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学科结构课程理论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 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结构——指事物之间的关系,就是基本原理、基本观念。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掌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
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观念。
学科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之间的那种具有 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如代数学上的交换律、 分配律、结合律,英语教学中的英语结构规则句型等) 。
教学方法是什么? ——
发现学习
发现法——指由教师创设情景,使学生在这种 情景中产生矛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提
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设想,通过分析、运算、
操作等过程,对教材进行加工、改组,最后自
行发现原理、原则,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发现学习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
传统教学方法是把学科当作一堆现成的
成果来教,调动学生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发现学习是教这一门学科的结构、学科 体系和学习科学家的思考方法和行动程序, 要求学生理解、发现科学形成的过程。
布 鲁 纳
学科结构
—— 12初教2班 第三组: 做ppt:郭婷、稂琴超、张红 收集资料:谢凯、黄丽莉 讲课:刘清清
杰洛姆· 希摩尔· 布鲁纳 (Jerome Seymour Bruner)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认知心理学的
先驱,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之一,育影响最大的人。
怎样编制课程? 布鲁纳提出了“螺旋式课程”的主张。 所谓螺旋式课程,就是以与儿童的思维方式
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早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
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使学科 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宽与加深。 螺旋式课程的内容:第一,学科的基本原理及
概念的螺旋式组织。第二,学习与探究态度的
螺旋式组织。
学科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
1.教学任务是什么? 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获 得智力的最大发展。 2.教什么?—— 教学内容
教学的内容是学习和掌握每门学科中那些广泛起作用 的概念、定义、原理和法则体系(即学科结构)。
3.什么时候教?—— 教学过程 布鲁纳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可以用三个阶段表示: 行为表征;图像表征;符号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