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酶免疫技术

酶免疫技术

-生物素-酶联接在一起,起到了生物反应放大
效应,大大的提高了ELISA的敏感度。此方法
常用于检测微量抗原或抗体。
30
MY
生物素标 亲和素 记的酶 生物素标 记的抗体
A B C | E L I S A
31
MY
(二)酶联免疫电转移印斑法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 免疫印迹法可对非放射性标记蛋白组成的复 杂混合物中的某些特定蛋白进行鉴别和定量,该 法将凝胶电泳与固相免疫结合,把电泳分区的蛋 白质转移至固相载体,再用酶免疫、放射免疫和 化学发光等技术测定。 免疫印迹法与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 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基础研究中检测基因产物的多 态性抗原表达,艾滋病血清中抗体或抗原的表达 及风湿性疾病中类风湿性因子和抗体等。 32
OD405 OD280
= 0.3-0.7
0.5左右即1分子I gG结合 上1-2个酶蛋白
MY
二、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 在建立某一ELISA检测中,应对包被抗原 或抗体的浓度和酶标抗体或抗原的浓度予以选 择,以达到最合适工作的测定条件和测定费用 的节省。 (一)直接法测酶标抗体 (二)间接法测抗体 (三)夹心法测抗原
18
MY
96 孔 酶 标 板
A B C D E F G 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可拆卸酶标条
19
MY
(一)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心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1. 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 体,然后洗涤。
2. 加受检标本使之与固相抗体接触反应一段时 间,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然后洗涤。 3. 加酶标抗体,然后洗涤。 4. 加底物显色,根据颜色的深浅程度对该抗原 定性或定量。
15
MY
第三节 固相酶免疫测定的原理和类型
一、基本原理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方法的基 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 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 抗体与某种酶联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
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
酶的活性。
16
MY
在酶标检测中,按不同的步骤把受检标
22
MY
间 接 法
23
MY
(三)竞争法 竞争法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于测 定抗体。以测定抗原为例,受检抗原和酶 标抗原竞争与固相抗体结合,因此结合于 固相的酶标抗原量与受检抗原的量呈反比 。
24
MY
操作步骤: • 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 体,然后洗涤。 • 待测管中加受检标本与一定量酶标抗原的混 合溶液,与固相抗体反应,然后洗涤。在参 考管中只加酶标抗原。 • 加底物显色,参考管中由于结合的酶标抗原 量最多,颜色最深。参考管颜色深度与待测 管颜色之差,代表受检标本中抗原的量。待 测管越淡,表示标本中抗原量越多。
因子或分泌特异性抗体,加入酶标抗体后即 可通过与底物呈显色反应,根据显色的深浅 测定出抗体量,也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抗体形 成细胞或用酶联免疫斑点仪进行分析。
34
MY
B
B
E L I S P O T
35
MY
谢 谢
36
6
MY
(二)抗原和抗体 在ELISA实验中要求所用的抗原纯度高、 抗体效价高,结合力强。 (三)免疫吸附剂 固相的抗原或抗体称为免疫吸附剂。将 抗原或抗体固化的过程称为包被。在包被后再 用 1~5% 牛血清白蛋白包被一次,可以消除非 特异性吸附干扰,这一过程称为封闭。
7
(四)酶和底物 ELISA中所用的酶要求纯度高,催化反应的转 化率高,专一性强,制备成的酶标抗体或抗原性质 稳定,继续保留着它的活性部分和催化底物的力。 最常用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
酶免疫测定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几乎所有的可溶性抗原抗体系统均可用以检测 。它的最小测量达ng甚至pg水平。
29
MY
(一)ABC- ELISA 亲和素 - 生物素系统在 ELISA 检测中被广 泛应用。一个分子的亲和素能与 4个分子的生 物素结合,用生物素分别接上抗体和酶,通
过亲和素的桥梁作用,将抗体-生物素-亲和素
本和酶标抗原或酶标抗体与固相载体表面的
抗原或抗体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 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催化变为有色 产物,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
分析。
17
MY
二、方法类型和操作步骤 固相酶免疫测定可用于测定抗原,也可用 于测定抗体,可以定量,也可以定性。 三个必要的试剂: ①固相抗原或抗体 ②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 ③酶反应的底物 主要器材:
2
MY
第一节
酶免疫技术的分类
