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目标

学前教育目标


《纲要》到《指南》目标的细化
《纲要》中的语言领域目标“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 《指南》将其分解为: 3-4岁: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4-5岁: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5-6岁:愿意与他人讨论问题,敢在众人面前说话。
第三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
第一节 学前教育目标的定位 第二节 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中的目标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 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 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幼儿初步的感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健康、
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目标进行了表述。
该目标的体系、观念与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 程》是一致的,只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中的教育目标更加具体。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五大 领域
目标
科学
1.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 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 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
1.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 情感和体验; 3.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3-6岁各年龄段
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
《指南》的目标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 良好素质基础”,其核心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 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培养人的总体的 质量要求,但由于社会所需要的人是多层次、多 规格的,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不同且各有特 点,所以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特殊的具体 的要求,即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
二、什么是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 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 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的指导思想。
• 如科学领域,《指南》凸显了该领域“探究”这一 核心价值。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最强大 的动力,保护与发展幼儿这一宝贵的学习品质,是 该领域的重中之重。同时,针对现在幼儿远离自然 的问题,因此该领域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亲近自然, 喜欢探究”。
• 如语言领域,当前存在的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忽视幼儿 的日常口语交往经验,把幼儿的语言学习严重地小学化, 误以识字、写字训练作为幼儿语言发展的重点,将早期 阅读简单地等同于识字,等等。因此,《指南》在目标 中强调发展幼儿的主动表达愿望与口语交流能力,“愿 意讲”,“能听懂常用语言”“能清楚地表达”等;在 读写准备中强调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目标
以健康领域为例:
目标是《指南》导向最主要的方式 目标是教育价值与理念的指引 •体现《指南》的理念 •体现各领域核心价值 •针对当前教育实践中在幼儿学习发展上的误区
• 如健康领域,针对当前幼儿体质下降、运动量不足、 运动能力低下的现状,提出了“健康的体态”、 “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力量和耐力”等目标, 意在引导教师和家长重视幼儿的体质、体能。
《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指明了幼儿学习与 发展的具体方向; 提出对幼儿的合理 期望。
各年龄段典型表现
指南 领域 子领域 目标
教育建议
指南 领域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身心状况 倾听与表达 人际交往 科学探究 感受与欣赏
子领域 动作发展 阅读与书写 社会适应 数学认知 表现与创造
生活习惯 准备 与生活能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 我国幼儿园的任务是: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 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 习提供便利条件。”
讨论
谈谈你对以下观点的看法。
观点: 1、幼儿日常生活活动对应保育,作业课、游戏等活 动对应教育。 2、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
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 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 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 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 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 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 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领域追求什么,价值取向)
内容与要求 (教师应做什么,如何做)
指导要点 (教和学的特点)
目标的确定
明确该领域的教育重点、主要的价值取向; 目标的表述较多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
感兴趣、有好奇心……”突出对情感、兴趣、态度、 个性的关注; 着眼于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和动力。
健康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
1.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社会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 任感; 5.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 国。
各时期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阐述
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五条对幼儿园体、智、
德、美各方面教育的具体目标做了详细规定。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