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
(一)学前教育目标的层次
A、学前教育目标的计划性、目的性 1、学前教育机构的学前教育目标 2、学前社会教育的其他机构的学前教育目标 3、学前家庭教育目标。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B、学前教育目标适用的范围和层次 1、学前教育目标是由国家制定的并通过法规或其他行 政性文件颁布,是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指导价值的目标。
二、比高矮
1.幼儿自由结伴比高矮,并说说谁高谁矮。 2.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的?(幼儿介绍比高矮的方法:背 靠背、面对面、眼睛看、看参照物等。)
资料
三、游戏:排排队 1.想不想和更多的朋友比?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排排队 的游戏,看看谁最高谁最矮。 2.请5名同伴比高矮并按高矮排队。
讨论:谁最高?谁最矮?某某小朋友是高还是矮?(原来高 和矮是比出来的。)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2、从学前教育目标的现实媒体——相关的学科 或领域表现教育目标。 相关的领域表现的教育目标有健康领域的目标、 科学领域的目标、社会领域的目标、艺术领域的目标、 语言领域的目标等等。这些目标形成一种领域目标结 构。 3、从幼儿身心发展的角度确定学前教育目标。 可以从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确定目标,如身 体发展的教育目标、认知发展的教育目标、情感发展 的教育目标等等。这些目标也构成了领域目标结构, 只是它是从儿童发展的角度出发的。
四、构建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当今在教育目标的分类方面很有影响的美国心理学 家布鲁姆(B.S.Bloom)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提出 了以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个体发展构架 来确定相关的教育目标,其实质是教育目标“心理 化”,以人的身心发展整体结构为出发点和归宿。
如何建构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目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不同类型学校中的具体 化。 学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前教育机构的 具体化呈现。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定义: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 意义:教材P62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宏观的、抽象的。要实 现它,必须对它进行细化,即具体分解,转化为可以操作 的具体目标。
在进行“我们的身体”这个主题活动时,孩子们对自己的身 体,对自己的长大、长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说自己小时候 的衣服现在穿不上了.有的说现在能够到以前够不到的东西了。 于是,我有意识地投放了量身高的测量纸,结果孩子们很感兴趣, 关于自己长大、长高的话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开展 一次集体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体验成长的 快乐。同时,我把比较高矮及排序的数活动整合在教学活动 中.让孩子们通过和同伴量一量、比一比,积累一些比高矮的方 法以及按高矮排序的方法。进一步体验长大的快乐。我还通过做 游戏、欣赏散文等多种方式,萌发幼儿想长得更高的愿望,努力 实现整合的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发展。
案例
在大班科学活动“宇宙英雄奥特曼”中,教师计 划告诉幼儿,“怪兽是一种叫碱的物质构成的,它是透 明的没有颜色。但是有一种东西就能把它找出来,它的 名字叫酚酞试剂,因为碱遇到酚酞就会变成红色,所以 小朋友就能看到怪兽了。那么什么东西能消灭怪兽呢? 是一种叫做‘酸’的溶液.因为酸能将碱中和掉。”酸 碱中和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它涉及到相对复 杂的物质结构变化与化学反应机制,设计者所表达的内 容显然超出了幼儿的经验范围,幼儿既难于理解酸碱中 和这种化学变化的道理,而这一内容也无益于儿童认知 的发展。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的意义
教育目的的意义: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一切教育 活动的“理想意图”。 A、是教育活动的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B、是调控、评价(衡量教育成效)教育活动的标 准; C、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美国当代课程专家瑞夫•泰勒(R.W.Tyler 1902— ) 曾说:“教育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活动,而 在于学生的行为范型中引起某种重要的变化。”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不管从那一种结构出发,教育目标的最终归宿必 然是儿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从儿童发展的角度 出发确定教育目标是一种较为直接的确定教育目标的 方式,也可以说,从儿童发展的角度上确立的学前教 育目标结构是一种与儿童的发展更“靠近”的目标结 构.但儿童的任何发展总是与教育联系在一起的,没 有脱离教育而独立存在的发展目标。
资料
活动目标:
1.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高, 并为自己在长大而高兴。
2.乐于与同伴分享和交流.体验与同伴共同游 戏、成长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有关证明自己在长高的资料、交流分享
1.现在你们上中班了,都说自己长高长大了.请问你们 是怎么发现自己长高的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适时小结和 提升,并运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相关资料,让幼儿体验长大的 自豪感。) 2.你们有的高.有的矮.比一比到底谁高谁矮好吗?
