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三部分

2、个体心理与行为 第三部分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
• 以视觉为例,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为我们 视觉为例 为例, 提供了某种颜色 边界、线段等个别属性 颜色、 等个别属性, 提供了某种颜色、边界、线段等个别属性, 经头脑的加工我们认出了“ 经头脑的加工我们认出了“这是一个香 那是一个墨水瓶” 蕉”,“那是一个墨水瓶”。 • 这种把感觉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可命名 这种把感觉信息转化为有意义的、 的经验过程就是知觉。 的经验过程就是知觉。知觉是个体借助于 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 解释的过程。 解释的过程。
(二)知觉的特点: 知觉的特点: 知觉的选择性:即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时, 1、知觉的选择性:即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时,能优 先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清晰的分离出来。如图: 先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清晰的分离出来。如图:
画中有几个人头? 画中有几个人头?
脸还是杯子? 脸还是杯子?
还有一个人呢? 还有一个人呢?
知觉与错觉: (三)知觉与错觉: • 人们知觉并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知觉的经 人们知觉并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 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产生错觉。其原因 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产生错觉。 是: 人们知觉器官认识事物上的局限性。 • 1、人们知觉器官认识事物上的局限性。 • 表现为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上的局限性。 表现为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上的局限性。
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
impossible figure
• 在知觉一个客体时,我们总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把 在知觉一个客体时, 它归为某一类,说出它的名称或赋予它某种意义。 它归为某一类,说出它的名称或赋予它某种意义。 • 我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通常采取假设检验的方 我们对感觉信息的解释,通常采取假设检验 假设检验的方 从提出假设到检验假设的过程 的过程。 式,即从提出假设到检验假设的过程。 • “左半部是三齿,是一个三齿叉?不像,因为右 左半部是三齿,是一个三齿叉?不像, 半部是两齿的。是两齿叉?也不像, 半部是两齿的。是两齿叉?也不像,因为左边是 三齿的。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最后只好说“ 三齿的。那它到底是什么呢?”最后只好说“是 一个不可能图形” figure)。 一个不可能图形”(impossible figure)。 • 对于b,人们运用“三齿叉”、“两齿叉”的假设 对于b,人们运用“三齿叉” b,人们运用 两齿叉” 命名)对感觉信息进行检验,但都没有成功, (命名)对感觉信息进行检验,但都没有成功, 因而困惑不解。不过, 因而困惑不解。不过,平常我们对熟悉对象的知 觉假设检验过程都是压缩的, 觉假设检验过程都是压缩的,是一种无意识推论 的过程。 的过程。只是在知觉困难时假设检验过程才显现 出来,才被我们觉察到。 出来,才被我们觉察到。
下图树中有几个人? 下图树中有几个人?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P63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P63 –(1)兴趣:人们常常把知觉集中在自己感兴 趣的事物上, 趣的事物上,而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被排除在 知觉之外。 知觉之外。 –(2)需要与动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符合 能够满足人们需要, ( 人们动机的事物,常常被人们当作知觉对象。 人们动机的事物,常常被人们当作知觉对象。 –(3)个性特征:人们的个性、气质、性格特 人们的个性、气质、 征都会对知觉产生影响, 征都会对知觉产生影响,例如多血质的人群 对事物感知速度快, 对事物感知速度快,而抑郁质的人群则对事 物感知细致入微。 物感知细致入微。 –(4)经验:内行与外行对事物感知的深度有 经验: ( 很大的差别。 很大的差别。 –(5)环境与文化:不同环境与文化背景,即 环境与文化:不同环境与文化背景, ( 使感知的同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使感知的同类事物,也会有不同的评价。
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
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知觉的理解性: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 知觉的理解性: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 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 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经验, 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来按 照事物的局部特征和个别属性去感知事物的整 体。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 发生某些变化时, 内,发生某些变化时,而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 不变。 不变。 以上三种特征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先行经验, 以上三种特征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先行经验,知 识和经验越丰富,三种特性表现越明显。 识和经验越丰富,三种特性表现越明显。
实验结果
• 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感觉剥夺实验中忍 尽管报酬很高, 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 耐三天以上。最初的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被测 学生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显得有点烦躁不安。 学生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显得有点烦躁不安。 对于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测学生, 对于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测学生,即使实验结束后 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 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 来了。 来了。 •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到大队老鼠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 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 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当实验进行到第 天时,被测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 4天时,被测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 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 被测学生参与完实验后,实验者再继续进行追踪调查,发 被测学生参与完实验后,实验者再继续进行追踪调查, 现被测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 现被测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复 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知觉( 2、知觉(perception )
•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整体 反映。 • 知觉是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 程。知觉的作用是使感觉有意义。
这些水平线都是平行的吗?或是彼此之间是有角度的呢?
