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究概述

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我们如何获得知识?二手获知(从他人那里得知)a)书本b)专家,权威i.双刃剑一手获知—亲自观察和研究c)简单观察,不确切的观察d)严谨地设计后进行观察---研究一、什么是研究?Research Gay & Airasian (2003)•Research FormalSystematicInquiry approach (method)Research ----- way of finding outANSWERS to ---Questions???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研究目的–理解–应用–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预测未来二、什么是科学研究(一)科学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二)科学研究a)客观性b)系统性c)创造性三、教育科学研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领域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揭示教育现象和本质的客观规律的创造性实践活动。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特征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a)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b)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c)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所谓的教育存在包括两方面:一是实践形态的存在,二是理论形态的存在d)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研究者所意识到或预见到了的问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特性:伦理性复杂性全员性五、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形成学校的学术文化,提高办学品味,形成学校特色有助于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题•查阅文献•提出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或方案•收集资料•分析和整理资料•作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类型一、以教育实践活动的范围和层次来分类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二、以教育研究的目的来分类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三、以时间为标准分类•历史研究•现状研究•预测研究四、依据研究资料的性质分类•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第二章•第一节教育研究课题的问题来源.•一、课题来源于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教学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学校德育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三)学校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五)学校内外联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来源于学科交叉所产生的空白区•三、课题来源于对已有理论、传统观点和结论的怀疑•四、课题来源于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处理好个人兴趣与社会责任(旨趣)•个人兴趣私人话题自娱自乐•社会责任公共议题济世助教•五、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第二节对教育研究选题的评价。

一、研究是否有意义。

二、研究是否具有可行性。

三、研究是否有创新四、问题是否具体明确•第三节选题策略一、选择感兴趣的课。

二、在所学的专业范围内选题。

三、尽可能选择与教学工作有关的课题。

四、选择力所能及的课题•第四节研究方案设计•一、教育研究方案的涵义•对某一研究课题从提出课题、实施课题到全面完成课题这一动态过程的系统、具体的设计规划。

•二、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及写作要求。

1、课题依据:理论和实践依据2、课题研究目标3、课题研究内容、对象4、课题研究步骤和进度•5、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研究活动与日常工作的协调。

研究的重点、难点。

研究方法•6、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第三章文献检索与综述第一节文献及其作用一、文献的类型•一次文献: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和研究成果为基础而创作的文献。

由此看来,判断某一文献是否属于一次文献,是根据文献的内容而不是它的载体形式。

一次文献是人们参考学习的最主要的文献信息源和检索对象。

一次文献数量极为庞大,由于在内容上是分散的、无系统的,因此不便于管理和传播。

•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和提炼压缩之后的产物,是为了便于管理和利用一次文献而编辑、出版和积累起来的工具性文献。

二次文献不是一次文献本身的汇集,而是一次文献特征的汇集。

二次文献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由分散、无序到集中、有序的书目控制过程,系统报道一次文献信息,帮助读者用很少的时间浏览较多的文献信息,提供检索所需要的文献线索。

•三次文献:是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整理、高度浓缩、评述等深加工而形成的文献,是再生科研文献。

•三次文献可以利用二次文献成果作为检索文献的途径,也可以不经过二次文献直接利用一次文献群的内容成果。

•三次文献可分为综述研究和参考工具两大类型。

前者诸如专题述评、总结报告、动态综述、进展通讯、信息预测等。

后者诸如词典、百科全书、手册、年鉴等。

二、文献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文献的知识传承和信息传播作用•文献的成果查新作用•文献的理论证据作用第二节教育文献的收集一、我国教育文献信息源–机构源、人员源、物体源二、收集教育文献的原则、方法和途径•1、收集教育文献的原则•计划性、针对性、系统性、策略性、预见性、持久性•2、收集教育文献的方法和途径•采购、现场收集、检索、复制、下载、索取第三节教育文献检索一、文献检索的目标二、文献检索的工具三、教育文献检索的途径与方法• 1.教育类图书的检索途径与方法分类途径、书名途径、著者途径、主题途径、关键词途径、序词途径• 2.教育类报刊的检索途径与方法–中文类、外文类、篇名检索第四节计算机检索一、计算机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联机检索、光盘检索、网络检索二、计算机检索的途径和步骤•途径:篇名检索、关键词检索、作者检索,分类号检索、刊号检索•步骤:三、计算机信息服务方式简介•E-mail;Telnet;FTP;BBS;网上新闻服务;Gopher;WAIS;WWW•四、中小学常用的计算机网络资源简介•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国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第五节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含义•述而不评•论述评价二、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结构与写法• 1.文献综述的基本内容• 2.文献综述的基本结构与写法•标题、提要、正文、结束语、参考文献三、文献综述应该注意的问题•定好题目、选好资料、整理资料、用好资料、拟定提纲、认真撰写、审核修改、标明出处第四章教育经验总结第一节教育经验总结概述一、涵义•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先进教育工作经验标准:典型性、现实性、创新性、效益性、稳定性、适用性、发展性。

