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
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
第二章
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的 伟大奠基者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一节 鲁迅知多少
关于鲁迅,我们已听说得太多,仿佛 也读得足够多,但是,我们究竟对他了 解多少?同任何认识对象一样,虽然我 们永远都不能如实地还原一个鲁迅,但 我们可以认真地去阅读、倾听鲁迅,尽 可能无限地接近真实的鲁迅……
2013-8-8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三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 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 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 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 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 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 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 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 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 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 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 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 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的思想
• 对于科学以及健全人性的认识:“科学者,神圣之光,照世界者也, 可以遏末流而生感动。” “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 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 于无有矣…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科学史 教篇》,1907年) • “非物质,重个人”的思想:“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 “精神现象实乃人类生活之极颠,非发挥其光,于人生为无当;而张 大个人之人格,又人生之第一义也” • “立人”思想:“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人生意义,致之深邃,则国人之自觉至,个性 张,沙聚之邦,由是转为人国。”“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 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 (《文化偏至论》,1907年) • “中间物”思想:“在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写在 〈坟〉后面》,1926年) • 历史观: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灯下漫笔》,1925年) • “拿来主义”思想: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 来主义》,1934年)。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北京鲁迅故居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北京 鲁迅 故居 前院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上海鲁迅故居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生平的几个要点:
• 生卒年代(1881年9月—1936年10月) • 主要经历: • 家庭变故:“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
狂人的形象:
• 从表面上看,狂人患有“迫害狂”,时时害怕 着、提防着被人吃掉。其狂态表现:变态的心 理,混乱的逻辑,虚妄的幻觉。
• 从象征意义看,狂人所说的关键性词语所包含 的象征、比喻、暗示的意义,展现了狂人特有 的思维逻辑,寄寓了丰富深刻的战斗内容。 “狂人”实际是一个具有叛逆精神的斗士。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 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 全是发 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 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二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 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 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 直冷到脚根,晓 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 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 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 诉我!”他们可 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 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 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 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 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 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 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 弃医从文:“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 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 艺运动了。”
• 辛亥革命:“ 我于是用了种种法,来麻醉自己的灵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十二 不能想了。 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 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着家务,妹子恰恰 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饭菜里,暗暗给我们吃。 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 现在也轮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 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 十三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1918年4月。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文言小序和白话正文构成的反讽
人”的语言。交待出:日记的来历、性质(病历)、 形式 (不著日月)、作用(供医家研究)。 正文(白话):13则日记构成正文的象征,展示狂人的 心理状态:被吃的恐惧来自环境、社会、历史——悲凉与绝望: 母亲、大哥、周围的人都吃过人——先觉者的理性反思:发现 环境、历史都在吃人——忏悔:自己也吃过人——救救孩子 (绝望中的希望,拯救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魂,使我沉入于国民中,使我回到古代去,后来也亲 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都为我所不愿追 怀,甘心使他们和我的脑一同消灭在泥土里 的。”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呐喊>自序》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 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 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 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 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 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彷徨》:
• 《题彷徨》: 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 扉页上题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呐喊》(1918—1922)与《彷徨》 (1924—1925)的篇目
• (1)、《呐喊》:《狂人日记》记载:《孔已己》看 病购回了一包不治的《药》,他《明天》还要进城办 《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引起了一场《风波》; 《故乡》的阿Q(《阿Q正传》)在《端午节》那天看 到一道《白光》;《兔和猫》演出了一幕关于《鸭的 喜剧》的《社戏》。(按作品发表时间顺序记载) • (2)、《彷徨》:《祝福》《在酒楼上》,一个《幸 福的家庭》,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长明灯 下》,《示众》的《高老夫子》——一个《孤独者》, 在《伤逝》着《弟兄》们《离婚》的事情。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第二节 •《呐喊》《彷徨》 ——中国现代小说 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一、《呐喊》《彷徨》简介: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呐喊· 自序》:
• “有时侯仍不免呐喊几声, 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 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 驱。”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13-8-8
中国现代文学史
狂人日记(文言小序)
•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 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 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 然已早愈,赴某地 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 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 患 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 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 一时所书。 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 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 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 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 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双关 结构
表浅结构 精神 (写实) 病患 者 深层结构 精神 (象征) 叛逆 者
生理 的 心理 的
非理 否定 可笑 喜剧 性的 理性 肯定 悲壮 悲剧 的
在写实的层面,将精神病患者的病理过程写得生 动可感,使小说不再是思想过程的理性叙述,而带有 了具体性和喜剧性;在象征的层面,精神叛逆者从觉 醒到反抗,再到忏悔,最后妥协,这一思想过程使小 说不再是病理过程的机械表达,具有了严肃的精神内 涵和理性意蕴——双关结构的成功运用使文本既不是 医学病历,也不是一般的反封建的论文,而是成为思 想深刻的文学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