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饮料工艺学-第三章

软饮料工艺学-第三章


常用合成色素
苋莱红:红褐色或暗红褐色均匀粉末或颗粒,无臭, 易溶于水,溶液呈玫瑰红色。耐光、耐热、耐酸, 适用于樱桃及草莓冷饮。最大使用量为0.05g/kg。
柠檬黄:橙黄至橙色粉末或颗粒,无臭,易溶于水, 溶液呈黄色;耐光、耐热、耐酸,可用于菠萝冷饮。 最大使用量是0.02g/kg
靛蓝:深紫蓝色至深紫褐色的均匀粉末,无臭,溶 于水,水溶液呈深蓝色,对光、酸、碱敏感,但着 色力好。主要作配色用,最大使用量是0.1g/kg
1.鸡蛋黄、乳脂肪和酪乳
每吨冰淇淋使用全脂鲜牛奶400kg 或酪乳300kg以上,或选用膨胀率 为35%-40%的稀奶油,或选用鲜鸡 蛋作为原料,就不需要添加乳化剂。
2 单硬脂酸甘油酯
微黄色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与热水经强烈振荡混合后可乳 化分散于水中。 最好与蔗糖脂肪酸酯一起使用, 比例为1:1。
安全在于 心细, 事故出 在麻痹 。20.1 2.820. 12.811 :37:43 11:37: 43De cember 8, 20 20
蛋白糖特点: 1 甜度;2 热量低 3在常温干燥状态下稳定
第二节 酸味料
1. 赋予饮料适当的酸味 2. 改善饮料的风味 3. 促进蔗糖转化 4. 提高饮料的解渴效果 5. 提高饮料防腐效果 6. 保色,减少Vc损失
分类
有机酸
柠檬酸、苹果酸、 酒石酸、乳酸、抗 坏血酸
无机酸
磷酸
加工特性
1 复合使用时不增加味强,可改善味质
2
酸味与甜味具相减作用
3
在酸味中加盐,酸味减弱,在盐中 加酸,盐味加强
4
温度升高酸味增强
柠檬酸
无色半透明颗粒,或者结晶性粉末; 无毒无臭,入口即可达到最高酸感, 随后酸感即刻消失。2%水溶液pH2.1
用法
使用量根据饮料的不同,结合糖酸比加以 确定;无水柠檬酸适合于生产固体饮料; 如果饮料中添加了山梨酸钾,谨慎使用 柠檬酸;在可乐饮料中,常以磷酸和柠 檬酸混合使用,以调整可乐饮料的口感。
山梨酸钾的使用特点: ①作用对象:霉菌、酵母、好气性细菌; ②少量霉菌、防腐剂使用效果好,但霉菌多时,是霉菌的营 养源; ③酸性防腐剂,pH小于5.5,一般在pH5-6范围内使用。 山梨酸及其钾盐 ④安全性高;无异味; ⑤使用浓度:果汁类:0.6‰,不超过2 ‰; 汽水:0.2 ‰。
尼泊金酯
使用特点: ①开始无味,有后涩味; ②水溶性差,使用时先用乙醇溶解,在充分搅拌时添加; ③是广谱抑菌剂,对霉菌、细菌、酵母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是苯甲酸钠的10倍; ④酸性防腐剂pH4-8; ⑤最大使用量:清凉饮料(汽水):0.1 ‰;果汁:0.2 ‰。
黏度与温度关系:t<20℃,随温度下降黏度下降, t>20℃随温度上升黏度下降;
使用与产品类型的关系: CMC-Na(普):在pH4.5以上使用; CMC-Na(高黏度):是普通型黏度的5-10倍; CMC-Na(耐酸型):在pH>2使用。 最大使用量:1.2g/kg。
第七节 乳化稳定剂
定义
将容易分散和使乳状液稳 定所使用的物质称为乳化 剂
1使配合的饮料香味更加精细 2具有较高的渗透压,约为蔗 糖的2倍
果糖特点: 1、甜度高;2、溶解性强 3、吸湿性强;4、活性高
果糖加工特性
1甜味与蔗糖不同,有水果的优质甜味;2能增强果香味 3甜度随温度降低而升高;4与蛋白糖、甜叶菊配合时,有相乘作用 5添加果糖后可防止蛋白糖随时间延长而甜度降低的缺陷
抑制微生物生 长
当二氧化碳从 饮料中逸出 时带出香味, 增强风味特 征
增强饮料的风 味特征
增加对口腔刺 激
CO2作用
CO2
发酵或酿造产生的二氧化碳
C6H12O6→2C2H5OH+2CO2 此CO2含量一般可达95-99%,因发 酵过程中会夹带较多的有机物及乙醇, 因此要经过高锰酸钾氧化、水洗、活 性炭吸附等处理。
果胶一般用量为0.2%以下。
明胶
①有一定营养价值。明胶是一种蛋白质,除Trp外,含有其他必需 氨基酸。 ②稳定性强。当T<30℃容易胶凝化。 ③可提高料液的粘度。 ④明胶有较强的亲水能力。明胶能吸收5-10倍的水形成凝固并富有 柔软弹性的胶体。此性质应用于冰淇淋中可延缓其融化时间。
明胶使用方法 1)干撒法 在配料过程中(在搅拌的前提下),分数次将明胶撒在 料液上面。 2)现配法 配制的溶液浓度约为2.5%,将5kg明胶在搅拌的前提下 徐徐撒入约20kg、90-95℃的热水内,使其全部溶解后待用。 3)预浸法 将5kg明胶浸入约100kg,40-50℃温水内,待软化后用。 明胶的加入量为0.045%-0.05%。
3蔗糖脂肪酸酯(SE)
干燥粉末状或是无色至微黄色的粘稠液体, 无臭或微臭。蔗糖脂肪酸酯添加量为油脂量 的1%-10%。
4 其他
用于饮料中的乳化剂还有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最大用量3g/kg);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用量0.2%-0.3%); 酪蛋白酸钠(最大用量0.3%); 六聚甘油单硬脂酸酯(最大用量10g/kg)等。
青梅饮料颜色以绿色为好,可以稍浓些, 但不能超过国标。
第六节 增稠稳定剂
目的 使饮料稳定,均匀悬浮,改善饮料的组织状态和口感。
果胶
使用方法 ①以1份果胶粉、5份砂糖均匀混合后,在搅拌的前提下徐
徐加入料液中。 ②将果胶粉加入糖液中时要均匀加热。 ③事先用20倍的水将其搅拌成为均匀的果胶溶液。 ④将果胶粉通过筛子徐徐加入料液中,防止其结团成粒。
使用特点: ①在酸性条件下使用; pH2.5-4.0适宜, pH3最强;pH>4.5下降; ②抑菌浓度:0.05-0.1%; ③可尝出味道的最低浓度0.1%; ④毒性低,可排出体外; ⑤使用浓度:果汁:0.4g/kg;汽水0.2g/kg;浓缩果汁:2g/kg;
注意事项: ①切勿干投,先用20-30%的水溶解; ②先加苯甲酸钠,在搅拌条件下添加柠檬酸; ③一般条件下与蔗糖同时使用。
苹果酸 1 白色针状结晶,无臭; 2与柠檬酸相比,其酸味略带刺激性的收敛味,酸味爽口; 3酸感强度相当于柠檬酸的1.2倍; 4在口中呈味较慢,保留时间长能掩盖一些蔗糖的替代物 所产生的不良后味; 5用于果香型饮料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水果风味。
第三节 防腐剂 (preservatives)
能防止或减缓食品腐败的一类添加剂.

