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学重点

行政管理专业地方政府学重点

1、地方政府的含义: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为治理国家一部分地域或部分地域某些社会事务而设置的政府单位。

2、地方政府的基本特性第一,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

第二,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

1、治理地域的局限。

2、职责局限。

第三,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事务管理。

3、地方政府的作用:(1)地方政府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的基石。

(2)地方政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基础。

(3)地方政府是沟通联络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渠道。

(4)地方政府是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力量。

4、地方政府的研究内容:(1)地方政府原理研究(2)地方政府的外部环境(3)地方政府的内部环境(4)地方政府的活动(5)地方政府的比较5、国家、政府的含义国家:由一定地域、人口和统治权构成的政治共同体,它的核心和实质是政治统治权。

政府:是为行使国家权力,履行国家职能,由专门从事治理活动的人和机构组成的制度化的政治组织。

6、氏族与国家区别:第一,国家按地域划分居民,氏族则建立在血缘亲属关系上。

第二,氏族社会中部落联盟的社会公共权力,在进入国家时成为与人民大众相分离、脱离社会、高于社会的强制性的国家权力。

这一公共权力的掌握者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存在与人民大众相分离的社会公共权力是国家的本质特征。

7、政府与国家关系:(1)、国家性质决定政府性质(2)、国家职能决定政府职能(3)、国家还可能有多级政府(4)、地方政府的设置、权限、职能与国家状况、目的有关(5)、总结:(1)国家产生后政府产生。

(2)中央政府产生后地方政府才产生。

8、地方政府地方制度的类型(1)、行政体地方政府(2)、自治体地方政府(3)、混合体地方政府9、(1)、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含义:行政体地方政府是由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任命产生的地方政府。

行政体地方政府的特征:第一,地方政府是中央和上级政府的下级行政机关,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和意愿的代议机关。

第二,地方政府的首长及其所属官员,由中央或上级政府任命,是中央政府在当地的代表。

第三,地方政府本身无独立的资格。

它的权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并隶属于中央政府。

行政体地方政府优点:第一,全国有一套统一的行政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统治的稳定第二,中央直接派代表管理地方事务,各地发展比较均衡第三,中央直接对地方下达政令,行政效率高,程序简便第四,能有力的克服地方保护主义行政体地方政府缺点:第一,不符合政治民主原则。

第二,无法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第三,易助长地方官吏的任意妄为行为第四,地方政府政绩不高,易引起人民的反对。

(2)、自治体地方政府的含义:自治体地方政府是由当地居民依法选举产生的地方政府。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特征:1、成立:由当地公民依法选举产生自治体地方政府。

2、与中央的关系:不存在直接的上下级隶属关系,但必须接受后者的监督。

3、内部事务的处理方式:对自治体权限范围内的事务,自治体地方政府有依法独立处置的权力。

4、财政:自治体地方政府拥有独立的财政来源和法定的征税权力,来筹措自治所需的资金。

5、内部工作人员任命:由自治体地方政府任命和管理。

6、机构设置:除法定必设的机构外,地方政府可自行决定其所设的机构。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优点1、有利于发扬地方政治民主,能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2、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提高政府工作效益。

3、有利于地方居民对政府费用使用的监督。

自治体地方政府的缺点1、易从当地局部利益出发处理问题,忽视国家整体利益,若缺乏有效的监督控制,还易使中央政令难以贯彻落实。

2、由于地区资源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域的自治体政府,向居民提供公共管理与服务时易产生差距。

3、受地方利益影响易产生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增加了各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

(3)、混合体地方政府的含义:混合体地方政府也是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但它的行政机关同上级政府的行政机关之间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上下级关系。

混合体地方政府的特征:(1)、地方存在有当地居民选举(直接的或间接的)产生的、代表当地居民意愿的代议机构,并由代议机构(通常称为权力机关)选出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2)、在各级权力机关之间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只存在法律监督和指导关系。

混合体地方政府的优点:1、保证政府整体效益有可能得到较好地发挥。

2、有利于发扬政治民主,确保国家行政统一和较高的效率。

3、这种体制能够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地域的局部利益得以很好的协调地发展,有利于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发挥。

混合体地方政府的缺点:在混合体地方政府不能良好运作时,混合体地方政府和自治体地方政府的缺点就会在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或者只顾接受上级行政机关的指令,漠视当地居民的利益;或者只顾地方利益而漠视国家整体利益。

10、高、中、基层地方政府建制单位高: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即省级政府)中:自治州地级市自治县县县级市基层:乡民族乡镇市辖区11、地方政府权限的特点:(一)地方政府权限由中央政府划定。

(二)地方政府权限限于法定的地域范围。

(三)地方政府权限限于社会公共事物中的部分事务。

12、地方政府权力的划分:13、绝对议行合一体制地方政府的含义:在议行合一体制下,议决机关可自己行使议决权与执行权,由议决机关同时承担行政职责,称绝对议行合一体制。

