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课堂实录课时一: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谁知道?哪十大人物?你说。

生:王百姓。

师:对了,王百姓。

还有吗?生:黄舸。

师:少年英雄黄舸。

还有吗?生:雷英雄。

师:不是雷英雄,是排雷英雄。

丁晓兵一个手臂都没有了,被炸飞了。

他走上台领奖的时候,我看他用左臂,慢慢地抬起来,抬到了额前向全国观众行了个军礼,我看到这儿潸然泪下。

还有吗?生:还有华益慰。

师:对了,好军医华益慰。

慈善家霍英东等等。

这些英雄人物、模范人物以他们的模范行为,感动了所有的人。

所以感动就在我们身边,读(教师指板书:感动)生:感动。

是:读得快一点,“感动”读!生:感动。

(有所改变)师:感动往往就在一瞬之间,(师板书:在一瞬间)谁把这几个字念一下,你念。

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不错,读得还可以。

你读,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显然你读得比他好,谁再来读?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哎,太好了。

你读呢?生:感动在一瞬间。

(读得有底气有感情)师:一起读。

感动在一瞬间,起!生:感动在一瞬间。

师:往往因为人家的一个眼神,一件事,一个动作,一个肢体也能让人感动。

感动自己的什么?感动的人感动的事很多。

懂得感动的人,才会知道感恩。

会感恩的人,才是高素质的人。

下面我举一个例子,一个人的一句话感动了所有的人。

这个人是谁呢?姓夏,夏天的夏,夏衍哪。

他是个老作家,生前写过许许多多一流的文学作品,本来就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亲友孩子,到了晚年他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的病床上他还是想着别人。

特别是在他弥留人间的那些日子里,谁知道弥留人间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还生活在人世间的意思。

师:还生活在人世间,就是即将离开人世的意思。

有一天,突然他的病情恶化了,在旁边的护理人员看了,着急得不得了。

下劳你别急,我马上去找医生。

就在这时,几度清醒几度昏迷的夏老,突然自己清醒过来,他猛然坐起身,瞪大了眼睛,伸出手,张大了嘴大声地说了一句话:“不是叫,是请!”说完这句话倒在床上,死了。

这是他一生当中说的最后一句话,意思是,你不是去叫医生,是去请医生。

一个字之改足见他的人格。

他始终想着别人,所以他说这句话令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这件事传开了,整个的医院上上下下,从医生到病人,从病人到护理人员,从护理人员到家属都感动不已。

这件事被新闻记者知道了,写文章报道出来,读到这篇文章的人都感动不已。

这样的人和事在我们周围很多,你在电视上看到的,报纸上看到的,课本里面学到的,以及我们耳朵听到的,周围自己碰到的,到处都是。

想想看看感动你的人和事有吗?生:我从电视上看到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的了脑瘤。

脑瘤占据了他的整个脑子,他失明了,他快死的时候他就说我要把自己的角膜捐给别人……(哽咽)我就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感动。

师:表扬他。

(师沉重的)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要死去了还要把自己的眼膜捐给别人,把光明从给别人,光明是可以传递的。

还有吗?生: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女孩也是失明了,他说他想到天安门看升旗。

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很多人都来帮他,配合他,其实根本就没有天安门,是在一个学校的操场。

师:我问一下,你知道这个小女孩的名字吗?生:忘记了。

师:忘了我告诉你,叫新月。

发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女孩就要死了,他唯一的心愿是到天安门广场前看升国旗仪式,但是它是不可能去的。

结果整个的城市都知道了这件事,整个的城市都编造谎言,说我们带你到天安门去,于是就把他送到车上,用北京话报站名,模仿许多各地的方言,让他觉得现在是到北京了。

然后在操场上,学生走起了军乐、国歌,升旗啦。

他眼睛虽然看不见,嘴角却露出了微笑。

这个节目我看过很多次,感动!还有吗?生:四年级的时候。

(师纠正:读四年级的时候)课文里面写的第九课是罗盛教,他是抗美援朝上的一个志愿军。

他看到一个孩子掉进冰窟窿里面了,就不顾一切跳进去把那个孩子就上来,最后自己牺牲了。

师:你知道这个孩子是中国的孩子吗?生:他是朝鲜的孩子。

师:对,朝鲜的。

还有吗?生:我曾经看过一个电影,名字叫做《暖春》。

里面有一位老爷爷,他抚养了一个孤儿,把他养成人,(师:不叫养成人,他本来就是人,培养成人。

生:谢谢)培养成人以后,他有抚养了一个小女孩,自己的钱不舍得花,都用来抚养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很懂事,最后就成了那各乡村的老师。

师:乡村女教师,好的。

我们讲了电影里的,新闻中的,现在说说生活周围的。

生: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就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我的脚不小心跌伤了,我走楼梯的时候一直脚一跳一跳的,我们班的陈益明看见了,背我上了三楼。

师:哪一个叫陈益明?请这位英雄站起来。

我们为她鼓掌,(师过去同他握手)同英雄握手无上光荣。

请坐。

还有吗?生:其实我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我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生哽咽)刚开始的时候,我一直走不出这个阴影,后来是妈妈帮助了我,他说你一定要坚强,师:现在妈妈跟你生活在一起吗?生:对。

师:你回去带去老师对她的问候,说老师支持你,谢谢你培养出这么好的女儿。

生:谢谢。

师:好还有谁?生:这件事是我亲身经历的。

那一天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学校,看见了一个老婆婆在那边讨饭,我们就去问她,她说他来找儿子,我们就打电话110,110来的时候说他已经送过很多次了。

