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公司****固体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S-STP-001-00制定人:日期:年月日审核人: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生产部质量部执行日期: 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产品概述第三章生产配方及生产工艺流程图第四章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第五章物料、成品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第六章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工艺员查证内容、质量检查员检查内容第七章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第八章主要工序提取消耗指标及物料平衡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一.生产作业指导,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管理之一。
生产作业活动是最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成本。
为规范固体饮料生产作业的操作过程,特制定本生产作业指导书。
二.生产作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指导、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指导、质量控制指导、工艺环境和卫生管理指导。
三.保障生产作业过程的先进性、合理性,充分发挥设备的效力,优质、高产、低消耗,确保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高效是生产作业指导的宗旨。
四.原辅材料的供应及水、电、汽、冷的供应、运输,劳动组织、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技术改造等,都是为生产作业的高效、安全运行服务的。
因此,必须为保证生产作业的正常、安全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本指导书适用于杨凌萃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固体饮料生产车间及管理部门。
六.本指导书由****部提出,由管理者代表签署发布。
第二章产品概述本品是以*****、麦芽糊精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经加水浸泡提取、过滤、浓缩、调配、干燥、粉碎、混合、包装工艺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名称:****固体饮料汉语拼音:** Gutiyinliao类型:固体饮料色泽:本品呈浅黄色至棕黄色,,冲溶后呈均匀混悬液。
规格:5.0g/袋贮藏:密封,阴凉处避光贮存。
有效期:24个月第三章生产配方及工艺流程图1.配方及批量100.0kg(2万袋)2.工艺流程图(含生产区环境净化级别)第四章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1.开工准备1)复查作业场所,确认现场合格。
2)检查电子台秤,确认衡器精确。
3)复核起始物料名称、数量准确无误,质量合格。
2.称量备料1)准确称取配方中各物料,标明品名、数量、物料编码。
2)一人称量;第二人独立核对,并签名。
3)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并复核。
4)按岗位清洁及设备SOP清理作业现场,填写清场记录。
3.提取3.1. 药材前处理执行药材净选、清洗、切制,干燥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筛选、清洗后干燥,切制,将切制的药材干燥,放凉,收装。
工艺参数:每盘摊2.5kg,60℃±5℃干燥,每2小时翻动1次3.2. 提取执行提取岗位操作规程,按批生产指令称取净药材人参30.0kg。
将人参加水煎煮3次,分别为2.0小时、2.0小时、1.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
工艺参数:第一次加水8倍量(960L)、第二次加水8倍(960L),第三次加水8倍量(960L)4.浓缩:执行浓缩岗位操作规程,将提取滤液在双效外循环蒸发器(无此设备)中浓缩至相对密度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约得水提浓缩稠膏35.0kg,0~5℃贮存备用。
工艺参数:温度一效:80~90℃,二效60~75℃;浓缩负压一效-0.03±0.01MPa,二效-0.07±0.01Mpa;浓缩液0~5℃贮存5.调配将浓缩后的水提浓缩稠膏在洁净区内放入不锈钢配料罐内,按配方量称取检验合格的麦芽糊精,开启搅拌,搅拌时间控制在0.5~1小时,混配好的物料交干燥岗位作干燥处理。
6.干燥(真空干燥、粉碎)执行真空干燥岗位操作规程,将调配好的浓缩稠膏真空干燥后粉碎过60目筛;得提取粉30kg,装袋。
工艺参数:-0.08±0.01Mpa、干燥温度(70±5℃),膏粉水分≤4%7.粉碎执行粉碎过筛岗位操作SOP,将配方中木糖醇粉碎过60目筛,备用。
8.混合按总混岗位、多向运动混合机操作SOP进行;将上述人参提取粉、木糖醇粉碎粉混合15分钟后,按配方量称取检验合格的维生素C按照等量递增原则加入后继续混合15分钟出料;总混后的颗粒装入双层塑料袋包装、称量、编号、挂牌,转中间站。
4)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并复核。
5)按岗位及设备清洁SOP清理作业现场,填写清场记录。
9.分装按分装岗位SOP操作。
1)调节纵封温度120~140℃;调整装量为规格5.0g/袋;按冲裁速度55~60次/min进行操作。
2)每隔15分钟自检一次装量差异3)将合格分装半成品,装入周转桶内,计量,编号,转中间站。
4)按规定及时填写生产记录,并复核。
5)按分装岗位SOP清理作业现场,填写清场记录。
10.外包装1)执行外包岗位SOP、执行喷码机SOP,设定好生产日期、产品批号,复核无误后对纸盒进行印码;将半成品按包装规格进行包装;装箱用胶带封口;外箱喷码打包,完成外包的成品办理寄库。
完成检验、评价放行后变更状态,办理入库手续。
包装不足整件,零头直接入库。
2)及时填写记录,并复核。
3)按外包岗位清洁SOP清理作业现场,填写清场记录。
4)包装规格5.0g/袋×30袋/盒×***盒/箱或5.0g/袋×30袋/盒×***盒/箱第五章物料、成品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1 原料质量标准1.1******)1.3木糖醇2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2.1 复合膜2.1.3.微生物限度要求:2.2 彩盒2.3 纸箱2.6 合格证3 成品质量标准****固体饮料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应符合表3的规定。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4 贮存注意事项4.1 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储存区应与生产规格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
