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硫和氮的氧化物 -PPT课件
硫和氮的氧化物 -PPT课件
为多少? 3:4
C(HNO3 )==n(HNO3 ) / V( HNO3 ) ==n(NO) / V(NO)== 1/22.4 mol/L
【例3】将容积为50 mL的量筒充满二 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将量筒倒 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 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 mL。则原混 合气体中NO2和O2体积比可能是 ___1_8_∶__7___或__4_3_∶_7___。
(5)铁与稀硝酸反应时,铁过量,氧化产物Fe2+; 铁不足,氧化产物为Fe3+。
2.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方法
(1)原子守恒法:n(HNO3)=n(N)被还原+n(N)未被还原。 (2)电子得失守恒法:金属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
硝酸得到电子的总数。
【练习】
1.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 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 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 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反应 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C )
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3/5,则原
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B) A 1:1 B 2:3 C 1:3 D 3:1
【例2】将一充满NO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 然后向试管中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中恰 好充满水时,通入的O2与原NO的体积比 为多少?假设生成的溶质不向外扩散,且 为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N2 (燃料电池) NF3(激光材料)
液氨 (致冷剂)
氧 化 性
LiNH2
NaClO NOx
(储氢材料)
N2H4(火箭燃料) N2 (尾气处理)
NaNH2 (药物合成)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 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a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_________、 b 氢气______________。
4NO2+O2+2H2O=4HNO3
4NO+3O2+2H2O=4HNO3
3.HNO3
①强酸性
②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 浓硝酸显黄色
4HNO3
4NO2↑+O2↑+2H2O
硝试酸剂贮瓶存棕:色细口瓶; 避光
③强氧化性:
a.与金属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 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 因是____氨__的__氧_化__反__应__是__一_个__放__热_,反应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 到的现象是_有__红__棕__色__气_体__产__生___________________。
H3PO4 H3AsO4 H3SbO4 H3BiO4
逐渐减弱
递变
非金属性渐弱,金属性渐强
规律
二.物理性质
颜色 无色 N2
气味 无味
毒性 无毒
密度 溶解性
比空气 稍小
难溶于水
无色 NO
无味
有毒,形成
比空气 稍大
不溶于水
光化学烟雾
有刺激性
和
红棕色
NO2
气味
硝酸 型酸雨
比空大气 与水发生 反应
【思考】设计实验鉴别红棕色NO2 和溴蒸气,可选用的试剂有哪些?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一般规律 (1)硝酸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2)浓硝酸+金属→硝酸盐+NO2+H2O,
稀硝酸+金属→硝酸盐+NO+H2O。 稀硝酸也可能被还原为N2、N2O、NH3 和NH4NO3 等。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4)浓硝酸与铜反应时,若铜过量,反应开始时 浓硝酸被还原为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变稀, 其还原产物变为NO。
4.NH3及NH4+盐
(1) NH3的结构与性质
【NH3分子结构】 NH3的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构型 三角锥形 ,
【NH3的性质】
① 与水反应
NH3+H2 O
NH3·H2O
NH4++OH-
NH3是惟一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检验)
氨水的弱碱性: NH3·H2O
NH4++OH-
②与酸反应
(1)硝酸存放在棕色瓶中密封保存 (2)浓硝酸可以和铜反应 (3)木炭和浓硝酸反应 (4)锌和硝酸不产生H2 (5)氧化铜溶于硝酸 (6)不用硝酸制SO2气体 (7)用铁槽存放浓硝酸
( CD ) (AB ) (A ) (A )
(B ) (A )
(A)
(8)检验SO42-时不能先用硝酸酸化
( A)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有关计算
△
光照
③C+4HNO3(浓)=====CO2+4NO2↑+2H2O,④4HNO3=====4NO2↑
+O2↑+2H2O。
固态碱性物质: CaO、NaOH、 碱石灰等
②工业制法:
N2+3H2
2NH3(正反应放热)
原料: 水、煤和空气
三步骤: 造气、净化、氨的合成与分离
压强: 10MPa~30MPa
条件
温度: 4000C ~5000C
催化剂: 铁触媒
小结+拓展
铵盐 (化肥)
催化
氧化 NO(工业制硝酸)
NH3
还原性
O2 F2
数。 3.理解实验室制取NH3的3个原理:①加热NH4Cl与碱石灰的混
合物,②加热浓氨水,③将浓氨水滴加到CaO或NaOH等固体上。
4.掌握 4 个化学方程式:①3Cu+HNO3(稀)===3Cu(NO3)2+
2NO↑+4H2O,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NH4++OH-====NH3·H2O C. 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NH4++OH- ====NH3↑+H2O D. 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 3Fe2++4H++NO3-====3Fe3++NO↑+2H2O
3.下列事实体现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A.氧化性 B.酸性 C.不稳定性 D.挥发性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 外,还有_干__燥_气__体__、___控__制__氢_气__和__氮__气__的_流__速_________。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 氨,__不__会____(“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__因__为__混__合_气__体__中_ 含有大量_难。溶于水的氮、氢两种气体
b.将蘸有 浓盐酸 的玻璃棒靠近管口,若有白烟产 生,说明样品中含有NH4+。
小结: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Mg3N2
N2
NH3
NH3•H2O
NO
NH4Cl
NO2 酸的通性
HNO3
不稳定性
强氧化性
NH4NO3 使指(N示H剂4)2变SO色4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碱反应 与盐反应 稀浓AHHl、NNCOOFe33++CC钝uu化NNOO2
要点数字化记忆:
1.牢记1条转化主线:N2―→NH3 ―O―2→ NO ―O―2→ NO2 ―H―2O→ HNO3―N―H→3 NH4NO3
2.理解 2 个守恒在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中的应用:①原子守恒: n(HNO3)=n(NOx)+n(NO- 3 )溶液②电子守恒:金属失电子数=HNO3 得电子
A.0.8 mol C.0.11 mol
B.0.6 mol D.无法计算
2.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5.6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 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则消耗铜的质量为 ( B )
A.16 g B.32 g C.64 g D.无法计算
3Fe2++4H++NO3-===3Fe3++NO↑+2H2O
【练习】
1.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 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 体 D.硝酸与铜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2.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D A.铜片与浓硝酸:Cu+NO3-+4H+====Cu2++NO2↑+2H2O B. 氯化铵浓溶液跟浓NaOH溶液混合后加热:
元素名称
氮磷砷锑铋
元素符号 N P As Sb Bi
周期
二
三
四
五
六
周期表
中位置
族
第ⅤA族
原子 相同点 结构 不同点
最外层都是5个电子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 层数和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元素名称
RH3的 稳定性
金属 性与 非金 属性
RH3的 还原性
R2O5所对 应水化物 的酸性
氮
HNO3
磷砷锑铋 逐渐减弱 逐渐增强
氮及其化合物
考纲定标
热点定位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 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掌握其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
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
1.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不同 价态氮元素之间的转化。
2.氨气的实验室制备及氨的还 原性实验探究。
3.NH+ 4 的检验及铵盐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