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中学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合格考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歌词中“泥板上的文字”是指A.甲骨文字 B.楔形文字 C.拉丁文字 D.玛雅文字2.古代埃及人相信“灵魂不死”,为此法老建造了保存自己肉体的A.神庙 B.金字塔 C.空中花园 D.宫殿3.古代美洲各文明中,最早栽培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是A.玛雅文化 B.阿兹特克文化 C.印加文化 D.麦罗埃文化4.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A.《汉穆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 D.“公民法”5.采邑改革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从而逐渐形成了A.封建等级制 B.等级君主制C.自治城市 D.教权与王权对立6.13世纪左右,西欧一些国家出现了包括国王、贵族和市民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
这一体制是A.分封制 B.君主专制C.等级君主制 D.共和制7.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应出自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隋朝8.二重证据法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
它指的是A.神话传说与史诗的相互对照 B.建筑遗址与实物资料的相互比对C.天文推算与文献记载的互补 D.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的相互印证9.唐朝时,日本先后派遣了13批遣唐使到中国。
接待这些人的唐政府机构是A.工部 B.户部 C.礼部 D.吏部10.以下不同时期疆域变迁的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先后排列,最晚出现的是甲乙丙丁A.甲 B.乙 C.丁 D.丙11.由于重新解释“礼”,熔礼、法于一炉,而被视为旁门别支的儒家宗师是A.孟子 B.荀子 C.韩非子 D.老子12.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图一骨耜图二铁犁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1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出类拔萃者为城邦增加的荣耀超过神 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14.“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
”这评价的是A.英国君主立宪制 B.德国君主立宪制C.美国总统共和制 D.法国共和制15.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6.“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这表明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17.“我们的祖先是这片广阔大地的主人;但是,你们的祖先看上了我们的家园。
我们曾经给了他们很大的生存之地;可以,他们却不满足……现在,你们成了一个庞大的民族,而我们却几乎连容身之地都快没有了。
”这段话是A.南非的原住民对白人统治阶级演讲 B.北美洲印第安人对美洲的白人演讲C.台湾原住民对日本殖民统治者演讲 D.被运到美洲的黑奴对奴隶主的演讲18.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19.下面是“1872-1894年的中外贸易货值示意图”(以海关两为单位)。
准确的解读是A.中国始终处于贸易逆差地位 B.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C.中国的进出品结构趋向合理 D.中国经济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20.一战结束后,“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
”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指的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召开 D.第一次国共合作21.有人根据右图编了一首顺口溜:“一棵玉米冲九霄,彩云栓住玉米腰,吓得月亮直弯腰。
”这首顺口溜反映的现象出现于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22.过去,“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
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如今“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着十块头(指人民币),又娶媳妇又盖楼。
”1978年前后,凤阳民歌内容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是由于实行了A .土地改革B .农业合作化C .人民公社化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3.2001年,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是加入了哪一组织(请用下列组织图片的相应字母表示):A B C D24.在下图中,被称为欧盟建立和发展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国家是A .①③B .②④C .⑤⑥D .③⑤25.“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这段话强调历史研究应A .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 .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C .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D .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26. 14—16世纪,发生在西欧的被称为“人的发现”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空想社会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27.古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管辖不断加强,其中设置澎湖巡检司的朝代是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清朝 28.“身着儒装传耶稣,口述四书讲圣经”描述的形象是A .早期的耶稣会士B .广方言馆的教师②⑥③① ⑤ ④C .同文馆的外籍教师D .清末学堂里的教师29.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凯歌声中的国际组织是A .国际联盟B .欧洲联盟C .三国同盟D .联合国30.下列四幅地图反映了德国历史上的版图变化情况。
其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 .①③②④B .③①②④C .④③②①D .③④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③②①D .③④①② 31.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
促使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蒸汽机的推广B. 相对论的提出C. 内燃机的出现D. 发电机的发明32.“摧毁中国关税壁垒,使海关失去对民族经济和国内市场的保护作用。
”这样的评价最适用于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A .政治建设B .经济建设C .文化建设D .阶级斗争 34.1787年宪法颁布后,就国家结构形式而言,美国成为一个“联合的国家”,即A.联邦制国家B.邦联制国家C.共和制国家D.分权制国家35.上海许多商家曾把招牌中的“满”字改成了“新”字,如“满汉首饰”、“满汉茶食”等改成了“新汉首饰”、“新汉茶食”。
这主要是缘于A.维新变法的宣传B.辛亥革命的影响C.新文化运动的号召D.五四运动的抵制36.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开创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格局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A.伦敦B.莫斯科C.彼得格勒D.北京37.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土地所有权归A.农民所有B.地主所有C.集体所有D.国家所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38.1972年,中美之间发生了“改变世界一周”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重返联合国B.尼克松访华C.邓小平访美D.中美正式建交39.一战以来国际格局出现了三次演变。
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B 雅尔塔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 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D 雅尔塔体系、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0.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标志中国十四年抗战和全面抗战开始的对应事变分别是:①九一八事变②西安事变③卢沟桥事变④八一三事变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二、非选择题(一)地方与中央(11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制度和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设立的制度和机构:A.郡县制 B.刺史制 C.行省制 D.内阁 E.三省六部制 F.枢密院 G.军机处问题:1.从历史看,其设立之初主要为了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是(填入字母);为了强化君主权力的是(填入字母)。
(7分)2.结合上述选项,完成下列填空(填入字母,4分)。
(1)其基本架构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久的是。
(2)由中央派遣官员以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的是。
(3)由少数民族政权继承和创新出的制度是。
(4)由军事需要增设的战时机构演变而来是。
(二)走出困境20世纪30年代,西方面临着一场新的挑战。
(9分)(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西方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困境。
(1分)(2)写出材料二种采取A、B两类措施的典型西方国家,并指出其造成的结果。
(6分)(3)这两种摆脱困境的不同道路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合格考答案一、选择题(80分)1—10 BBABA CBDCD 11—20 BBCAC A BADB21—30 CDDDC AC ADA 31—40 AABAB CABAA二、非选择题(一)地方与中央(11分)1. ABC(3分);DEFG(4分)2.(1)A;(2)B;(3)C;(4)G(4分)(二)走出困境(9分)(1)经济大萧条,大量工人失业,生活水平下降。
(1分)(2)A 类:美国(1分)B 类:德国。
(1分)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内部整合,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
(2分)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对外战争的道路,给人类带来了空前浩劫。
(2分)(3)从经验和教训两方面加以阐释,言之有理即给分。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