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选修1
课时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一、选择题(10小题)
1.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A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
B .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人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C .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D .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 2H 5OH 是红色的
2.用带盖的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一段时间要对瓶盖进行一次操作,下列关于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拧松,放出CO 2 B .打开,进入空气 C .拧松,进入空气 D .打开,放出CO 2
3.下图是苹果酒制作的步骤。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步骤①是对苹果进行灭菌处理
B .装瓶时发酵瓶要装满
C .产生的气体可用澄淸石灰水进行检测
D .整个过程始终保持无氧条件
4.在果醋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A .榨汁机用沸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 .发酵瓶用温水清洗,再用70%的酒精擦拭并晾干
C .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 .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5.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
B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
C .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种群
D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
6.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 .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 .③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 .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7.果醋制作过程中,需从充气口( ) A .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以后停止通入 B .不断通入氧气
C .整个过程不需通入氧气
D .先密封一段时间,然后再通入氧气
8.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 A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
B.制葡萄醋的温度比葡萄酒的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
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应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
D.应用清水反复冲洗葡萄,以达到相应的卫生标准
9.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萄糖液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
B.酵母菌细胞失水
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
10.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
..生长的原因是()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二、综合题(2小题)
11.果醋有消除疲劳和减肥等功效,该饮料深受广大女士的喜爱。
某果酒厂的果酒滞销,计划将生产的部分果酒转变为果醋。
研究人员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填微生物名称)。
果酒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果醋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
(2)由果酒制作过程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3)乙装置瓶为发酵瓶,你认为甲、丙两个装置瓶中,盛有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瓶分别是。
在装置瓶乙中,发酵菌先将乙醇变为,最后变为醋酸。
(4)可以用来检验生产出的果醋中是否含有酒精。
在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使溶液呈色。
12.现代人吃什么都讲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场上果酒、果醋和酸奶越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请回答:
(1)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利用了的发酵作用,该过程需将温度控制在。
(2)喝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的原因是。
(3)在果酒酿造过程中,水果需要冲洗,其主要目的是
,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
(4)酸奶制作需要的菌种代谢类型是,能否使用加了抗生素的牛奶作原料(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人教版选修1 课时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10小题)
1.
【答案】C
【解析】在果酒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2.
【答案】A
【解析】防止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压强太大,要拧松瓶盖,放出其中的二氧化碳。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3.
【答案】C
【解析】苹果酒制作:挑选苹果→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A错误;有氧发酵过程会产生气体,所以装瓶时发酵瓶不能装满,B错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CO2,可用澄淸石灰水进行检测,C正确;整个过程始终需要通入氧气,使酵母菌大量繁殖,在后期产生酒精的过程需要保持无氧条件,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4.【答案】C
【解析】榨汁机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0%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先去除枝梗再冲洗葡萄,会使葡萄破损而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冲洗多次会使附着的酵母菌大量减少;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是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措施之一。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5.
【答案】A
【解析】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异化方式分别为兼性厌氧型和需氧型,A错误,C正确,D正确;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以避免杂菌干扰,B正确。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6.
【答案】B
【解析】①过程要先清洗后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A错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破坏细胞壁需要纤维素酶和果胶酶,B正确;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含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等,C错误;醋酸菌是需氧菌,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应开启,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7.
【答案】B
【解析】由于醋酸菌是需氧菌,因此在制作果醋过程中需不断通入氧气。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8.
【答案】D
【解析】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A正确;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温度控制在30~35℃,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B正确;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天左右,C正确;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但不能反复冲洗,防止菌种流失,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9.
【答案】B
【解析】酵母菌不能将葡萄糖合成淀粉,A错误;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吸水能力降低,甚至失水而抑制酵母菌生长繁殖,B正确;葡萄糖溶液不会改变培养液的pH值,C错误;葡萄糖不会导致酵母菌发生变异,D 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10.
【答案】C
【解析】冲洗的目的是洗去浮尘,在冲洗过程中,杂菌和酵母菌被洗掉的机会是均等的,A错误;异养微生物都能利用糖,B错误;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C正确;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但同时也会抑制自身的生长,D错误。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二、综合题(2小题)(学科网考试研究中心)
11.
【答案】
(1)酵母菌和醋酸菌18~25℃30~35℃
(2)温度和氧气
(3)甲、丙乙醛
(4)重铬酸钾酸性灰绿
【解析】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能够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醋酸菌将葡萄糖或乙醇变成醋酸的原理进行的。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
(2)果酒发酵与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及氧气不同,果酒发酵是利用无氧呼吸,果醋发酵是有氧环境,所以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温度和氧气。
(3)甲瓶是密封的,是缺氧环境,应是果酒发酵。
丙装置通入无菌空气,是果醋发酵。
在装置瓶乙中,发酵菌先将乙醇变为乙醛,最后变为醋酸。
(4)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可与酒精反应使溶液呈灰绿色,可以用来检验生产出的果醋中是否含有酒精。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12.
【答案】
(1)醋酸菌30~35℃
(2)空气中的醋酸菌混入葡萄酒后发酵产生了醋酸
(3)洗去浮尘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4)异养厌氧不能抗生素可以杀死乳酸菌
【解析】
(1)果醋制作的原理是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醋酸,醋酸菌的最适宜温度是30~35℃,因此发酵过程控制的温度范围是30~35℃。
(2)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因此剩的葡萄酒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酸。
(3)果酒制作时,水果要用水冲洗,以洗去浮尘;用葡萄制作果酒时,在发酵过程中,随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红色。
(4)酸奶制作的原理是乳酸发酵,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微生物,乳酸菌是细菌,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因此加了抗生素的牛奶不能用于制作酸奶。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