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60分。
1. “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2.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春秋笔法”。
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所作《春秋》不足为信 B.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
C.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 D.是对“礼崩乐坏”的反应
3. 《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4.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孟传统儒学的制约 B.新儒学“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C.理学对人欲的压抑 D.明清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5. 秦代会稽刻石及秦简中规定:妻子杀死与人通奸的丈夫无罪;夫因妻凶悍而将其耳撕裂当处耐刑(强制剃除鬓毛胡须而保留头发)而汉代以后则情形大变,唐、宋律法规定:妻殴夫规定徒1年,伤重者加凡伤3等处罚。
此变化反映了()
A.秦代严格实行“以法治国” B.儒家伦理道德得到了强化
C.唐宋律法严重缺失公正性 D.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及等级
6. 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
下列对形成和维护图中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表述不
正确的是()
A.这一家庭关系形成的经济根源是小农经济
B.此种家庭关系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理学的影响
C.此种家庭关系的形成主要与儒家伦理道德有关
D.此种家庭关系的形成是皇权专制的必然产物
7.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下面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8. 将“贪官酷吏,肆虐为奸;民为困穷,恣肆交作”等现实问题归因为“良知之学不明”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9.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成为忠义的化身享受中国乃至世界华人圈的奉祀。
究其根源最有可能的是()
A.关羽地位的提升源于皇帝个人的喜好 B.儒家伦理道德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
C.关羽忠勇仁义的个性受到理学的推崇 D.关羽忠勇仁义的个性符合民间的价值取向
10. 下面是某同学总结的宋代理学示意图,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为()
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万物只有一个天理心即理也
格物致知
A.致良知 B.发明本心 C.宇宙即吾心 D.存天理,灭人欲
11. 《诗话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载:“著书立说顾炎武,宁死不为清朝官。
经年编写日知录,教诲世人道德观。
”其“道德观”是指()
A.为学应求务实,学以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君主为天下之大害
12. 假如老师让你到图书馆查阅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你应该找哪个朝代()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3.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表明( )
A.中国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西方文化全面超越中国
C.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改变 D.中方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14.“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矫杀晋鄙,公子亦自知也。
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这一时期“兵符”上的铭文应为()
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
15.古希腊人不仅留下了表现力与美的《掷铁饼者》(如右图)等一些列艺术
品,也留下了在奥林匹亚竞技会上几乎是赤身裸体参加每一项竞技活动的佳
话。
这种以裸体为美,以健美发达的躯体为荣的风尚说明古希腊社会()
A.崇尚自然,歌颂人性 B.古风浓厚,世情淳朴
C.效仿神灵,无拘无束 D.人民主权,个人自由
16. 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则认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两者都()
A.注重强调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B.否定了人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作用
C.意图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便之门 D.强调知识与美德对自我认知的提升
17.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民主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试图打破封建教会的束缚
18.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因信称义”的提出( )
A.摧毁天主教会思想专制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19.“1789年的世界处在一个时代的边缘,在这个时代里思想通过行动、战争和社会骚动而政治化。
在革命后的世界里,所有人都会理解思想的激进力量。
”这里的“思想”是指()
A.文艺复兴时的思想 B.因信称义的思想
C.希腊先哲们的思想 D.启蒙运动的思想
20. 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卢梭给旧秩序带来的威胁超过启蒙运动时期其他任何思想家。
他的理论被视为具有真正的革命性,是对国王、教会和贵族权力的直接挑战。
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名字被用来为民主制度申辩。
”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卢梭提出了()
A.防止君主独裁的分权思想 B.抨击等级制度的平等观念
C.捍卫人民主权的民主理论 D.反对贫富分化的经济主张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共40分。
)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黄宗羲抗清斗争失败后,归隐家乡,潜心研究经史百家、释、道及天文、算术、乐律。
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待访录》(1662年)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他认为君主及其臣子应服务于民,而不是相反。
他强烈反清,屡受封官之许,皆推辞不就,1695年终老于家。
后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黄宗羲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才重放光芒。
——[法]谢耐和《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伏尔泰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
1726—1728年,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
伏尔泰全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中。
……在他的作品中,他用一种风趣、嘲讽甚至是挖苦的语气批判任何不宽容的制度和压迫政策,宣扬个人自由。
他讽刺的对象也包括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
另一方面他支持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百科全书派的斗争,《哲学辞典》就是他为《百科全书》所写的哲学条目的汇编。
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
——[美]杰里·本特利等著《新全球史》等
材料三尽管黄宗羲与伏尔泰的思想有相同之处,但由于二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对各自社会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黄宗羲和伏尔泰的思想来源,并概括二人思想成果的共同点。
(10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黄宗羲和伏尔泰思想对各自社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12分)22、完成下面的表格。
(共9个空,每空2分,共18分)
朝代科技成就汉字与书法绘画文学戏剧
商周时期甲骨文
春秋战国司南
九九乘法口诀异体杂出,一
字多形①
楚辞
秦汉造纸术、数学专著
《九章算术》
《甘石星经》
张衡浑象仪地动
仪;张仲景、华佗小篆、隶书
汉赋
三国两晋南北朝祖冲之圆周率、
贾思勰的农书:
②
书法艺术形成
王羲之《兰亭
序》行书
文人画出现,
著名画家是:
③
唐、五代十国雕版印刷术、火药
出现;黄道游仪、
实测子午线
楷书特点:
④
草书
吴道子《送子
天王图》唐诗繁荣梨园
宋活字印刷术、指南
针应用于航海、火
器忽略法度
讲究个性;倡
导
文人山水画:
注重意境
⑥:
宋词繁荣南戏
“⑤” 注重写实
元朝王祯《农书》
⑦:简
仪
元曲元杂剧
明清时期《农政全书》
《天工开物》
《⑧》个性化平民化
世俗化
八大山人、版
画、年画
明清小说
⑨、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