酶免疫技术 ──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作为 主要试剂的免疫检测方法,是标记免疫技术中最 常用的一种检测方法。 酶免疫技术可分为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酶 免疫测定两大类。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酶标 记的抗体与组织切片上相应抗原起反应,然后与 酶底物作用,形成有色沉淀物,可以在普通光学 显微镜下观察。如酶作用的产物电子密度发生一 定的改变,则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称为酶免疫 电镜技术。
3
MY
酶免疫测定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要分离 结合的与游离的酶标记物而分为均相和非均相两 种类型。 Ab*+Ag → Ab*Ag +Ab* Ab*Ag 为结合的标记物, Ab* 为游离的酶标 记物。在抗原抗体反应后,把 Ab*Ag 与 Ab* 分离 ,然后测定 Ab*Ag 或 Ab* 中的标记物的量,从而 推算出标本中的Ag量,这种方法称为非均相法。
12
MY
2.过碘酸盐氧化法
本法只用辣根过氧化物 酶的交联。用过碘酸盐将其 分子表面的多糖氧化为醛基。 用硼氢化钠中和多余的过碘 酸。使酶上的醛基与蛋白质 (抗体)结合。 E-OH + NaIO4
E-CHO + NH2-IgG E-CH=N-IgG + NaHB4 E-CH2NH-IgG
13
标记率:
20
MY
双 抗 夹 心 法 示 意 图
21
MY
(二)间接法 间接法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其原理为 利用酶标记的抗抗体检测已与固相抗原结合的受 检抗体。 1. 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联结,形成固相抗原, 然后洗涤。 2. 加稀释的受检血清,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洗涤。 3. 加酶标抗体(酶标抗抗体),然后洗涤。 4. 加底物显色,颜色的深浅程度表示受检抗体量。 本法只要更换不同的固相抗原,可以用一种 酶标抗抗体检测各种与抗原相应的抗体。
MY
免疫标记技术优势?
由于免疫标记技术有较高的敏感性,很多过去 传统血清学方法测不出的情况都有可用这些方法进 行;由于能定位,因此对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 了有力的证据,如可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上观察和 鉴定抗原(或受体),抗体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免疫标记技术优点:特异性强、敏感度高、检 测速度快、能定性和定量甚至定位、且易于观察。 荧光抗体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和酶免疫测定 法,通常被称为三大标记技术。
E-NH2 + HC-(CH3)-CH O
E-N=CH-(CH3)-CH + NH2-P
E-N=CH(CH2)3CH=N-P
11
MY
一步法 优点: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缺点:标记效率低(6%),酶与酶、抗体 与抗体间也有交联。
二步法 优点:标记效率高,是一步法2-8倍,无酶 与酶、抗体与抗体间的交联。 缺点:操作较复杂,抗体与酶易变性,透 析时抗体易沉淀析出。
不需进行 Ab*Ag 与 Ab* 分离,可以直接测定 游离的Ab*量,从而推算出标本中的 Ag量,这种 方法称为均相法。
4
MY
酶免疫技术分类
酶免疫技术
酶免疫测定 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非均相酶免疫测定
均相酶免疫测定
固相酶免疫测定
液相酶免疫测定
5
MY
第二节
固相酶免疫测定的技术要点
固相酶联免疫测定的技术要点包括三个方面: 即试剂的制备、反应条件的选择和操作的标准化。 一、试剂的制备 ELISA的主要试剂为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酶 标记的抗原或抗体和与标记酶关联的酶反应底物。 (一)固相载体 ELISA最常用的载体是聚苯乙烯,它具有较强 的吸附蛋白质的性能,抗体或蛋白质抗原吸附其后 保留原来的免疫活性。
第七章
免疫标记技术?
酶免疫标记技术
MY
免疫标记技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标记物 与抗原、抗体的连接技术;二是标记后的抗原、 抗体进行特异性检测的方法。
免疫标记技术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 素、酶、胶体金、化学(或生物)发光剂等标 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并借助于荧光显微镜、同位素液闪仪、酶标仪 、化学发光仪等精密仪器测定抗原抗体复合物 中的标记物,通过标记物的放大作用,进一步 1 提高了免疫检测技术的敏感性。
14
MY
三、测定方法的标准化
(一)加样 要保证每次加样的精确性。
(二)保温 要严格控制保温时间和温度。
(三)洗涤 在ELISA实验中,洗涤虽不是一反应
步骤,但却决定着实验成败的关键。洗涤
的目的是洗去反应液中没有与固相的抗原
或抗体结合的物质以及在反应过程中非特
异性吸于固相载体的干扰物质。 (四)比色 用酶标仪读数
MY
在ELISA中常用的供氢体底物为邻苯二胺。
(五)结合物
用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或抗体同酶结合,制成酶 标记的抗原或抗体称为酶结合物,用于酶免疫检测 试验。最常用的标记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戌二醛交 联标记法和过碘酸盐氧化标记法。 8
MY
1.戌二醛交联法 戌二醛是一种常用的同型双功能交联剂,它 的两个醛基可分别与酶蛋白(E)和抗体或抗原的蛋 白(P)氨基形成Schiff碱(-N=C-)形成桥连接起来。 戌二醛交联法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