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化学模拟试题试题7.日常生活离不开洗涤剂,下列有关洗涤剂的使用不正确的是A.用纯碱溶液清洗餐具上油污B.用加酶洗衣粉洗剂蚕丝制品C.用漂白液洗涤白衬衣上红色墨迹D.用汽油清洗玻璃上的油漆8.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2.4LNH3分子中含有3N A个N—H键B.2.3 g 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 g产物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C.将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为N AD.常温常压下,46g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 A9.下列有关常见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苯和溴水共热生成溴苯B.乙酸乙酯和油脂类物质互为同系物C.乙烯、乙醇、苯均可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D.乙醇、乙酸、蛋白质均能发生取代反应10.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b为电池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FeO x+2x e-==Fe+x O2-C.若有2.24L(标准状况)H2参与反应,则含O2-的固体电解质中有0.05 molO2-转移D.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 H2O(g)+Fe==FeO x+x H212.X、Y、Z、R、W是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可组成离子化合物Z2Y和共价化合物RY3、XW4;已知Y、R同主族,Z、R、W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Z>R>W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 n W>H m RC.X2W6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结构D.Y、Z、R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13.25℃时,用0.100mol/L的盐酸滴定10.00mL0.100mol/L的Na2CO3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 两点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a < dB.b点溶液存在:c(CO32-)+c(HCO3-)+c(H2CO3)=0.100mol/LC.c点溶液存在:c(Na+)+c(Cl-)=c(HCO3-)+2c(CO32-)D.b点济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pH不断升高26.(14分)治理氮氧化物(NO x)的污染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I.NO能被灼热的铁粉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利用下列装置模拟该反应。
已知:①浓硝酸可氧化NO ;②NaOH 溶液能与NO 2反应,不与NO 反应。
(1)上述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装置D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E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烧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
II .实验室常用NaOH 溶液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NO x ):NO+NO 2+2NaOH=2NaNO 2+H 2O 。
设计实验验证产物NaN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限选试剂:稀硫酸、KI-淀粉溶液、双氧水、酸性KMnO 4溶液(5)取适量NaNO 2溶液,加入_______,观察到_______现象,证明其具有氧化性。
(6)参照(5),设计实验证明NaNO 2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4分)(1)f →e →j →i →h→g (或g →h )→b→c→d (2分,只要有错即不得分)(2)除去挥发出的HNO 3等酸性气体(2分)(3)2NO +2Fe2FeO +N 2(2分)(4)反应开始时,铜片表面出现无色气泡,铜片逐渐变小;烧瓶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红棕色,随着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烧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
(2分,注:给分点有3个,“海、陆、空”即溶液、固体、气体三方面任缺一点,该题只能得1分。
)(5)KI 淀粉溶液、稀硫酸 (2分,各1分) 溶液变蓝(2分)(6)取适量NaNO 2溶液,滴加少许酸性KMnO 4溶液,观察到溶液褪色,证明其具有还原性。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2分,描述不规范者要扣掉1分)27.(14分)铋(Bi )不溶于水,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铋的无毒与不致癌性有很多特殊用途,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等领域。
由辉铋矿(主要成分为Bi 2S 3,含有杂质PbO 2等)制备超细Bi 2O 3的工艺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浸出”时Bi2S3与FeCl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液必须保持强酸性,否则铋元素会以BiOCl(碱式氯化铋)形式混入浸出渣使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置换”时生成单质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母液1”中通入气体X后可循环利用,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溶解“精铋”时的试剂硝酸可以用下列________(填序号)代替。
A.HCl和H2O2 B.HCl 和KMnO4C.NaClO D.稀硫酸(4)沉淀过程中调节pH控制Bi3 +的水解速率及碱式硝酸铋转换碱式碳酸铋速率是制备超细Bi2O3的关键。
调节pH过程中除了要缓慢加入沉淀剂,同时要防止局部浓度过大,还要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防止局部浓度过大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碱式硝酸铋直接灼烧也能得到Bi2O3,上述工艺中转化为碱式碳酸铋再灼烧,除了能改良产品性状,另一优点是________。
“母液2”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
(1)Bi2S3+6FeCl3=2BiCl3+6FeCl2+3S(2分)Bi3++Cl-+H2O=BiOCl↓+ 2H+(2分)(2)2Bi3++ 3Fe=2Bi+3Fe2 +(2分)Cl2(1分)(3)A(2分)(4)搅拌(1分)使固体颗粒均匀分布于分散液中,从而产生的颗粒比较均匀(2分)(5)没有污染性气体产生(1分)NH4NO3(1分)28.(15分)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请回答:I.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NH4+最终被O2氧化为N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氨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已知:25℃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 b=1.79×10-5,该温度下,1.79mol/L NH4Cl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
Ⅲ.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ⅰ.N 2(g)+O2(g)2NO(g) △H=+180.7kJ/molⅱ.2NO(g)+2CO(g)N 2(g)+2CO2(g) △H=-746.5kJ/mol(1)能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在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3)T温度时,向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2molCO发生反应ii,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0~5min内该反应速率v(N2)=0.016mol·L-1·min-1。
①T温度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与起始时容器内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向起始容积内为5L的恒压密闭容器充入1molN2和1molO2发生反应i。
O2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图1中,M、N、P三点所对应的状态下,v(正)>v(逆)的是_______(填字母),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T1温度时,K正=1,则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在图2中画出逆反应平衡常数(K逆)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
28.(15分)Ⅰ.NH4++2O2NO3-+H2O+2H+(2分)Ⅱ.4.5(2分)Ⅲ.(1)CO(g)+O2(g)CO2(g) ΔH=-282.9kJ·mol-1(2分,只要有错即不得分。
)(2)较低(1分)(3)①800(2分)②4:5(1分)(4)①M(1分)一定温度下,M点对应状态的O2的转化率小于其平衡转化率,反应正向进行建立平衡(1分)②33.3%(2分)(1分)35.[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化学物质的认识和发现的历程,其中铁、二氧化碳、青霉素、硝酸钾、乙醇、氨等“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铁原子在基态时,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2)CO 2的电子式为,1mol CO 2分子中含有σ键的物质的量为。
(3)6-氨基青霉烷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①其中C 、N 、O 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电负性的大小关系为;②其中采用sp 3杂化的原子有C 、。
(4)硝酸钾中NO 3-的空间构型为,写出与NO 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由前二周期元素原子构成的非极性分子化学式。
(5)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氯乙烷小,但其沸点比氯乙烷高,其原因是。
(6)铁和氨气在640℃可发生置换反应,产物之一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两个最近的Fe 原子间的距离为acm ,该晶体的密度计算式为g/cm 3(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35.(1)3d 64s 2(1分)(2)CO 2电子式(1分);2mol (1分)(3)①C >N >O (1分);C <N <O (1分)②S 、N 、O (写出两种给1分)(4)平面三角形;BF 3(5)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6)1192N A ·a 3或119N A ·a 3(合理答案都给分)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有机物A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①有机物B 是芳香烃的含氧衍生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8,B 中氧的质量分数为14.8%;②③G 分子结构中含有3个六元环。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F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2)A 的名称是Cu(3)条件Ⅲ为;F G 的反应类型为,G 的结构简式为。
(4)写出一种检验M 中官能团的化学方程式(5)R 是N 的同系物,相对分子质量比N 大14,R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则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2:1的有机物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