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论(之一)一、百年来教学论的改革与发展l、强调传授知识的教育改革运动(1)、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他强调学校应以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提出学校的一切措施都应围绕这个中心旋转——儿童中心主义。
人们又把他的课程理论称之为经验课程、设计课程。
可见,杜威是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实际经验出发,让儿童在“做”的过程中学习。
他还主张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校与周围区域生活的联系。
基本评价:杜威的理论和实践,与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压抑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然是一种进步。
反对班级授课制,反对传授系统知识和分科教学,降低了理论的作用,破坏了系统的普通知识的学习。
(2)、觊洛夫的传统教育学思想时代需要,就决定了其教育学必然具有以下特点:强调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强调综合技术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张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教学为中心。
在教学过程中主张贯彻直观性、自觉性、积极性、量力性、巩固性原则。
这比起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2、强调发展智能的课程改革运动(1)教举论的新使命时代需要的推动之下产生了:现代教学论三大派别美国――布鲁纳――结构主义西德――瓦·根舍因――范倒教学论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新体系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和谐教育理论共同特征: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发展智能,从发展智能出发传授知识,通过传授知识发展智能,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发展智能上。
(2)苏联和美国的教育改革美国教育的十年反过来又激发了苏联进一步加强了对教育的领导,组织了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进行中小学教学多方面的实验,成绩比较突出、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赞可夫领导的实验小组。
他选取的突破点比布鲁纳高明——不仅重视教什么,而且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
同时,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教育理论也受到了教育的广泛重视,在许多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
(3)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追求目标趋势:①各国日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②教育处于不断改革之中,改革又是沿着由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到重视智力、能力的开发和培养这个方向发展的。
目标:扩大和提高科技队伍。
具体措施:加强中小学科学特别是理科基础知识教学,努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扩大大学生队伍,大力培养研究生。
3、世界教育改革的新动向(1)国家领导人亲自抓教育改革1983年9月,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来来。
(2)教育改革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3)全面和重点相结合,提高一代人的素质①教育改革的全面性。
②教育改革的重点:重在质量,重在基础,重在普教。
这是因为:A、人才的培养是具有积累性和程序性的。
B、科学技术要最终变成生产力,既要有尖端人才,还要有技术工人。
现代教学论(之二)二、赞可夫的教学新体系1、关于赞可夫教学新体系和凯洛夫传统教育学关系的三种意见(1)没有本质区别。
(2)绝对对立的两个体系。
(3)继承发展。
2、前者是从后者中分化出来的赞可夫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其教学思想,受凯洛夫的影响很大。
他提出并解决了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3、赞可夫教学新体系的产生是时代的需要(1)凯洛夫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学校生产劳动多、社会活动多,“三个否定”(否定教师、课本、课堂教学)的思想泛滥,造成教学秩序混乱,教学质量极低。
(2)赞科夫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苏共二十大以后,逐步走上了军事大国之路,形成了与美争霸的局面。
要求: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教育改革。
时代需要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为其服务,凯洛夫因此被淘汰,而赞科夫应运而生。
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才能,能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
4、赞科夹对凯洛夫的发展和突破(1)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方面(前者制约着后者)凯洛夫的基本观点:重视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才能的培养,发展能力的问题被传授系统知识所代替(对我国的影响直到现在仍很深刻)。
赞科夫的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既要使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技能,又要使学生得到理想的一般发展;在学生一般发展得到进展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高质量地领会知识,掌握技巧——把教学与发展结合起来,这是教学论的一次根本变革。
(2)教与学关系方面凯洛夫主张“三中心”,重教不重学,心中无儿童。
赞科夫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动精神;既重视研究教师的教,又注意指导学生的学;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渊源凯洛夫虽说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但在实际上形而上学的东西却比较多。
赞科夫的教学理论体系,是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试举三个方面加以说明:①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认为二者是因果关系,教学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进程是果。
②在教育的作用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内外因复杂的互相作用的结果。
③在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主张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
他既有实践基础,又注意了合理继承——吸收继承了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应该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5、赞科失的教学原则及其评价五条: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2)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3)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6、正确评价合理借鉴他的教学论似乎是针对传统教育学提出来的,而不是对他在教学实验中所揭示出来的教学客观实际而加以概括提炼的。
