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眩晕、意识障碍与晕厥

眩晕、意识障碍与晕厥

◇视力疲劳
◇眼外伤等所致
5.头部或颈椎损伤后 6.神经症:
神经症又称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 是一组轻性大脑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 它包括: 神经衰弱 癔症 焦虑症 强迫症,恐怖症 抑郁性神经症 疑病症等
三.伴随症状 1.伴耳鸣、听力下降
◆前庭器官疾病 ◆第八脑神经病及肿瘤 2.伴恶心、呕吐 ◆梅尼埃病 ◆晕动病 3.伴共济失调 ◆小脑疾病 ◆脑干疾病
乐宁、利血平、哌唑嗪等; (2)β阻断剂:阿替洛尔、噻吗心安; (3)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异脉停、慢心 (4)冠状动脉扩张药:潘生丁、长效硝酸甘油、
长效心痛定等; (5)末梢血管扩张药:酚苄明、酚妥拉明; (6)抗偏头痛药:可乐宁、麦角胺咖啡因; (7)抗凝血、抗血栓形成药; (8)止血药等。
4、神经系统药: (1)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多虑平、马普替林 (2)镇痛药:阿司匹林、百服宁; (3)镇静药:安定、阿托品、非那更等; (4)安眠药:苯巴比妥钠、海乐神等; (5)麻醉药:乙醚、杜冷丁等。
眩晕、意识障碍与晕厥
眩晕
眩晕定义:
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体旋转或 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 的平衡障碍,一般无意识障碍,是一种 运动幻觉.
一.发生机制
(一)梅尼埃病 内耳的淋巴代谢失调,淋巴分泌过多或吸收障碍
内耳膜迷路水肿 (二)迷路炎
中耳病变:胆脂瘤、炎症性肉芽组织
破坏迷路的骨壁
臂-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 (又称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指两侧椎动脉间有吻合 , 当该侧上肢活动需要较多的血流量时,血液即可从健侧 椎动脉流向患侧的椎动脉,再经患侧锁骨下动脉远侧段 流向上肢,于是供应脑的血流量减少,发生脑干缺血, 出现一过性的昏厥、眩晕、共济运动失调、视力模糊、 发音困难。 )
◇脑动脉硬化
◇高血压脑病
◇小脑出血
2.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 3.颅内感染性病变:脓肿等 4.颅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急性多发性硬化 5.癫痫
(三)其他原因眩晕 1.心管疾病 ◇低血压 :凡血压低于90/60mmHg ◇高血压: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的收缩压值达到或 超过 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 认为是高血压。 ◇阵发性心动过速 ◇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机制:
意识状态的正常取决于大脑半球功能的 完整性,另外意识“开关”系统(脑干网状 结构,感觉传导束)可激活大脑皮质使之维 持一定水平的兴奋性,使人处于醒觉状态。 凡能引起大脑半球和“开关”系统不同部位 与不同程度的损害,均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意 识障碍。
▪ 病因(一): 1.颅脑非感染性疾病:
①脑血管疾病:脑缺血、脑出血、蛛网膜下 腔出血、脑栓塞、脑血栓形成、高血压脑病 等;
四.问诊要点
1.发作时间、诱因、病程、有无复发性特点 例如:梅尼埃病易复发 2.有无发热、耳鸭、听力减退、恶心、呕吐、出汗、
口周及四肢麻木、平衡失调等 3.有无急性感染:中耳、颅内、严重肝病等 4.有无晕车、晕船及眼病史。
意识障碍
▪ 定义:
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中的刺 激具有的应答能力(意识清晰,反应敏锐精 确,思维活动正常,语言流畅准确,表达能 力机敏)这种应答能力的减退或消失就是不 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严重的称为昏迷。
பைடு நூலகம்
5、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剂最容易引起眩晕,如双氢克尿塞、 速尿、乙酰唑胺、阿米洛利等。
6、水杨酸类药:醋柳酸、辛可芬等。 7、抗肿瘤药:氮芥。 8、其他:避孕药、抗疟药、抗过敏药等。
(四)晕动病 坐车、坐船、飞机:
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 前庭功能紊乱 眩晕
(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动脉管腔变窄: 2.内膜炎症 3.椎动脉受压: 4.动脉舒缩功能障碍
(三)药物中毒 导致内耳前庭或耳蜗受损 临床上引起眩晕的药物大约有200多种,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1、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2、其他抗生素:
紫霉素、多链丝霉素、万古霉素、小诺霉素、二 甲胺四环素、巴龙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灰 黄霉素等。
3、心血管药物: (1)降压药:硝普钠、甲基多巴、拉贝洛尔、可
5.位置性眩晕 ◇病人处于一定位置(如头右转)出现眩晕 ◇伴眼球震颤 ◇可见于迷路和中枢病变
6.晕动病
◇坐车、船、飞机 ◇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 ◇出冷汗
(二)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
病变部位: 前庭神经内段 前庭神经核其纤维联系 小脑 大脑
1.颅内外血管性疾病
◇椎-基动脉供血不足
◇锁骨下动脉偷漏综合征
②颅脑占位性疾病:脑肿瘤;
③颅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外伤性颅 内外血肿;
④癫痫。
▪ 病因(二)
2.重症急性感染:如败血症、肺炎、中毒性菌 痢、伤寒、和颅脑感染(脑炎、脑膜脑炎、 脑型疟疾)等。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 1.梅尼埃病:发作短,可反复发作 主要特点:
发作性眩晕伴耳鸣 听力减退 眼球震颤 严重时伴有: ◇恶心、呕吐 ◇面色苍白、出汗
2.迷路炎 ◇多由中耳炎并发 ◇鼓膜穿孔
3.内耳药物中毒 ◇渐进性眩晕 ◇伴耳鸣 ◇听力减退 ◇常先有口周及四肢发麻
4.前庭神经元炎 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后: 突然出现 ◇眩晕,恶心、呕吐、 ◇持续时间可达六周 ◇痊愈后少有复发
2.血液病: ◇盆血 ◇出血
3.中毒性: ◇严重肝病 ◇急性发热性疾病 ◇尿毒症等
4.眼源性
眼源性眩晕由眼部疾患所致的眩晕症状一般较轻。 在火车内向外看近处飞快“后退”的树木时,容 易出现眩晕,而闭上眼睛后即可缓解。
◇眼肌麻痹
◇屈光不正 :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媒质的屈折后, 不能成焦点在视网膜黄斑部,则称为非正视眼,即 屈光不正。
▪ 意识障碍:
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 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枢功能 活动(意识、感觉和运动)受损所引起,严 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
▪ 发生机制:
意识有两个组成部分,即意识的内容及 其“开关”系统。意识内容即大脑皮质功能 活动,包括记忆、思维、定向力和情感还有 通过视、听、语言和复杂运动等与外界保持 紧密联系的能力。意识的“开关”系统包括 经典的感觉传导径路(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及脑干网状结构(非特异性上行投射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