你看到了一对情侶或是一个骷髅头?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P61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
–共同点: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 共同点: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 共同点 –联系: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成分;知觉 联系: 联系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成分; 在感觉基础上产生, 在感觉基础上产生,没有感觉就不会有知觉 –区别:1、感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 感觉: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个别属性的反映 区别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入芝兰之室, 入芝兰之室 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 其臭。 其臭。 –2、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即对客观事 整体的反映 2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 物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 –3、知觉影响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是以知觉为基础。 3 知觉影响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是以知觉为基础。 由于人的大部分决策是直觉决策, 由于人的大部分决策是直觉决策,所以知觉直接影响 决策的结果。 决策的结果。
Part4:知觉与行为 知觉与行为
• • • • 一、感觉与知觉 二、社会知觉的概念和分类 三、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四、归因理论
感觉剥夺实验
• 第一个以人为被试的感觉剥夺实 验是1954 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 验是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学 的实验室进行的。 的实验室进行的。被试是自愿报 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 20美 名的大学生,每天的报酬是20美 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般每小时 可以挣50美分。 50美分 可以挣50美分。 • 所有的被试每天要做的事是每天 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 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 24小时躺在有光的小屋的床上, 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 时间尽可能长(只要他愿意)。 被试有吃饭的时间、 被试有吃饭的时间、上厕所的时 间,但要严格控制被试的感觉输 如图所示。 入,如图所示。 • 推荐电影:[叛狱风云,The 推荐电影: 叛狱风云, Experiment.2010.以1971年美国 Experiment.2010.以1971年美国 心理学家金巴多教授的「 心理学家金巴多教授的「史丹佛 监狱实验」为基础。 监狱实验」为基础。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对象的特征P64 知觉对象的特征P64
–1、人们在知觉事物时,会根据对象的特征进 1 人们在知觉事物时, 行组合、 行组合、整合 –接近律 接近律 –相似律 相似律 –闭锁律 闭锁律 –连续律 连续律 –2、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 2 知觉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 度和高低、运动状态、 度和高低、运动状态、新奇性和重复次数等因 素会影响知觉结果
看到图中的婴儿? 看到图中的婴儿?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E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如鲜艳的颜色,醒目 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如鲜艳的颜色, 的标记,响亮的声音, 的标记,响亮的声音,均容易被人清晰的知 觉。 E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二者反差越大,愈容易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二者反差越大, 被识别。 被识别。 E 对象的组合方式:对象在距离和形态上的接 对象的组合方式: 更容易被人们视为一个整体被知觉。 近,更容易被人们视为一个整体被知觉。例 如:
实验结论
• 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 作,就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丰 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与发 展的必要条件。
感觉与知觉P61 一、感觉与知觉P61
1、感觉 •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 别属性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的最初 别属性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认识过程的最初 的反映 的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的反映形式。 的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 感觉最基本的特点是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感觉最基本的特点是只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蒙上你的眼睛看世界 堵上你的耳朵听世界 捏住你的鼻子嗅世界 戴上厚手套触摸世界
实验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