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嘉陵江四桥及新区滨江路建设项目四桥引桥桩基承台施工方案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阆中市嘉陵江四桥及新区滨江路建设项目经理部2013-7-22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编制范围 (1)1.3编制依据 (2)二施工部署 (2)2.1施工准备 (2)2.2施工部署 (3)2.3技术措施准备 (4)三施工方案 (6)3.1施工准备 (6)3.2桩基钻孔 (8)3.3钢筋及水下混凝土浇筑 (9)3.4承台施工 (10)四施工进度计划 (11)五主要资源配置 (12)六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3)七安全、文明施工及其他施工保证措施 (14)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嘉陵江四桥采用两孔130米主跨接引桥,路线全长1446米,其中桥梁长度1300米,引道长度146米。
引桥采用分幅式,单幅桥面结构宽度14.25m。
根据阆中市现状和城市发展规划,七里岸采用苜蓿叶匝道与滨江路相连,古城岸采用环形匝道与滨江路相通,七里浅水区采用41.2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0~12、22~28跨为连续梁现浇箱梁,预制T梁对应下部桥墩采用大悬臂双柱的结构形式,配承台和桩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对应下部桥墩采用柱式截面形式,并设置系梁柱身断面为矩形加倒角,配承台和桩基。
七里岸引桥主线桥墩1~19#共19个,古城岸引桥主线桥墩23~27#共5个,0#为重力式桥台,28#为桩承式轻型桥台。
交界墩20#、22#桩基直径1.8m,每墩各8根、分离式承台(7.5×7.5×3.5m)2个,墩柱圆角方形(3.5×3.5m)。
桥墩1~19#、23~27#每墩4根桩基,直径1.8~2.2m,桩长20~30m,桥台28#桩基6根,直径1.5m。
匝道E、F线各11个桥墩,桥墩均为单桩单柱,承台埋于地面,桩基直径为1.8m,匝道E、F线桥台为桩承式轻式桥台,每桥台桩基2根,桩基直径1.5m。
引桥及匝道桩基除交界墩20、22#、引桥13~19、23#位于河道中外,其余分布于河岸边阶地上,地层为人工杂填土,桩基高程均低于嘉陵江河道常水位,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
施工场地狭窄,桥墩分布密,相互干扰大。
现场布置需科学合理,动态调整,施工有序进行。
1.2编制范围本方案包括交界墩22#、引桥桥墩1~19#、23~27#、桥台0#、28#、匝道A、B、C、D、E、F线桥台、桥墩1~11#桩基、承台施工。
1.3编制依据方案的编制依据为建设工程合同,相关规范、政策、施工图,具体如下。
1.《阆中嘉陵江四桥、连接线(隧道)及滨江南路项目BT合同》;2.《阆中市嘉陵江四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3.《阆中市嘉陵江四桥施工组织设计》;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50009-2012);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二施工部署2.1施工准备古城岸桥墩下部结构施工,受水位影响的桥墩在枯水期优先进行实施,岸上各墩不受水位影响,按先主线后匝道的顺序进行实施。
修筑便道连接阆水东路与施工现场,延伸至每个桥墩,并按施工进程便道进行动态改移,满足施工材料、机械到达每个桥墩的需要。
工程完工后,按参建单位要求、指令进行原地貌恢复。
七里岸地形受汛期影响,计划在2013年9月开始实施。
桥墩1~12#跨修筑便道,2~4#墩遇鱼塘先填筑块石进行抛石挤淤。
在我司项目经理部的基础上,组建古城岸下部结构施工作业机构,由项目执行经理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工程部具体组织,其他部门参与管理,成立桩基作业班组,承台作业班组进行实施(见图2.1)。