现代教学论(之三)三、赞科夫的“一般发展”及其启示“—般发展”是其教学论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1、“一般发展”的含义——指包括智力在内的整个身心的“全面而和谐的个性发展”。
他的“一般发展”,一方面是针对特殊发展而言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区别于智力发展而命名的。
2、“一般发展”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1)实践基础1975年,他的全部实验的总结《教学与发展》正式发表(2)理论基础:凯洛夫、乌申斯基、维果斯基、巴甫洛夫的生理学和高级神经活动学说3、“一般发展”的启示(1)应把“发展”列为教学的重要任务(2)应该重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3)要正确对待妥善处理课业负担问题以前鼓吹苦学,提倡题海战术,现在又大声疾呼减轻负担,应该如何认识?①学生的学习负担应如何掌握学习负担是要重而可担,通过不断克服力所能及的困难,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应该具体分析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③解决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A、改进教法、少教多学——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B、引导学生重视理解,加强理解——定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记忆负担中解放出来。
C、根据学校基础条件选取适宜教材,根据相应教学大纲搞好双基排队。
D、要从解决认识问题入手,协调各科教学关系,合理调度各科作业,扭转争市场、抢时间现象。
E、逐步把课外活动开展起来。
④引导学生全面打好基础对打基础不能只理解为知识方面,还应包括情感、意志、身体、心理在内的全面基础。
现代教学论(之四)四、布鲁纳的“结构立义”理论一、布鲁纳及其《教学过程》布鲁纳,美国心理学家,主要著作有:《教育过程》、《教学论》、《认知心理学》等。
他被公认为当代世界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他的“结构主义理论”是当代世界上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论三大流派之一。
他的思想理论,受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影响较深。
《教育过程》共分七个部分。
最后从如何帮助教师角度出发,主要回答了三个基本问题:①我们将教些什么?②什么时候教?③怎样教法?二、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核心(教什么)(1)什么是学科结构“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互相关联的”——这些就是学科的课程中心,亦即教学中心。
(2)教授学科结构的意义学生懂得了学科结构:1.容易理解掌握整个的学科内容。
2.可以更好地记忆学科知识。
3.能够促进技能的迁移。
4.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的间隙。
(3)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迁移:就是学习知识技能之间积极影响。
(4)学科结构理论的贡献①为解决知识爆炸问题指出了方向。
②提出的“原理和态度的迁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
启发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学,做到管教管导、管教管学。
三、一个大胆的假设性命题(什么时候教)(1)早期教学的可能性“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①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这是可行的。
皮亚杰和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儿童从出生后第五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到第二年末已完成了它的成长过程。
儿童从出生到十四五岁,智慧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②改善学习过程能够提高学习效率A、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形成强烈的欲望和动力;B引导学生去体验苦学之后的胜利感和愉快感;C、通过学习归纳引导学生不断前进;D、合理安排学习节目的长短。
③由浅入深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加深理解。
(2)早期教学的理论贡献早期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重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怎样教法)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广泛采用发现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1)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兴趣①要引导学生树立脚踏实地的精神;②在教学中要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2)布鲁纳课程论中的“三张王牌”——课程结构、发现法、直觉思维。
五、布鲁纳教学思想的二重性时代性、科学性:绝对化、片面性:六、从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和赞科夫教学新体系的比较中应得的启示(1)教学观点方面启示:转变单纯传授知识的陈旧观点,重视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课程论观点方面启示:不是任何教学内容(包括作业)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教材具有理想结构,并有一定难度才能获得理想的发展效果。
(3)教学方法观点方面启示:坚持启发式,吸收发现法、间接法的先进因素,多与其他教法配合使用。
(4)教学原则方面布鲁纳的四条原则:①动机原则:②结构原则③程序原则;④强化原则:启示:教学原则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创新。
(5)教学实验方面启示:专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相结合是教学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现代教学论(之五)五、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和直觉思维一、发现法(1)提出的依据。
(2) 内涵: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则和规律来,从而获取新知识,发展聪明才智。
①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发现法是要求学生通过发现(再发现)②从内容上说,它是以基本教材为内容的学习。
③从目标上说,发现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3)效益①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内部动机②有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③有利于培养创造态度(4)局限性①忽视了学习过程的本质特征②忽视了学科特点。
③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④忽视了发现法所固有的局限牲:偶发性和灵活性(5)运用发现法应注意的问题不能把它视为捉高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过分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