案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略) 二、基本部分 (一)观察和发现物体遇热膨胀的现象 1.看一看:教师现场炸油条.请幼儿观察油条的变化, 并说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2.尝一尝:现场做爆米花并让幼儿品尝,感受其变化 的秘密。 3.比一比:玉米和刚吃的爆米花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做一做:教师出示瘪的乒乓球,让幼儿想办法让其 鼓起来,说说为什么?
资料
——与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应该删除。
在大班科学活动“家乡的黄河”中。其主要目标是:帮助
幼儿了解“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及发源地。黄河自兰州 穿城而过;通过游览、了解兰州四十里黄河风情线。培养幼 儿热爱家乡的情感;知道黄河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必须保护它们,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教师将认识长江 作为了引入部分的重要内容,所占活动时间较多。但它与活 动目标关系不大,而且内容抽象,幼儿不易理解,因此,可 从文中删去,作为附录,放在全文结束处,供教师酌情参考 使用。
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学习内容
第一节 学前教育目标 第二节 学前教育内容 第三节 学前教育方法
第一节 学前教育目标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二、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四、构建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的策略和方法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1、什么是教育目的
目的:想要达到的地点或境地; 想要得到的结果。(辞典中的解释) 是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的区分标志。 教育目的的定义: 没有专门的文件表述,体现在教育方针中,是教 育方针的核心内容。
C、学前教育目标的可操作性程度 学前教育目标的层次不同,其可操作性就有区别:越是 具体的、下位的目标越具有可操作性。上位目标一定要 分解为下位目标,才能得以实施。 我国的学前教育目标是通过以下五个层次的层层具体化, 从而来转化为对幼儿的可操作的发展要求的: 1、幼儿园教育目标 2、年龄阶段目标 3、学期教育目标 4、单元教育目标 5、教育活动目标
2、学前教育目标是针对国家确定的目标,考虑某一地 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现实,以及师资及学前教育 设施的状况,确定适合本地特点的、对本地的学前教育 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学前教育目标。 3、学前教育目标是针对幼儿园教育的实际及幼儿园所 在社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确立的适合特定幼儿园的学前 教育目标。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3.分小组比高矮。
四、产生想长得更高的愿望
1.你们喜欢高还是喜欢矮? 2.请幼儿欣赏散文诗《长高》(见附)。 3.引导幼儿思考:怎样使自己长得更高?
资料
附: 我刚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小老鼠一般高.后来我和猫 咪一般高。 现在我比企鹅还要高.将来我会像斑马一般高。 慢慢地我会像长颈鹿一般高.也许最后我会比恐龙还 要高。 妈妈说我在做梦.爸爸说我在吹牛。 我不是做梦也不是吹牛.我真的是这样想。想起来就 觉得快乐。 爸爸妈妈.让我想想行吗?
第二节学前教育内容
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
二、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组织
什么是教育内容? 学前教育内容直接指向幼儿园“应该教什么”的问 题。 在古代学校里,哲学家们渴望传授的是智慧,而在 现代学校,我们降低了目标,教授的是学科。从神圣的 智慧——这是古人向往的目标,沦落到学校教材知识— —这是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标志了多少世纪以来教育上 的一种失败。 知识是智育的一个主要目标,但知识的价值中还有 另一个更模糊但却更伟大、更居支配地位的成份,古人 把它称为“智慧”。 ——摘自:英国大哲学家、数学家A· 怀特海的教育代 N· 表作《教育的目的》
一、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
(一)教育内容的选择标准
总标准: 具体标准: 1、内容的目标达成性 什么是目标达成? 为什么要注重目标达成? 怎样做到目标达成? ( 1)树立目标意识 (2)多项内容指向同一目标 (3)同一内容指向多个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与相应的活动内容并不是 一一对应的关系,换句话说,并不是一项活 动只达到某一个目标;一个活动目标仅仅只 能通过某一个活动来完成。幼儿园教育活动 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等特点,所以,在确定 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应善于统整各个教育 活动,围绕一个目标,协调各种活动为之报 务,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发挥某一活动的最 大功效,使得一项活动能实现多方面的教育 任务。
(一)教育内容的选择标准
2、内容的基础性 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这决定了教育内容的基础性。 基础性体现在: 具体、直观——可见、可闻、可操作、可触摸 的事物和现象 简单、容易的
(一)教育内容的选择标准
3、内容的适宜性 什么是教育内容的适宜性? 既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又要考虑到个别差异, 还要考虑到儿童的生活经验。 (1)所选内容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在儿童的最近发 展区内,即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 的空间。 (2)所选内容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既具有 适度的新颖性,又要避免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 应着重于幼儿身边的科学。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的意义
麦克多纳尔德(J.B.Macdonald)提出了教育 目的的五项功能: 可明示教育进展的方向; 可用以选择理想的学习经验; 可用以界定教育计划的范围; 能指示教育计划的要点; 可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