图2. 1 古城岸施工组织机构2.2施工部署13~19、22、23#墩位于河道中,填筑土石围堰施工桩基、承台,引桥剩余桥墩及匝道利用原地面平整处理为平台,安装钻机进行桩基钻孔,处于斜坡地桩位采用挖除边坡上部分填充下边坡的方法做平台安放钻机。
七里新区岸施工作业区部置详见《临时设施(李家坝)方案》。
古城岸施工作业区临时设施以节约资源、少占土地为原则,满足施工作业人员基本生活即可。
仅设置办公室、临时库房各1间,宿舍5间、厨房、卫浴各1间。
并设置围挡封闭施工,围挡外挂宣传本工程及施工单位建设业绩的喷绘。
具体见《嘉陵江四桥古城岸临时设施方案》。
施工作业区设钢筋加工制作间,七里岸钢筋制作场配10t*10m龙门吊,混凝土由设于李家坝的混凝土拌和站供应,混凝土罐车运送,现场用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
承台采用木模配背楞拉杆,墩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
七里岸、古城岸交界墩各安装1台塔吊,引桥其余桩基、承台采用大型汽车吊进行钻机安装、钢筋笼及模板安装。
2.3技术措施准备按施工图设计文件复核各桥墩桩位坐标、结构尺寸及工程量,若存在调整,及时报监理、设计进行适宜调整。
部分原桩顶高程埋入地面较深(见表2.3.1),深开挖施工桥台会对现有地面造成大的破坏,经报请监理,与设计沟通过按承台顶面埋入现有地面下0.2~0.5m 进行调整(见相关文件资料及表2.3.2)。
墩柱及承台高程做相应调整。
在施工现场按设计桩位坐标放样出所有点位,要求建设单位(四川省阆中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提供地下障碍物资料,应由建设单位对施工作业存在阻碍的建构造物进行迁移,由施工单位进行配合。
表2.3.1 匝道E、F线桩顶、地面高程表2.3.2匝道桩顶调整表E线部份桥墩与排洪道位置重叠,E、F线部分桩基受污水管影响,报请监理、设计,确认将排洪道、污水管改移,具体平面位置由设计确定,断面由业主提供并经监理部确认,获得相关资料即进行排洪道改移施工,为桩基施工创造条件。
三施工方案3.1施工准备13~19、22、23#墩位于嘉陵江河道中,墩位处水深约5~8m,距岸边约40m,基于水深较浅、距河岸距离较小的原因,13~19、22、23#墩桩基、承台填筑土石围堰施工,围堰顶高程为嘉陵江常水位+2m,即354m。
土石围堰水面以下抛填大块石挤淤,水面以上可填筑砂砾石,顶面铺砂卵石等耐水性材料,边坡按1:1.5修整,坡面干砌片石护坡(见图3.1.1)。
图3.1.1 围堰填筑22#墩围堰平面尺寸顶宽按承台平面尺寸+工作宽度+边坡宽度确定为45×30m,14~19#、23#墩围堰由河岸边向河道填筑,横向宽度根据桩基、承台尺寸变化进行相应调整。
14~19#墩围堰平面尺寸考虑承台基坑开挖,平面尺寸为24×45m(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1、2)。
因填筑围堰运输土石需要,古城岸施工便道由河岸边分别延伸至19、22#桥墩,七里岸便道顺14~19#墩,与栈桥邻近处填筑,填筑方法、边坡及防护均与围堰相同,河道中便道顶宽为6m,围堰平面布置见图3.1.2。
围堰边坡防护临河岸一侧可不实施,便道下游边坡无冲刷,可不实施。
图3.1.2 围堰平面布置填筑围堰土石材料由业主指定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其余桥墩位于河岸上,将地面整平作为钻机的施工作业平台。
1~13#墩及匝道各线修筑一条连接混凝土拌和站的便道,供钻孔设备等机械设备、砼运输罐车达到各墩。
便道沿大桥轴线布置,宽7m,挖除现状地面表土0.5m松散耕植土并运至监理部指定地点弃置,对地面进行碾压,分层填筑1.5m砂卵石或砾石填料并压实,表面铺泥结碎石20cm。
3.2桩基钻孔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七里岸、古城岸桩基均采用钻孔灌注桩。
在桥墩桩基位置将软土清除,换填1.5~2m砂砾石并压实作为钻孔平台,平台平面尺寸为与桥墩中心重合,具体尺寸根据桩基间距、承台尺寸确定,平面位置承台尺寸+工作宽度(1.5m)+边坡(1:0.75)+工作平台(5m)。
