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刚性梁安装作业指导书

刚性梁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号:1目的1.1指导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C标段#1炉刚性梁抛锚、安装作业。

2适用范围2.1本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C标段#1炉刚性梁抛锚、安装作业。

3编制依据3.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DL/T5047-95)3.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2部分:锅炉机组 DL/T 5210.2-2009 3.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5009.1-2002)3.4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C标段《锅炉施工组织设计》3.5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C标段#1炉上部水冷壁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4作业内容概述马鞍山电厂“上大压小”扩建工程C标段#1炉刚性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炉膛上部及后烟井区域刚性梁,采用水平绕带式布置;一部分为炉膛螺旋管区域刚性梁,采用框架结构。

其中包括水平刚性梁、垂直刚性梁、平衡杆、角部装置、导向装置、刚性梁附件、高强螺栓等,共重933.075t。

5作业准备5.1人员配备5.1.1技术负责人1人,熟悉刚性梁组合、抛锚、就位工艺及规范。

5.1.2安装技术员1人,熟悉刚性梁组合、抛锚、就位工艺及规范。

5.1.3焊接技术员1人,熟悉刚性梁组合、抛锚、就位工艺及规范以及焊接的专业知识。

5.1.4锅炉工16人,应具有刚性梁组合安装经验,中级工以上施工人员应占4人以上。

5.1.5电焊工6人,应有相应等级资格证书。

5.1.6起重工6人,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5.1.7架子工4人,必须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具备上岗条件5.1.8专职安装质检员1人,专职焊接质检员1人,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5.1.9专职安全员1人,具有安全工作经验,并有相应的资格证书。

5.2机械设备及工器具配备6作业条件6.1刚性梁设备、图纸齐全,满足作业要求。

6.2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6.3技术交底已完成,且已作好记录。

6.4设备和材料应严格按照设备供应计划运抵施工现场,并作好设备的清点工作。

6.5吊装所用的各起重机械性能良好,满足吊装要求。

6.6各类记录表格满足作业质量记录要求。

6.7计量器具的规格、量程、精度满足要求,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6.8电焊机、电源箱合理布置。

6.9所有特殊工种证件齐全,且在有效期内。

6.10人员资质和数量满足作业要求,从而胜任此项工作。

6.11所有参加刚性梁安装作业的人员均需通过三级安全教育。

6.12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需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6.13带档作业的安装工须熟悉刚性梁安装的作业工艺、程序、质量标准和安全措施。

6.14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器具处于正常状态。

6.15手动扭矩扳手校验完毕且合格,并在检定的有效期内。

7作业顺序施工技术交底→设备清点、外观检查、编号→地面组合→刚性梁抛锚→刚性梁附件安装→刚性梁安装就位→高强螺栓安装→导向装置安装8作业方法8.1作业人员熟悉相关的图纸、设备技术资料、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了解施工技术规范、质量及工艺标准,掌握设备组合安装要求。

8.2设备的清点、外观检查、编号8.2.1根据图纸、装箱单、供货清单对照到现场的设备,对设备进行全面清点,分类存放、专人管理。

注意检查设备表面有无裂纹、撞伤、龟裂、压扁、砂眼和分层等缺陷。

8.2.2应着重会同焊接质检员、安全员检查承受荷重部件的承力焊缝,该焊缝高度必须符合图纸规定。

8.2.3清点完的设备应堆放整齐,分类摆放,设备堆放要求按设备运输、组合、吊装、安装顺序进行,以便运输。

8.2.4设备清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作好标记,并有详细的记录,填写设备缺陷单,上报技术员,不得隐瞒或私下处理。

8.2.5编号要求规范,内容具体,标出设备的图号、位置、重量、规格、安装方向。

连接件及附件应按规格清点,分类摆设,明显标识。

8.2.6合金钢部件的材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安装前必须进行材质复查,以确认材质与图纸是否相符,并在明显部位做出标记。

8.3刚性梁地面组合8.3.1本台锅炉上部刚性梁除折焰角处后拱框架及延伸侧包墙底部在地面组合外,其余均单件抛锚。

8.3.2中下部刚性梁单件与支座及部分附件地面组合后吊装,注意支座为点焊在一起发货,现场拆除后与刚性梁组装后焊接。

8.3.3折焰角区域后拱框架与折焰角水冷壁地面组合后进行吊装,具体见上部水冷壁组合安装作业指导书。

8.3.4下部冷灰斗区域前、后墙刚性梁地面与水冷壁组合后进行整体吊装,具体见下部水冷壁组合吊装作业指导书。

8.4刚性梁抛锚8.4.1上部垂直段区域刚性梁分为上部水冷壁区域刚性梁、延伸侧包墙刚性梁及包墙过热器区域刚性梁,其中上部水冷壁区域刚性梁共有水平梁35根,延伸侧包墙刚性梁6根梁,包墙过热器区域刚性梁共有47根梁,水平刚性梁单根最重件5834kg。

另有4根垂直刚性梁,单根最重件重量为10202kg。

8.4.2刚性梁抛锚方法为单根抛锚,前炉膛刚性梁采用FZQ1250筒吊进行抛锚,后炉膛刚性梁采用S315K16建筑塔吊进行抛锚。

刚性梁抛锚在安装位置附近钢架或者平台上,起重工器具选用Φ24(或Φ19.5)的钢丝绳以及3.3t(或2.1t)卸扣。

8.4.3抛锚用钢丝绳应垂直,抛锚点必须捆绑刚性梁上的H型钢部分。

抛锚钢丝绳和起吊钢丝绳经过的设备棱角处必须垫好包箍。

8.4.4刚性梁抛锚后要定期对抛锚点及起重工器具、钢丝绳等进行检查确认,并作好记录,全炉抛锚件类似检查。

8.4.5中部螺旋段水冷壁区域刚性梁不提前抛锚,待水冷壁安装就位,水冷壁吊带焊接结束后,采用布置在69.4m层炉两侧的5t卷扬机进行相应区域刚性梁的吊装工作。

8.5刚性梁附件安装8.5.1刚性梁附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已在厂内安装结束,并随水冷壁及包墙管排一起发货,另一部分为现场安装部分,该部分应在现场根据情况,尽量在地面与受热面进行焊接安装。