代表国家:英国的议会委员会制,美国的市县委员会制相对议行合一体制地方政府的含义:在议行合一体制下,产生一个机关来承担执行职责。

由执行机关承担行政职责,称相对议行合一体制。

代表国家:美国的议会经理制,德国的市行政主任制相对议行分立体制地方政府的含义:由议决机关依法选举产生执行机关,执行机关产生后依法独立行使职权,这种议决权与执行权分离的地方政府体制称相对议行分立体制代表国家:法国的市长议会制绝对议行分立体制地方政府的含义:由选民通过两次选举分别产生议决机关和执行机的体制称绝对议行分立体制。

代表国家:美国的强市长议会制,日本的市长议会制13、中国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属于哪一类中国地方政府属于相对议行合一体制这一类型,港澳属于绝对议行分立体制。

14、地方政府单位的含义:地方政府单位是国家按地方行政建制设置的治理所辖地域的政府单位,是由相应国家机关组成的整体。

15、不同体制下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情况行政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行政体地方政府单位由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不存在代表当地公民利益的代议机关。

代表:沙特阿拉伯自治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一)绝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

地方议会或委员会(二)相对议行合一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

地方议会及由其产生并对其负责的行政机关组成(三)绝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

相对独立的地方议会和地方行政机关组成(四)相对议行分立体制的地方政府单位构成。

地方议会及由其产生但相对独立的行政机关组成混合体地方政府单位的构成:混合体地方政府单位由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人民政府构成。

这种构成形式具有特殊性。

16、地方行政机关组成方式:一是实行合议制的委员会,一是实行首长制的地方行政首长。

17、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即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即直接选举产生。

18、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规模遵循原则1、法定“基数”加上按人口的“增加数”构成代表名额总数,并限定最高数的原则;2、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行政区域的代表名额适当增加的原则;3、农村代表和城镇代表的代表人口基数的差别原则;4、妇女、归侨的代表保障原则。

19、地方各级人大会议每年至少举行1次,经过1/5以上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本级人大会议。

地方各级人大一般都是一年召开一次会议。

地方各级人大每届第一次会议在本届人大代表选举后两个月内举行。

20、地方政府职能的制约因素(一)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二)地方政治制度(三)经济体制(四)社会发展水平(五)地方政府的辖境及其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条件等(六)地方政府财力21、地方政府总的发展趋势:政治职能逐步减弱,社会职能日益增强;并且从简单的防御职能向建设职能发展。

22、中国地方政府轨迹发展:1、确保国家政治统治2、保证地方社会安定有序3、促进本地经济发展4、为本地居民提供质量更好的生活、生产环境。

23、发达国家地方政府职能的特点1、加强区域规划2、重视环境保护3、改善公共基础设施的提供4、突出职业教育与培训5、参与领土整治24、中国地方政府职能的内容(一)建设职能公共基础设施分(1)能源设施(2)供、排水设施(3)交通设施,分对外交通设施和内部交通设施(4)邮电通信设施(5)环保设施(6)防灾设施。

(二)保障社会的职能包括社会治安管理、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管理、户籍管理、流动人口管理、民政管理、司法管理、民族和宗教事务管理、侨务管理、社区管理、老年事务管理、外事管理等。

(三)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地方政府通过行使教文卫体职能实现25、中国地方政府职能未来发展趋势(一)在职能内容方面,定位将日趋明确。

政治职能进一步弱化,社会职能进一步增强。

(二)在职能实现模式方面,将从管治型走向服务型,即将对社会事物的公共管理转变为向地方社会提供全社会共享的公共物品。

(三)在职能目标方面,将从追求效率、追求社会效益,进而发展为追求综合效益。

26、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纵向上下关系、横向的左右关系及无隶属关系的不同地区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27、影响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因素有哪些(一)经济结构影响地方政府经济上无独立性,要受中央控制(二)政治结构影响中央高度集权(三)历史传统影响地方自治(四)环境变化影响28、一、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的基本结构(一)中央集权型模式(二)地方分权型模式(三)均衡型模式29、造成中央与地方权力混乱的原因:1、法律赋予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不科学。

2、制度结构不健全。

3、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30、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中,其自治权的独特性并不明显的原因:1、受中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影响。

2、由中国长期运行的体制和模式所决定。

3、为中国历史传统与惯性所制约。

31、一国两制下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中央政府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是:属于国家主权和国家整体权益范围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中央政府享有特别行政区必须服从的专有权,这些专有权包括:外交权、国防权、宣布紧急状态权、对基本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

属于特别行政区的地方性事务,由特别行政区自己管理,除《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应由中央监督的以外,中央不加干涉。

32、地方政府管理:地方政府中的行政机关依据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对自身事务和对辖区社会公共事务,行使法定权力,履行自己职能,进行控制和协调活动的总称。

33、机关事务管理1、公文管理2、财务管理3、资产管理34、社会事务管理1、经济事务管理2、公用性事务管理3、公益性事务管理35、地方财政的含义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