师:感动的人和事就在我们生活中。

你看电视会为之感动,看报纸会为之感动,你这正开眼一看,大家都在帮助人关心人,令你感动,如果你把感动的人和事写下来,就是很好的作文材料。

有了这个材料是不是一定能写好?不一定。

那还得讲究谋篇布局,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运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的作文,把片子打开。

则篇文章的题目我请小朋友来读读好吗?生:诚实比金子更重要。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

当过播音员吗?生:当过。

生读。

师:你读得更深情。

大家一起读。

这篇文章大约700个字,给你一分钟的时间把他看完。

开始,注意读写的姿势。

学生读文。

教师巡视。

(此处有空缺,谅解。

)学生课下自由作文。

课时二:师:文章写好了吗?生:写好了。

师:写好了可以交给老师了。

可以吗?生:可以,不可以。

师:不,文章写好不能交给老师,自己应成为自己作品的第一个读者。

要反复地读反复地想,反复地改。

俗话说: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

黑板上有一句话谁来念一下?第一句。

生:文章不厌百回改。

师:什么意思?生:……师:理解完全正确。

这个百是虚指,是多次的意思。

另一句话,谁会读?生: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师:这小朋友写了这么一句话,我告诉大家,这句话至少有五个地方错了。

生:应该是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

师:为什么是端?生:应为……师:搬是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比如说,(指一学生)我们一起把桌子搬一搬。

(师生搬桌子)把桌子搬到原来的地方。

这是重物叫搬,老鸭汤碗需要搬吗?他没用扛那算好着呢!(众笑)教师用修改符号改搬。

生:妈妈扯下两条腿,是老鸭腿……师:多恐怖啊,妈妈扯下的两条什么腿啊?(鸭腿)教师用修改符号修改。

师:标点有什么问题吗?生:我最喜欢的老鸭汤端上来了。

这里都好改为句号。

师:对,意思变了,逗号改句号。

看第一句话,漏了一个字。

你说。

生:我觉得是一碗老鸭汤。

师:那倒没有关系。

漏了一个字。

生:我最喜欢后面应该是我最喜欢喝的。

师:哎,对了。

我最喜欢什么,颜色?气味?是滋味。

(教师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有两个不明显的老师来改。

一条放在我的碗里,另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

你说妈妈应该先放在谁的碗里?生:奶奶。

师:为什么?生:因为尊重老人。

师:对了,先老的再小的。

奶奶跟我位置得换一换。

这一个词换一个可以突出晚辈尊敬长辈。

(教师模拟礼让场景。

)这叫怎么样?生:我觉得应该是盛在。

师:盛在,不对。

生:我觉得应该是夹在。

生:推。

生:按在。

师:对,按在,你不吃也不行,这是晚辈对您的孝敬。

这样一改意思完全变了。

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修改之前的句子。

学生读句子。

(教师随即评价)师:修改之后呢?生读。

师小结:这样一句话,通过咱们思考,品味,动一动,改一改,位置换一换。

意思大相径庭。

所以说,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把自己的文章改一改,谁来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

生:感动……师:这个写作改成作文。

为什么,写作是属于创作的,是作家写文章叫写作。

咱们小朋友叫作文。

生:……我获得了全市特等奖的好成绩。

师:这个好成绩不要了,再读。

生: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

师: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你表示惊喜,你加上呢,你试试看。

生:还获得了一百元奖金呢!师:这个获得应该是得到。

生:我怕妈妈发现被没收……师:没收加引号了吗?生:没有。

师:没收是指你不应该得到……生:便随手加在一本……师:这里一个词用得好,随手用得好。

随手时不经意的。

生:回家后放在抽屉里。

师:回家后把草稿本放在抽屉里。

要表达清楚。

生:……当时我眉开眼笑,打算……师:等一等,眉开眼笑这个词儿不错,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恰当吗?我心里暗暗高兴。

这就够了。

(学生继续读,教师适时评价)生:……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师:泪珠在眼眶里直打转。

加上个直。

生:……我怎么不好好看看师:这个好好改成仔细。

教师适时插入辙的解释。

鼓掌,鼓励。

生:……一位一大一小的母女……师:等一等,母女有一大一小?这里母女就可以了。

生:……母女展现在我眼前师:不是展现,站在。

学生继续读,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读完,教师带头鼓掌。

教师教学生打分,送给学生礼物作为奖励。

另一个学生读文。

(单亲家庭的那个孩子)生:那一刻,我……师:那一刻,我……这个题目好!生:……妈妈把全部希望全寄托给了我师:不是寄托给了我,使全寄托在我身上。

生:……要好好读书,改变自己。

师:要好好读书,改变自己。

用“只有……才能……”句式说。

生:……那是相当地悲哀。

(众笑)师:……看来你要获取知识,什么地方都可以得到。

生:……头发有些乱,像个鸟窝师:头发有些散乱,鸟窝不要了。

生:……我们是收废品的师:“我们”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让其他学生说)对,只有母亲收废品,女儿不收,所以用词要非常的精到。

生:……现在交给你师:一百元是很重要的事情,怎么还给你,你得交待……学生读完,教师带头鼓掌。

老师送给学生一支笔。

教师出示例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统一修改。

……师:这样一来,文章就通顺了,说到底还是这句话,一起读。

生:文章不厌该会改。

师:你们的文章就这样不断地读,不断的思,不断的改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