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矛盾修辞格和双关语的翻译

矛盾修辞格和双关语的翻译


4.动词+副词
副词与动词意义相悖,起修饰、限制作用, 如: the moon shone darkly. 月亮发出黯淡的光。

5.名词+名词
把两个语义对立的名词放在一起,或构成合成词, 或把前者作为中心词,使主体事物的矛盾性更加突 出、鲜明。这种情况下两个名词之间的主次关系不 是十分明显,往往用来形容二者之间的难以取舍, 或进退两难的境地,或者是复杂难辨的感情。如: (1)that is a life and death struggle. 那是一场生死搏斗。 (2)I could not help feeling the despair of hope itself. 我不得不对希望本身感到绝望。 (3)the illiteracy of the literate ! 文化人的无知!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海上航行遇上了大雾, 周围一片白,好象着实把你关在一个黑暗的地方……你 的心也怦怦直跳,生怕出事。
2. John had kept on thinking of …his parent’s laughing good-natured untidiness, …. 约翰总是想到……他父亲那样笑容可掬,和 蔼可亲,却不修边幅,…… 3. Mike called the conviction a “victorious defeat”. 迈克把审判的结果称为一个“表面上的失败, 实际上的胜利。”


The Formation of Oxymoron

黄任先生对英语矛盾修辞格的结构做了较为 细致的分类,认为常见的构成方式有以下五 种: 1. 形容词+名词 2.形容词+形容词+名词(中心词) 3.副词+形容词 4.动词+副词 5.名词+名词
1. 形容词+名词




这是矛盾修辞法中最重要的结构,描述修饰语与被 修饰语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统一的本质特征 。 如: victorious defeat(虽败犹荣),living death (生 不如死),creative destruction (创造性的破坏)等。 That old man who got drunk all day lived a life of busy idleness. The mother is undergoing the joyful pain, and painful joy of childbirth.

1. Good night, good night! Parting is such sweet sorrow, that I shall say good night till it be morrow. 晚安!晚安!离别是这样甜蜜的凄凉,我 真要向你道晚安直到天明。(朱丽叶)


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花园,私定终身,分手时产生 了一种欢乐与惆怅的心情,这种悲喜交集的心理 感受就是一种甜蜜的伤心。

英语矛盾修辞格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作品中, 通过表面的语义对立反映人物内心的矛盾, 在矛盾中见统一,在对立中见和谐,具有出 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充分认识和研究英语矛盾修辞格的特点,有 助于我们深刻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 提高文学欣赏能力。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修辞表达法,如“陌生的朋 友”,“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于无声处听 惊雷”等。 汉语中叫“反衬”或“对顶”。再比 如, “它是那么端凝,却又那么轻盈;那么沉着,却 又那么飞动;那么拙重,却又那么飘举;那么威 武,却又那么秀丽。”(黄裳《前门箭楼的燕 子》) “初恋的秘密是种藏不住的秘密,它怕被人知道, 又喜欢被人知道;它还是一种甜蜜的痛苦,折磨 人的快乐。”(冯骥才《爱之上》)


将英语矛盾修饰法译成汉语时,必须注重原文字里 行间的深刻含义,必要时需摆脱原语的语法规范和 思维模式的束缚,遵循汉语的修辞规范,建立新的 语义关系,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常见的翻译 方法有: 等值翻译法 对称拆译法 融会贯通法
1.等值翻译法
人类对客观世界有共同的认知与感受,虽然 这种感受会以各种方式表现在各自的文化载 体——语言中,相通的感知则可以把原文的 形式和结构不作多少改变直接移植到汉语中 来。例如: beautiful tyrant 美丽的暴君 a damned saint 横行的圣人
5. I despite its very vastness and power. It (New York) has the poorest millionaires, the small greatest men, the haughtiest beggars , the plainest beauties, the lowest skyscrapers, the dolefulest pleasures of any town I ever saw.
又爱又恨的关系 悲喜交集 不卑不亢 是天使也是魔鬼 既始终如一,又变 化多端

