硬新闻一定程度上的软处理增强了新闻的贴近性,这种贴近性增强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务关注和参与的热情,这无疑是新闻民主化的一种表现。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不管什么样的报道,一定要“度”字当先。
2.2.2 对注意力经济的追逐在市场机制下,新闻媒体被推向市场,收视率、视听率成为媒体追求的目标,而大众对媒体的注意力越多、越强,就意味着媒体的注意力经济越强,那么,其广告费就越高。
当市场逻辑成为主宰,发行量、收视率等标志着受众群的数量指标已成为媒体的生命线时,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转化为对客户群的追逐,而媒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不可避免地执行市场经济商品的通用原则,即什么商品最好销、消费群最大,就生产什么。
2.2.3 淡化社会责任传媒的社会责任包括:真实而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做社会与公众的耳目喉舌;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发挥媒介社会监督作用;尊重公民人格尊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履行社会公共文化的使命,不传播低俗不雅的信息。
大众传媒有责任让公众迅速、准确、充分、完整地知晓和理解新闻事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中存在的机遇、挑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形成正确的判断。
而媒体为了一味满足受众的需要,争取最多的眼球,以提高媒体收视率、视听率,就可能会不顾其社会责任,就会造成社会的负面影响。
例如许多媒体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选择了那些成本低却受欢迎的、突出消遣娱乐功能的新闻信息,这虽然使得媒体得到了暂时的经济利益,但传媒的社会监测功能、信息提供功能却弱化了,这种结果必然给整个社会都带来负面影响。
2.2.4 报纸新闻功能异化报纸的首要功能是报道事实、提供信息。
是为人们守望或监督环境,为人们的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受众,能够影响社会进程、社会决策、市场消费和人们的社会行为,是报纸的主要价值。
因此,重要性原则是报纸价值判断和取向的首要标准。
新闻娱乐化将新闻的首要功能异化为娱乐,使之成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并成为报纸价值取向的首要标准。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的受众,正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人们关心他人丑闻的注意力被拉长并乐此不疲,对那些与他们没有利益关系的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故事当成他们需要的新闻,而对与他们生存和发展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如住房、就业、教育、就医、交通、安全等公共事务报道的注意力减弱,不以为是他们需要知道的新闻,不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根据人类获知信息的本性和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硬新闻等有关决策的知识信息仍将是社会信息需求的主体;人们从硬新闻中更能获取权威的信息。
“硬新闻”永远是主流媒体的标志性核心产品,新闻应该以“硬”为主,“软”只是一种佐料,只是气氛上的调剂。
由于媒介在受众的议题选择上有着重要作用。
在这方面,媒体应当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能忽视新闻的基本规律,记者应该牢记在新闻报道中的职业操守,强化新闻的专业主义精神,对新闻报道做到真实客观全面。
3 《南方周末》的娱乐性众所周知,在新闻时效性上《南方周末》几乎没有任何优势,但他发挥其在于充分发挥报纸媒体的优势做深度报道的长处。
《南方周末》头版的深度报道特点十分鲜明,它巧妙地避开了热点问题同质报道的竞争而剑走偏锋取了一种“另类”的手法。
这种手法可以概括为深度报道与“娱乐化”的有机结合。
目的在于突出《南方周末》新闻的独家视角,表明报纸对于新闻本身的态度和评价。
以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访美的报道为例。
全国各家报社都倾全力对此做了连续报道。
此系列报道的新闻主体是双方国家领导人,焦点是中美关系,这可以说是最严肃的时政新闻,但今年各家的报道手法都比以前更轻松更亲民。
围绕胡锦涛主席的访美日程,各家推出了一系列生动的报道,如《胡锦涛访美盖茨率大腕接风》、《胡锦涛:“我也每天用微软”》、《带上波音帽品尝星巴克》、《胡锦涛关颖珊碰杯布什盛赞姚明》等。
具体来讲,《南方周末》的娱乐性有以下的一些特点与优势。
3.1 内容讲究准、博、短,形式突破常规上世纪8O年代开始兴起的中国报纸周末版尽管在当时以“周末大特写”、“周末特稿”、“深度报道”等赢得读者的青睐,也曾对报纸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阅读报纸的时间已大大压缩。
那些曾经靠情节曲折、故事性强的长稿取悦于读者的特写栏目,读者已经渐渐失去兴趣,何况娱乐版,这就要求编辑在处理稿件时一定要认真筛选、比较、删节、浓缩,以最精美的文章呈现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