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8章__记忆实验(一)

8章__记忆实验(一)


Memory
13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4
遗忘曲线(the forgetting curve)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5
对艾宾浩斯研究的批评
一种批评是他制作的无意义音节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 的,且各音节之间的难度也不一定相等。 另一种批评是关于他自己做被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因为在这种情形下可能产生前摄和倒摄抑制;他自己 知道了每一个实验的目的,这对实验结果会产生微妙 的影响;以他自己一个人的实验结果不能推广到其他 人身上去,等等。
这些批评并不是全无道理,但Ebbinghaus介绍了测量记忆的方 法,较好地控制了实验条件,不仅对记忆过程进行了客观的研 究,对印象深度和遗忘量也做到了数量化。
在高级心理过程只能作为思辨哲学研究的课题时,艾宾浩斯能 做到这一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至于他工作中的缺点,如果和 他的贡献比较起来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29
巴特利特的研究(3)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
Bartlett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 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 社会性。 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 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 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 当时被如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 记忆过程中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1
艾宾浩斯的研究(1)
Ebbinghaus受到Fechner的 《心理物理学纲要》的 启发,企图用自然科学 的方法来研究英国经验 主义者所描述的联想过 程。他在人为的实验室 条件下产生联想,并在 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记 忆进行客观的测量,我 们称之为新联想主义心 理学。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8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Bartlett (1886.10.20 — 1969.9.30) 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 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 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实 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建 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推 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被 授予 “勋爵”,是英国实 验心理学家第一人。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9
语义记忆更多激活大脑的顶叶和枕叶;
情节记忆更多激活大脑的额叶.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0
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
艾宾浩斯(1850~1909)与巴特利特(F. C. Bartlett,1886~1979)是记忆研究的两位先 驱,虽然他们研究记忆的途径是对立的, 但两人都对后来的记忆研究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9
实验材料:
故事和图画等有意义的材料 三类学习材料: 民间故事、描述性散文段落、图画
1. 关于故事的研究
Bartlett 从“北美印第安民间故事”中选了 一个叫做“鬼魂的战争”(The War of the Ghosts) 的故事。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21
2. 关于图画的实验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
22
实验使用两种方法:
1、重复再现(repeated reproduction) 让同一个被试在不同延时条件下对学习材 料作多次回忆,将回忆的内容与原始材料 进行比较,来测量被试记忆不断衰退和变 化的情形。
实验结论:
任何学习和记忆都是在我们已有图式(过 去经验中形成的信息分类方式)的基础之 上进行的。 当这些图式与正在记忆的内容相冲突时, 人们便会歪曲记忆内容,使之更适合于我 们头脑中原有的观念,或者说更适合我们 已有的图式。
巴特利特的研究(2)
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Bartlett认为图式
Memory
17
巴特利特的研究(1)
巴特利特对艾宾浩斯的研究持批评态度。 他认为记忆不仅是形成联想,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活 跃的过程(active processes),涉及意义的追求 (effort after meaning),把识记材料纳入一定的图式 (schemas)。 他批评艾宾浩斯为避免过去知识的影响而使用无意 义音节作为学习和记忆的材料,使记忆陷入一种人 为的状态,因而对日常生活的记忆缺乏现实意义。 艾宾浩斯过于注意记忆的材料而忽视了被试的态度 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等影响记忆的其他因素。
自从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在1885 年发 表他的实验报告后,记忆就成为心理学中 实验研究最多的领域之一 其后,记忆理论和研究方法即不断发展, 50 年代出现的信息加工理论(或讯息处理 论)把记忆看作是对信息的输入、编码、 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因而按储存的时间而 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 记忆研究的历史回顾
E. Tulving,(1995)
第一阶段(1885-1960):“语词学习阶段” 始于H. Ebbinghaus,1885 研究范式:系列学习和对偶联合学习 研究材料:语词项目 技术要点:强调学习与遗忘的基本现象 的精确测量 理论解释:联想和记忆强度
第8章 记忆实验
(一)
主要内容
记忆的早期研究
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
记忆研究中的各种变量 记忆研究的传统方法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2
什么是记忆?
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 映。汉语中的“记忆”一词,简洁地表明 了人对过去经验的反应,总是先有“记” 再有“忆”,用现代信息加工(或讯息处 理)的观点解释记忆,把记忆看作是对输 入信息的编码、储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 提取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识记、 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26
系列再现中记忆变化存在的趋势:
1、习惯性表征的变形(transformation to 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 2、精心组织(elaboration) 3、简单化(simplification) 4、命名(naming) 5、细节的保存(preservation of detached detail)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12
艾宾浩斯的研究(2)
为了使记忆的研究数量化,艾宾浩斯创造 了两个工具。
第一是无意义音节(nonsense syllables );
第二是测量记忆的方法即节省法(savings
method) 。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885年,Ebbinghaus: On Memory: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32年,Bartlett: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Memory 8
第二阶段(1960-1980) :信息加工阶段
研究范式:信息加工范式
实验程序: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等 理论解释:多重过程理论
第三阶段(1980-) :认知神经科学阶段
研究拓展:记忆的脑机制/脑成像技术
核心概念:启动效应、记忆系统、內隐记忆等
The paintings of Franco Magnani, a San Francisco artist, demonstrate his remarkable memory for his childhood village of Pontito, Italy. Here, one of his paintings of Pontito, left, is juxtaposed with an actual photograph of the village. Magnani left the village in 1958 in his mid-20s. Eight years later, during a serious illness, he began dreaming about Pontito in extraordinarily vivid detail. Soon the images came to him during the daytime with almost hallucinatory power. Impulsively, and working entirely from memory, he began painting and drawing different scenes of the village. Although some of his works show near-photographic accuracy, many contain distortions that serve to portray the village in an idyllic light.
主张存在多重记忆结构这一术语的根本原 因在于愈来愈多的证据揭示,在有意识的 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之外还存在 着一个相对独立的记忆系统,即内隐记忆 (implicit memory)。 这种记忆特点是人们并不是有意识地知道 自己拥有这种记忆,它只是在对特定任务 的操作上表现出来。 此后,元记忆、错误记忆、前瞻记忆、情 绪记忆等记忆类型也逐渐被纳入到实验心 理学的研究范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