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及胶体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混合物
【例5】
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找出这种物质并说明理由。
1.N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 KCl KClO3BaCl2
2.CaO MgO K2O Na2CO3
3.Cl2H2I2Fe
4.H3PO4HNO3HCl H2SO4
5.空气N2H2O CuSO4·H2O
人类已知的化合物数目
·1900 55万种化合物
·1945 110万种,45年加倍
·1970 236.7万种,25年加倍
·1975 414.8万种
·1980 593万种,10年加倍
·1985 785万种
·1990 1057.6万种,10年加倍
·1999超过2000万种
·2000超过3000万种
……
问题:化学物质和反应如此多,如何研究比较高效呢?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一)分类的定义及其目的
1.定义: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
2.目的:使知识系统化,便于发现规律,从而方便查找及应用。
(二)分类法
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分类法的优点
·有条理,便于检索(简明扼要)
·有系统,层次分明(提纲挈领)
·相似点,易于归纳,还能揭示规律,举一反三
物质的分类
如果你去西单图书大厦买一本《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英文原版书,你准备怎么找呢?
如果你是实验员,你将怎样摆放实验室的下列药品?
铁粉稀盐酸铝片生石灰Na2SO4溶液NaHCO3固体NaOH固体酒精Na2CO3溶液Cu2(OH)2CO3FeCl3溶液石灰水白磷铜片Ba(OH)2溶液KMnO4固体醋酸AgNO3溶液石灰石KNO3固体CuO蔗糖氨水汽油浓硫酸粗盐CuSO4溶液胆矾H2O2溶液KCl溶液K2SO4溶液KClO3稀硫酸木炭Fe2(SO4)3溶液氮气NH4NO3氧气干冰
通过此题,在初中的基础上熟悉下物质的分类,请同学们结合讲义讲解物质分类部分的内容总结、比较。有些在高中看来初三应该属于“常识”的知识点因中考越来越简单而变得陌生,大家可以弥补下初升高的断层,以更迅速地适应高中学习。
③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④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就生成相应的酸
⑥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
A.①②③④B.⑤⑥⑦C.②③⑥⑦D.③⑥
参考答案
1.C
2.D
3.D
解析:酸性氧化物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但二者并非等同定义,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为KMnO4的酸酐,但却又是金属氧化物。CO、NO为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SiO2为酸性氧化物,但难溶于水。
B.胶体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
D.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
【例8】
下列物质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现象是( )
A.蔗糖水B.Fe(OH)3胶体
C.碘酒D.淀粉胶体
课后作业
1.下列一定是纯净物的是
①石墨和金刚石的混合物②一瓶组成为C4H10的气体
③含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的铁红④不含杂质的盐酸⑤纯净的淀粉
3.胶体一定都是不透明的吗?一定有颜色吗?
4.胶体是均一的吗?
5.如何区分溶液与胶体?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
1.丁达尔效应
2.此现象的成因---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
3.区分溶液与胶体的物理方法
4.生活中的丁达尔效应
【例7】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光束穿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
例如:溶液中的溶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例如:溶液中的溶剂
分散系分类
分散系分类举例
液体分散剂的分散系
☆滤纸过滤实验----筛子,滤纸过滤无法区分溶液和胶体
☆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是实验室常用的胶体
思考
1.胶体就是直径1-100nm的分散质微粒,对吗?
2.溶液,胶体,浊液与初中所学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一样吗?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为什么?
6.Cu Au Pt Na
【例6】
下列关于Na2CO3的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
A.Na2CO3俗称纯碱,故它属于碱类B.Na2CO3属于钠盐
C.Na2CO3属于碳酸盐D.Na2CO3属于含氧酸盐
问题:混合物可以如何分类?
分散系简介
·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介质中形成的体系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A.①④⑤B.②⑤C.③D.④⑤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是酸性氧化物,也是非金属氧化物
B.Na2CO3是钠盐、碳酸盐,也是正盐
C.H2SO4是含氧酸、二元酸,也是强酸
D.NH3·H2O是一元强碱,也是可溶性碱
3.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②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3.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煅烧
4.稀盐酸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小结:常见反应类型
分类标准: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例3】
对若干物质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有多种标准B.一定只有一种标准
C.可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D.可能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例4】
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不同点,泾渭分明,容易对比区分,有利分辨
分类的步骤
·明确分类目的
·确定分类标准
·按照标准分类
·检查分类结果
1.交叉分类法:
是一种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例1】
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例2】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铁跟稀盐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