钻孔平台准备就绪后,测量定位墩位桩孔中心,安装护筒、钻机钻孔。
护筒顶高度为地面顶高程+0.2m。
钻孔施工工艺、方法、施工技术要求与《阆中市嘉陵江四桥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相同。
1.护筒安装(1)护筒由16mm的钢板卷制拼焊而成,钢材材质为Q235B。
钢护筒手工焊焊条采用J422焊条,埋弧自动焊焊丝采用H08MnA,焊剂采用HJ431,其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200mm。
护筒的顶部应开设溢浆口,并高出地面≥200mm。
(2)护筒用挖埋的方法埋置,挖埋时,护筒与坑壁之间用现场原土填实,护筒中心应与桩位中心应重合,偏差不得大于50mm。
(3)遇渔塘填筑平台或地层不稳定土层时,为防止回填土层不稳定,将护筒用振动锤打至岩层或渔塘底稳定土层。
2.泥浆制备(1)根据场地情况合理规划布置泥浆池、沉淀池、循环槽等泥浆循环系统。
泥浆池的容积为钻孔容积的1.2~1.5倍,一般不宜小于4m3。
(2)钻孔泥浆采用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造浆,以高塑性粘土或膨润土造浆的循环泥浆比重在砂土层中控制在1.2~1.3,在砂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应加大至1.3~1.5,泥浆的控制指标:粘度18~22S;含砂率不大于8%;胶体率不小于90%。
3.成孔初钻慢速钻进,造浆护壁,防止钻速过快塌孔。
进行岩面时,通知监理工程师确认,进入岩面后每米捞取渣样,并与地勘报告核对是否一致。
遇与地勘报告不一致时通知监理、设计,做好记录。
钻孔到设计桩底高程后,经检查确认后方可终孔。
终孔后,用检孔器检查桩孔直径、垂直度等内容。
清孔后孔底泥浆的含砂率应≤8%,粘度≤28S,泥浆比重<1.25。
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端承桩≤50㎜,摩擦桩≤300㎜。
3.3钢筋及水下混凝土浇筑钢筋采用加工场制作成型,分段运输、现场组装吊放。
吊机吊放钢筋笼,搭设支架稳定接长,钢筋骨架制作、运送、安装过程中,要采取加固措施,以确保钢筋骨架不变形。
混凝土采用自拌混凝土。
自拌混凝土站要对砂、石、水泥等原材料进行检验,严格按混凝土配合比配制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运输车直接运送到孔口的储料斗后用桩机钢丝绳提起堵塞漏斗的塞子后开灌,混凝土顺利通过导管送至孔底,首批混凝土达到埋管深度不小于1.0m,保持混凝土灌注的持续均衡。
为保证桩身混凝土密实,无断桩、缩径、夹泥和蜂窝结构,水下混凝土灌注除执行有关规范要求外,还必须做到以下各点:(1)导管要求用Ф300无缝钢管,导管要圆、直、连接牢固,密封性好,防止漏水漏气(灌注前做打压试验),导管下到孔底后上提300~400mm。
(2)要确保自拌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80~220mm。
(3)确保第一次混凝土灌注量,灌注前料斗的混凝土量必须满足导管底端能埋入混凝土中1.0~1.5m。
(4)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测量混凝土面上升高度,保持导管埋入混凝土2~6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灌注水下混凝土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并经常上下穿插导管,保证桩身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灌注应超出设计桩顶标高1米,以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3.4承台施工14~19、22、23#墩承台在桩基施工后开挖围堰,开挖承台基坑前,沿围堰四周承台四边侧面外约4m开挖一条约1.5m宽环形沟槽,深度达到承台底高程下1m,开挖完成后用砂袋码砌整齐回填,达到止水目的(见图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