二、特点•以已有经验作为研究内容;•保持研究过程的自然状态;•注重对教育经验的理性思考;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三、类型依据理论水平标准:•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理论性经验总结1 .具体经验总结•含义:以具体的教学实践事实为基础,总结某一具体专题活动的经验,主要撰写专题活动的目的、内容、过程及教学效果、研究者的体会。

•表现形式:报刊中的“教学随笔”、“教学偶拾”、“教学札记”、“园丁笔会”、“教学一得”等栏目。

•运盐的驴子•有只驴子驮着盐过河。

他的脚一滑,跌倒在河水中,盐在水中都溶化了。

他站起来时顿感一身轻松了很多,他很高兴。

后来,有一天,他驮着海绵过河,心想再跌倒下去,站起来时定会更轻松。

于是,他故意摔了下去,他没想到海绵里是吸水的,因此再也站不起来了,淹死在河里。

2 .一般经验总结——解释性总结•含义:以具体经验为基础,将某一具体的教育事实扩大到对某一类教育现象的研究,从一事一议发展到对某一类教育活动原则和规律的认识,并从中概括出经验的一般形式。

•表现形式:报刊中的“教学论坛”、“学科研究”、“教学与研究”、“学科教学”、“教学思考”等栏目。

3 .理论性经验总结•含义:它是在一般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分析,揭示教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规律,把一般性的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原则和教育理论。

•表现形式:学术论文或教育理论专著。

•曹冲称象:•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所包含的辩证逻辑思维:能从错误意见中吸纳合理的因素。

第一位大臣的主意看似不切实际,因为没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它却包含着一个合理的因素——需要有能承受住大象重量的大秤才能解决问题;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谬。

但是这其中却也包含着一个非常可贵的思想——化整为零。

曹冲正是吸纳了两位大臣错误意见中的合理因素——设法找一个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船正好能满足这种要求;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块代替大象可以实现“化整为零”四、意义• 1 .经验总结是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理论的重要的途径;• 2 .教育经验总结是教育管理者提高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的可靠保证;• 3 .教育经验总结四增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办法。

第二节教育经验总结实施步骤•实施步骤图确定研究对象制定总体计划经验资料的积累、筛选和提炼教育经验总结的论证撰写经验总结报告一、确定总结对象•总结教育经验首先确定经验总结的对象,确定了总结对象就相当于确定了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另外总结的对象必须具有先进性和典型性的两个特点。

二、制定总结计划•制定总结计划是勾画经验总结的基本构想和总体框架,它是使经验总结具体化的中心环节,也是协调研究力量,保证经验总结顺利进行的必要措施,它包括开始、程序、实施、分析、综合和验证等过程。

三、经验资料的积累、筛选和提炼•积累:借助读书笔记、复印、专题索引和电子工具如U盘等从实践、书籍、报刊和文献中收集教育经验实践中的事实资料。

•筛选:所谓筛选就是对积累起来的经验事实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加工过程,使得事实材料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提炼:它是根据经验总结的目的和要求,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揭示事实材料的本质联系。

四、教育经验总结的论证•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论证有助于保证教育经验总结过程的科学性和结论的准确性,是教育经验总结实施步骤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五撰写经验总结报告撰写经验总结报告是经验总结过程中的最后环节。

撰写报告时,要保证报告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以便他人学习借鉴。

教育经验总结的缺点:所得到的结论一般都是定性的、描述性的,因而在推广过程中难以准确传播经验具有具体条件制约性,推广有效性会降低难以避免主观性,客观性较低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自主管理”、“主动学习”的举措令人叹服,有人听了一次报告,就拿来为“我”所用。

班级事务悉数交由学生全权处理,教室则袖手旁观。

并标榜“学,须自主也。

其结果,一面是班干部筋疲力尽,叫苦不迭,一面则是教室狼藉不堪、噪若鸟巢案例《农村小学区域性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结合案例分析教育经验总结的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