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

八上第三单元--第1课--自然资源

【课 题】八上第三单元 第1课 自然资源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发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通过举例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分布不均等特点,进一步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 节约资源的教育。

【活动建议】开展野外地理观察、讨论等活动。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并说出其分类。

2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3 •运用中国煤矿分布图及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

4•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特点。

5•根据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知道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途径。

【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

2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教学模式】“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对比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学法指导】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列举、对比、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相关地图及相关资料、地理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课件展示金鱼在鱼缸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鱼和 水的关系?(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引导:鱼与水的关系,其实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人与地球的关系。

我们 知道地球不仅有美丽多样的地表形态,同时它也有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这节 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给予人类的“宝贵的自然资源”。

(板书课题) 观察下面景观图,人们正在利用哪些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观察景观图, 讨论、归纳明 确: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离不 开土地、矿产、 森林、水等自 然资源。

它们 都是我们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 展的基础。

联系生活 实际创设 情境,导 入新课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 积极性。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自然资源及其类型 1概念:自然资源是指 _________________ 对人类具有 ___________ 的 ________ 和 _________ 2. 判断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资源?土壤(是) 鱼虾(是) 小麦(否) 钢材(否) 汽车(否) 草原(是) 袋鼠(是)森林(是) 空气(是) 太阳能(是)河水(是)闪电(是)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自然资源分为和 。

① 土地、生物、水、气候等资源,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前提下,有的能够 ________________ , 有的能够 _______ ,属于 ____________ ;② 煤、铁、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形成时间漫长,在一定时期内数量不可能增 力口,属于 ___________4•观察我们教室内都利用了哪些自然资源?所利用的这些自然资源中,哪些属于 可再生资源,哪些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提醒注意:1、 自然资源必须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而不是由人为因素形成的。

2、 必须能为人类所利用并能创造出一定的经济价值。

3、 资源的形式可能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也可能是以能量的形式。

4、 自然资源分类的关键是能不能生长繁衍或循环利用。

5•合作探究: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举例证明你的看法。

小结:可再生资源虽然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但是存在一个前提条件,即必须是在人类 合理利用的前提之下,可再生资源才能永续利用,而离开这个基本前提,或者说 不合理利用,也会使可再生资源变为不可再生资源。

如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 土地荒漠化,使土地失去原有的价值。

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要注意保护, 合理利用。

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前提。

我国的自然资源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阅读 “2001年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的位次及人均占有量对比表”和“中国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得出结论。

自主 学习 合作 学习 探究(自主学习) 据提纲及创设 的情境,自主 学习课本 P52 —53,明确:1. 自然资源应 具有两大属 性:自然性和 有用性。

2. 可再生资源 与非可再生资 源的区别。

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小组 讨论) 通过 明确:生产、生 不同意此 活对生态 观点。

环境带来 因为可再 的影响, 生资源虽然能 培养学生 生长繁衍和循 科学的资 环利用,但他 源观,树 们不是绝对 立可持续 的,如果利用 发展观 不当,可再生念。

资源也会转换为非可再生资源。

层层深 入,培养 学生运用 学到的知 识来解决 实际问题 能力。

使 知识有了 深度。

巩 固性强。

过渡 与 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然资源类型总量在世界的位次我国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均值对比耕地41/3森林61/5草地21/2水61/4矿产33/5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二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6•阅读上表,从中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具有种类______________ ,总量__________ ,人均占有量 _______ ■勺特点。

7•阅读中国煤矿、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完成:(1)在图中找出下列煤矿:大同、开滦、神府、兖州、六盘水。

⑵在图中找出下列油田:大庆、胜利、玉门、克拉玛依、华北。

(3)从煤炭和石油的分布来看,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勺特点。

I总结我国自然资源总特点:一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二是空间分布。

(自主学习) 据图分析得出结论: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 人均占有量少。

(自主学习)找出我国主要煤矿、油田的(小组讨论) 明确:(1)我国煤矿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油田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

(2)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特占:八、、♦一、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二、空间分布不均衡。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分析,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过渡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

一些地区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引发了生态环与境问题。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问题。

链接合作探究三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和保护措施8•阅读课本P55“我国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课本P56的“活动”结合我们枣庄的资源现状及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你认为应该怎样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探究总结培养能力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参考课前发放的补充资料:枣庄矿产资源现状(在教案后面)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不足;而且,中国人口还在继续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还会相应减少,加上利用不当和管理不善,浪费和破坏现象严重,就更加重了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因此,合理开发、综合利用、保护资源十分重要:首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例如,在目前的餐饮业中,使用一次性木筷、吃野生动物、炭火烧烤等,都将对自然资源产生破坏,应予以杜绝;对一些土地荒漠化地区应退耕还林、还草等。

(以枣庄矿产为例)小组合作,成果展示:(1)问题:浪费、破坏现象严重:A.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生产设备和采掘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对共生矿产的综合利用程度不咼。

B.开采后不及时恢复地表,对地表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2)措施:首先,合理开采、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等手段,改善生态、保护土地,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稳定发展。

其次,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资源。

通过实例给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引导学生据板书梳理全课知识,巩固识记重点:措施【当堂达标】1.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A .①③④⑤B .①③⑥⑦C .②③④⑥D .④⑥⑦3•下列各种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比较科学合理的是 ()A .大量使用可再生资源,不用非可再生资源B .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矿产资源C .控制经济的发展,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量D .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4. 读图3. 1完成下列要求。

(1) 在图中用序号标出下列煤矿。

①大同②开滦③神府④六盘水⑤兖州 (2) 在图中用字母标出下列油气基地。

A .大庆B.胜利C .克拉玛依D.华北E .玉门(3) 以煤、石油资源的分布为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学反思】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在认知方面:他们对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能力方面:学生具备 了初步的独立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情感方面:学生有良好的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

这是一节教育意义很深的课,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遵循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结合新颖的课件,创设情境,启发 学生探究一个个相关的问题,在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课堂上的分组合作,营 造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知识的方法。

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上的一个闪光点。

本课的另一个闪光点是:通过搜集我们家乡枣庄的自然资源现状,让学生分析得出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及解决的措施。

使学生感到我国资源的紧迫性和危机感,从而进一步认清我国的资源现状,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并且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了解,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就在生活中。

学生对 构建 与 梳理自 然 资 源厂概念____ r 可再生资源分类 YI 非可再生资源r 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 I 分布不均衡-利用和保护存在的问题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形成知识 体系;归 纳学习方 法,培养 地理思维 能力。

①天然宝石 ②皮鞋 ③土地 ④飞机 ⑤汽车 ⑥阳光⑦丹顶鹤 2. 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 •煤炭、石油、天然气B •水能、风能、核能()C .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D .太阳能和森林资源附:枣庄矿产资源现状1、矿产资源概况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 种矿产中,全市查明储量的矿产仅有煤、铁、石灰岩、石膏等,均为单一矿产。

全市矿产保有资源储量的潜在总值为1397.9亿元,约占全省潜在总值的 3.11%,在全省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市。

其中石灰岩、石膏查明和保有资源储量全省前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