安全象只 弓,不 拉它就 松,要 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 12.81 1:37:4 311:3 7Dec-2 08-De c-20

得道多助 失道寡 助,掌 控人心 方位上 。11:3 7:4311 :37:43 11:37 Tuesd ay, De cember 08, 2 020

琼脂
特点:
温度滞后效应;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先用1: 50热水浸泡24h再加热溶化; 可增加果汁粘稠度,改善冰淇淋组织状态;
pH4-10范围内凝胶强度变化不大,但小于4或大于 10时凝胶强度下降; 使用浓度大约为0.5-1g/kg。
CMC-Na
特点 无臭、无味的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易分散于水中 形成胶体;
酒石酸特点和用法: 1、天然酒石酸是d-酒石酸,酸味为柠檬酸的1.3倍; 2、与柠檬酸的酸味相比,具有稍涩的收敛味; 3、一般与其它有机酸混用。
磷酸 1 与植物的香气能够较好的混合,协调性好; 2具有强烈的收敛味和涩味,仅适合生产可乐性饮料
乳酸 1无色至淡黄色的透明粘稠液体,几乎无臭; 2柠檬酸的酸味为乳酸的1.2倍; 3味质带有涩味; 4主要用于乳酸饮料; 5一般使用量0.4-2g/Kg
海藻酸钠
无臭、无味,颜色白色至浅黄色;能溶于Na+、K+、Mg2+、 NH4+且不反应,与Ca2+生成沉淀;
1%水溶液pH为6-8,粘性在pH6-9时稳定,加热时80 ℃ 以上粘性降低;
用量:0.15-0.4%。 注意:先浸泡,1:40水浸泡8h以上,加热易溶化;或与干 糖粉混匀,边加热边加水搅拌。
④甜酸度配合
⑤温度:一般控制在常温。
第五节 色素
食用合成染料
天然
色素 分类
合成
人工合成色素
常用天然色素
❖ 红曲色素的特点 ❖ ①耐热性好,但阳光直射可退色。 ❖ ②耐酸性强,对pH稳定,易溶于中性及碱性水溶液,
在pH4.0以下介质中溶解度降低; ❖ ③不受氧化还原剂和金属离子的影响。 ❖ ④对蛋白质类着色良好,适宜作蛋白饮料色素。⑤是
料的0.1%。
液体香精
固体香精
吸附性香精:香料+乳糖制 得;
包裹型香精:耐热好;
食用香料+乳化剂+赋形 剂——加水混匀——均 质——喷雾干燥
食品加香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用量:通过反复加香实验来调节,最后确定适于当地消 费者口味的用量; ②均匀性:保持香味一致;
③其他原料质量:如饮料中水的处理不好,使用粗制糖等, 由于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气味,使得香精的香味收到干扰;
第八章 抗氧化剂
Vc
特点: ①无臭,味酸,后
酸味浓; ②酸性下稳定; ③不耐热和光; ④ 3.3mgVc可与
1ml空气完全氧化; ⑤是一种营养源。
异抗坏血酸钠
特点 ①无臭,有微咸
味; ②碱性,0.1%时
pH7.3; ③耐热,耐光; ④无营养作用; ⑤使用去二价金属 离子; ②使用量较低, 0.01-0.03‰; ③耐热; ④对人体有不良 影响(去铁)。.
色素使用时注意事项
1
称量要精确
2
现配现用(放置时间长,色变浅);
3
使用玻璃、不锈钢器皿
4
要避光、低温、密封保存
色素一般要配成10%-15%浓度后再用。
5
添加量严格按照国标GB2760执行。
注意
调色时,避免干混,要按照水果本身色 泽来选择色素,宜淡不宜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