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实验指
导书
实验一几种甜味剂、酸味剂性能比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比较几种甜味剂的性能。
2.了解并比较几种酸味剂的性能。
3.了解食盐对几种甜味剂、酸味剂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基本的调味方式有味的对比、味的相乘、味的消杀、味的转化等四种。
1、味的对比(本实验只做味的对比):味的对比又称味的突出,是将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呈味物质,按悬殊比例混合作用,导致量大的那种呈味物质味道突出的调味方式。
味的对比主要是靠食盐来突出其它呈味物质的味道,因此才有"咸有百味之王"的说法。
注意:对比喻式虽然是靠悬殊的比例将量大的呈味物质的味对比出来,但这个悬殊的比例是有限度的。
究竟什么比例最合适,这要在实践中自己体会。
三、实验材料
天平、一次性杯5个/组、塑料勺、100ml量筒、玻棒、酒精灯、石棉网、吸管若干支
蔗糖、甜蜜素、糖精、食盐、柠檬酸、白醋(均为食品级)四、实验步骤
(一)比较甜味剂的甜度大小
1.在天平上称取3g蔗糖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倒入,用
勺搅拌至溶解。
2.同上法称取0.2g甜蜜素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溶解。
3.同上法称取0.2g糖精于一次性杯中,量取100ml水溶解。
说明:本实验杯子比较小,量取不了100ml,请同学们盛满杯水即可。
4.比较1、2、3甜度
5.1、2、3加热(采用水浴加热,加热温度为60℃,温度计检测应在55℃-60℃之间)再试,比较加热前后甜度。
表1 甜味剂的甜味比较
说明:加热后甜度变化是跟加热前甜味剂的甜度进行比较,比如:加热后的蔗糖和加热前的蔗糖相比,甜度是变甜了还是变淡了!
甜味特点能够参考下列说明文字:
1.甜味纯正
2.高浓度明显后苦味
3.明显苦涩味
4.浓重的金属味,苦涩味
5.明显的苦涩味
6.甜味纯正,高浓度下后甜长
(二)食品调味的对比现象(说明:请同学们做本实验时,每个杯子均盛满水即可)
按下列表格所示,分别加入各种物质,比较食盐对蔗糖甜味的影响。
表2 食品调味的对比现象实验
注:表格中请说明食盐对蔗糖甜味的加强或减弱的影响。
(三)比较酸味剂的性能(说明:可将前面实验所用的一次性杯洗干净后,用于本实验)
1.在天平上称取0.2g柠檬酸于一次性杯中,盛满杯水后用勺搅拌至溶解。
2.倒入适量白醋于一次性杯中,直接品尝其酸度。
3.将白醋稀释100倍后,再品尝。
(请注意白醋中的醋酸含量,并记录稀释后白醋浓度)
4.比较1、2、3的风味、酸味。
5.在各酸味剂中加入适量食盐,评价其添加前后的酸味变化。
适量指自己控制添加量。
表3 酸味剂的酸味比较
酸味特点评价可参考下列文字:
1.酸感锐利
2.酸感柔和
3.后味悠长
五、实验结果
请填写表1、表2、表3。
六、思考题
甜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七、知识连接
咸味中加入微量醋,可使咸味增强,加入醋量较多时,可使咸味减弱。
醋中加入少量食盐,会使酸味增强,加入大量盐后则使酸味减弱。
咸味中加入砂糖,可使咸味减弱。
甜味中加入微量咸味,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甜味。
咸味中加入味精可使咸味缓和,味精中加入少量食盐,能够增加味精的鲜度。
实验二色素的调色应用
一、实验目的
掌握颜色调色原理,并进一步了解食用色素的性质。
二、实验器材
5ml移液管4支、洗耳球、玻棒、试管(至少6支)、试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