有些矛盾修辞格为了表达得清晰明白,可 以增加一些词语,采用分译的方法把修饰 与被修饰的两个词分开来译。
1. Have you ever been at sea in a dense fog, when it seemed as if a tangible white darkness shut you in …and you waited with beating heart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Warming up

By then the snow had made a blanket well there should have been no creek there . ——Maheegun My Brother 大雪白的让人睁不开眼睛,像一张毯子一样 铺满大地。
对称拆译法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适当调动汉语文 字的优势,将矛盾修辞格中的两个词的修饰 与被修饰的关系译为并列关系。这种方法有 时可使用汉语的某种套路,如:“既…… 又……”,“又……又……”,“……而……”, “……但……”,“……却……”等。如:
1. In the thought there was a bitter sweetness. 想到这里,她是甜中带苦,苦中带甜。 2. He could almost picture God the father looking down with sad wonder at this mischief.
In oxymoron apparently contradictory terms are combined to produce a special effect.


即将两个字面意义相互矛盾甚至对立的词语紧密地 置于一处,形成修饰与被修饰或限制与被限制的关 系。处于矛盾修辞格之中的词或词组,从字面上看, 其语义自相矛盾,似乎违背逻辑和常理,但细加揣 摩却意味深长,尽在情理之中。 如:open secret ,a living death, a clever fool等。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Oxymoron
英语矛盾修辞格结构独特新颖,将反义词组织在同 一词组内,构成词面上的自相矛盾,用两种不相调 和的特征来形容某一事物,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具 有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如:poor rich guys(贫穷的富人)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词汇的这种组合是违反语义规 则的,然而正是这种语义上的背离使我们透过词义 表层的自相矛盾去看它的深层内涵,寻找其特殊的 含义,如poor rich guys可以理解为物质方面非常 富有,精神生活却一贫如洗的人。
英语矛盾修饰法 的翻译
Oxymoron
The Definition of Oxymoron The Formation of Oxymoron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Oxymoron The Translation of Oxymoron

The Definition of Oxymoron


这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欧亨利(o henry) 笔下一段 对纽约的描述,句中接连出现六个含有矛盾修辞格 的词组。从现实的角度去看,纽约的确不乏腰缠万 贯的富翁,声名显赫的伟人,一文不名的乞丐,倾 国倾城的美人,高耸入云的大厦,趣味横生的乐事。 但在作家心目中,表面繁华富裕、五光十色的纽约, 实际上极为空虚贫乏,腐化堕落到了极致。一连串 矛盾修辞格的使用,使文章的讽刺意味颇为浓厚, 准确、精练地表达了作者对纽约城两重性的内心感 受。翻译时应对矛盾修辞格的语义稍加引申,以表 达原文的真正含义。可译为: 我嗤之以鼻的正是其宏大与权势。这座城市里有的 是心灵最空虚的百万富翁,人格最渺小的伟人,最 高傲的乞丐,最丑陋的美女,最低级龌龊的摩天大 楼和最令人悲哀的娱乐,比我所见到过的任何城市 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5. It is an open secret that the doctor and the nurse are already of one mind. 这位医生和护士情投意合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有的矛盾修辞格含有言外之意,如按字面意义直 译出来会显的别扭而无法作到忠实于原文,遇到 这种情况时,译时就需将原文的词义进行引申, 使之通俗易懂,确切表达原意。
3. …though I cannot be said to be a flattering honest man, it must be denied but I am a plain-dealing villain… 我固然不是一个阿谀的正人君子,可是谁也不可 否认我是一个正大光明的小人。
4. Better a witty fool than a foolish wit. 与其做愚蠢的智人,不如做聪明的愚人。
2. There was an audible stillness, in which the common voice sounded strange. (t. dreiser: sister carrie) 译:四周一片听得见的寂静,连平常的声音 听来也觉异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