4.2 储存区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存放应有能够防止差错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各区有明显的分隔和标志。
4.3 仓储区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安装必要的照明和通风、除尘设施,仓储区的温度、湿度控制能符合储存要求,并每天二次进行监测。
4.4 取样时应能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4.5 待验、合格、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应严格管理,应有明显的标识。
4.6 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应设立专区存放,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4.7 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储存。
4.8 固体原料和液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避免污染其他物料。
4.9 易燃、易爆和其它危险品应设危险品库,并按规定验收、储存、保管。
4.10 易燃、易爆原辅材料外包装上应有明显的规定标志。
4.11 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期满后,按规定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
4.12 原辅料标签、使用说明书应按品种、规格专柜(库)存放,并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照实际需要量领取。
4.13标签经检验合格后应记数发放,领用人领用时应核对,标签的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生产剩余的标签应及时退回库房。
第六章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工艺员查证内容、质量检查员检查内容1 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2 工艺员查证内容2.1 文件、生产记录管理2.1.1 在每批清场后、下批生产前收回本批的生产记录,发放下一批的生产记录。
2.1.2 生产品种更换时,在每批清场后、下批生产前,要收回本批的岗位品种相关记录,同时发放下一批的岗位品种相关记录表。
2.2 工艺纪律查证自己起先锋模范作用的前提下,每天随时检查,保持生产场所安静、有序,以及做好“三穿两戴”,不脱岗、不窜岗、不睡岗。
2.3 工艺卫生检查岗位是否做到地面整洁,门窗玻璃洁净完好,设备、仪器、管道排列整齐。
2.4 生产记录负责检查每批各岗位生产记录。
重点是根据现场核对记录,检查记录是否内容真实、及时、准确。
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纠正。
2.5 清场检查清场工作并与车间人员共同确认,以免发生混料事故,各生产工序在更换生产品种、规格及批号前是否清理作业场所。
2.6 操作检查采取抽查形式,检查操作员是否严格执行岗位SOP。
3 质量检查员检查内容3.1 生产记录负责检查每批各岗位生产记录。
重点是根据现场核对记录,检查记录是否内容真实、及时、准确。
发现问题立即指出并纠正。
3.2 工艺卫生按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的相应项目检查发现不合格时,监督岗位操作员重新处理,直至检查合格。
3.3清场更换批号或更换品种规格应严格进行检查,在清场记录签名确认。
对于每天产前,应对各岗位确认工作(如卫生、清场等工作)进行核对并签名。
3.4 质量控制3.4.1 备料检查原辅料质量;称量应进行核对并签名。
3.4.2 提取检查是否按照规定的工艺条件进行提取,加水量是否够,提取时间是否够。
3.4.3 混合检查是否按照等量递增法,先将维生素C与等量的混合粉进行混匀,并逐渐递增不断混匀,检查混合后物料是否均一,混合时间是否符合规定。
3.4.4分装装量检查:每次随机检查10袋装量,每天至少抽查2次,应在装量范围内。
封口:检查封口是否密封,不漏气,是否符合要求。
3.4.5外观检查每天至少抽样2次,目测检查,成品样应符合要求。
3.4.6批号清晰抽查20袋,批号应清楚,打印位置正确。
3.5 外包装3.5.1 随时检查印字质量,做好废证、废盒处理监督工作。
对每批纸盒要确认标签内容与本批生产品种品名规格、批号相符。
3.5.2 随时检查纸箱批号质量及封箱质量,定时抽查装箱数量,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并核对批号、内容是否正确。
3.6其他3.6.1 检查车间温湿度并做好记录。
3.6.2 做好每日质量情况记录。
第七章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1 食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2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食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3 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
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4 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
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5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
6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
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
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
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
7 食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
直接接触成品液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8其他8.1 物料、中间产品进入仓库前要进行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