8.5.2附件安装应按图纸要求进行,梳形板焊接,其位置间距应严格按图施工,梳形板的大小与管子直径匹配,并保证焊接质量。

8.5.3填板一般布置在膨胀中心处或者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安装时应将填板的表面与管子外表面平齐,保证填板与内绑带紧帖,同时保证其数量的正确性。

8.6刚性梁安装就位8.6.1在水冷壁和包墙找正之后,进行刚性梁的安装。

8.6.2刚性梁的安装以水冷壁上联箱和包墙过热器上联箱的标高为基准,按总图上的尺寸在管屏上放出各道刚性梁的标高线,中心点以整面墙的中心为基准。

8.6.3已抛锚的刚性梁用手拉葫芦对刚性梁进行就位,中部刚性梁采用布置在炉69.4m层的2台5t卷扬机逐根吊装就位,调整好位置后,安装刚性梁与固定夹之间的销轴,刚性梁的安装自上而下逐层进行。

8.6.4刚性梁安装时四面墙的安装标高要一致,以保证各刚性梁的角部装置的连接质量。

8.6.5刚性梁安装时注意,在H型钢腹板上侧标记为○上的,安装时必须向上。

8.6.6在刚性梁膨胀中心处如有承剪件的地方,刚性梁安装之后,应以高强螺栓替代临时螺栓,并进行初拧与终拧。

8.6.7各刚性梁之间的平衡杆应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安装,注意槽钢的焊接位置。

8.6.8各连接件焊接应牢固可靠,特别是角部装置安装时,一定要保证其焊缝的长度和高度尺寸。

8.6.9角部连接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安装,特别注意图中表示的角部装置连接板的预偏置,位置不同,连接板偏置量也不同。

安装时,应结合热膨胀系统图,严格按要求安装,同时应将安装于刚性梁上的连接板相对于刚性梁H型钢向外拉紧,以使销子与角板、连接板、填板之间完全紧贴。

8.7高强螺栓的安装8.7.1高强度螺栓必须存放在室内通风、防尘的地方,要分类堆放,做好标识,在地面用木板垫高,做好防雨、防潮措施,使用专用的工具房和专人管理。

8.7.2高强度螺栓应顺畅穿入孔内,穿入方向应一致。

不能顺畅穿入时应用绞刀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

8.7.3高强螺栓垫片和螺母安装方向正确。

8.7.4对无法用电动扳手拧紧的螺栓,可用手动扭矩扳手拧紧,并参照高强度螺栓的验收方法验收。

8.7.5当天穿入的高强度螺栓在当天拧紧完毕,拧紧必须按照从节点的中间向两端顺序,高强度螺栓拧紧应避免在雨天进行,拧紧完毕后应涂上防锈油漆。

8.7.6高强度螺栓的抽检数量为全部节点的10%,每个节点抽检率为10%,但不得少于2只;检查点由质检人员随机而定抽检,验收记录由质检人员记录。

8.8导向装置安装8.8.1导向装置与钢结构连接处安装工作可提前进行,待刚性梁安装结束后进行刚性梁与根部导向装置的连接安装。

8.8.2导向装置安装必须严格按图施工,根据形式的不同,安装时必须保证刚性梁部件与钢架接触处的间隙要求。

9工艺质量及计量要求9.1质量过程控制9.1.1组织施工人员前期培训,认真学习国家各项标准、规范及相应理论知识,提高业务素养,增强质量意识。

9.1.2实行规范化作业,填写各种记录表格。

9.1.3认真检查设备情况,作好记录,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处理。

9.1.4做好设计变更、设计修改记录。

9.1.5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及施工技术记录。

9.2质量检验评定表刚性梁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见附录一。

9.3质量检验计划表9.4计量要求9.4.1测量要求、计量要求转换及能力分析表(见附录二)10质量记录10.1设备清点记录10.2设备缺陷单10.3工程联系单10.4设备缺陷处理记录10.5施工技术交底记录10.6施工技术记录10.7质量缺陷单(处理方法、处理记录)10.8设计变更、变更设计记录10.9质量检验及评定记录11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11.1安全风险分析表11.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11.3.1所有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方针并在本岗位范围内履行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职责。

11.3.2加强文明施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意识,让大家能自发地做到文明施工。

11.3.3建立并严格执行工序交接验收制度,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应是干净、清洁的作业面。

11.3.4使用标准化的临时栏杆、孔洞盖板。

安全防护设施严禁任意拆除,上下交叉作业,必须设置可靠隔离层。

11.3.5设备清点编号要求字迹大小适中,清楚美观,位置明显。

不得在设备上乱涂乱画。

11.3.6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防止污染和损害设备的保护措施。

11.3.7氧、乙炔管子在使用时多余的带子应圈起悬挂,不得乱放;所有的临时电源线、电焊机二次线、氧、乙炔皮带下班前必须收回。

11.3.8加强施工现场的钢丝绳、卸扣、脚手架管的使用管理,钢丝绳、卸扣应用实行借用制以旧换新,不用的钢丝绳及时收回,禁止乱放现象。

11.3.9严格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