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闭症儿童社会情绪技能训练

自闭症儿童社会情绪技能训练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3、观点采择的特性 a、独立于刺激输入之外。 b、需要把两种以上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 c、需要对自我进行控制。 4、儿童观点采择发展 塞尔曼观点采择的阶段 0、自我中心或为分化的观点(3—6岁) 1、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6—8岁) 2、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8—10岁) 2 8—10 3、相互的观点采择(10—12岁) 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观点采择(12—15岁以后)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2、情感社会化 社会文化传统对儿童情感的社会化,特别是情感的 表现形式影响较大,影响方式有三种: a、某些社会对情感的表现方式有所限制; b、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有些情感占绝对优势; c、情感的表达方式具有文化特定性。 父母的情绪水平对亲子互动的影响: 情绪水平低的父母对儿童的支持较少,批评和干扰 多,对孩子的消极情绪也较多;儿童则感到比较冷 漠,从亲子交往中体验到的兴奋和乐趣也较少。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四、儿童社会认知发展 认知是人类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 客观世界包括无生物界、生物界和人类社会。 1、社会认知能力与智力的关系 智力是保证个体有效得认识事物的稳固的心理特 征的综合,既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语言和操作能 力的综合,其核心是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佩里格雷尼运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3—6 -测查了小学3—6年级儿童的手段--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 理解能力跟IQ之间的关系,发现两种社会认知能力与IQ 存在着中等强度的相关关系。 2、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 R。塞尔曼认为,观点采择在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 中处于核心地位。 观点采择:个体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并 协调起来的能力。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三、儿童的依恋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个体社 会性发展的开端和作成部分。 1、依恋的性质和发展 依恋: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感情联系。 (1)依恋的特点 a、在对象上,依恋具有选择性 b、在行为表现上,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身体的亲 近。 c、在对个体的心理意义或直接后果上,依恋双方特 别是依恋者可从中获得一种慰籍和安全感。 d、在具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意义上,依恋遭到破坏 后会造成依恋双方尤其是依恋者的分离焦虑和痛苦。 e、在其赖以形成的基础上,依恋双放具有某种和谐 性。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c、文化特点 d、儿童的气质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5、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a、依恋质量的现实意义 b、“性向假设”与早期依恋质量的持久影响 首先,在个性特征方面,与不安全型儿童相比,安 全型儿童以后表现出更强的探索的欲望与能力。 其次,在游戏与社会交往中,安全型儿童也显得成 熟,表现出良好的个性特征与社会认知能力。 最后,在特定问题情境中,安全型儿童也表现出较 强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和良好坚持性及挫折容忍力。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3)儿童的同伴经验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
2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趋势 (1)婴儿期 范德尔的研究指出: 大约2个月,婴儿能注视同伴;3到4个月能相互触 摸和观望;6个月能彼此微笑和发出“哑哑”的声音;1 岁出现社交行为,如大笑、打手势和模仿。从第二年 起出现互惠性游戏。 婴儿期同伴间的相互作用的发展阶段: a、客体中心阶段 b、简单相互作用阶段 c、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第一讲
理论研究基础
一、社会能力 1、社会能力的不同定义 (1)乐能(Lerner、1997)定义为 a、能和他人发展正向的关系 b、具有正确的和年龄适当的社会认知 c、无不适应的行为 d、能表现有效的社会行为 (2)葛斯汉(Gresham、1986)认为: 社会能力是依照判断,评估某人工作表现是否 适当的名词。 他将社会能力分为:适应行为和社交技巧。如下图: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5、儿童的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理论是个体对他人心理或心理状态以及心 理与行为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1)4岁以前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区分 a、言语活动中对心理状态的区分 b、理解看见和知道之间的关系 c、理解外表与真实的区别 d、对他人行为的预测 (2)韦尔曼的“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观点 2 a、阶段1(2岁)“欲望心理学的心理理论” b、阶段2(3岁左右)信念—欲望为基础的心理理论 c、阶段3(4岁开始)个人的信念是对世界的解释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3)社会规则的认知发展 a、随年龄的增长对道德规则行为和习俗规则行为的判 断、认识更加清晰。 b、语言发展快的儿童比语言发展慢的儿童更早的区分 道德规则行为和习俗规则行为。 c、观点的熟悉性对较小儿童的反应影响,熟悉事件区 分更清晰。 d、社会规则具有文化特征。

(2)依恋的发展 依恋建立的前提: a、识别记忆 b、客体永久性与人的永久性。 依恋建立的标志: a、代表性 b、稳定性 c、普遍性 儿童的分离焦虑和与之同时出现的怯生现象,是公认 的依恋形成的标志。 (3)早期依恋的阶段性发展 a、前依恋期(0—2个月) b、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 c、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24个月)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心,自我评价的客观化程度逐渐提高。 d、从自我的功能来看,社会适应性逐渐提高,区 分外部自我和内部自我的能力逐渐增强,儿童逐渐能够 比较实际地判断社会交往情境,并根据这些判断而表现 出复杂的社会自我。 2、自我概念的发展 (1)谢弗尔森关于自我概念的结构模型 一般自我概念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一、家庭中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1、认知社会化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一个社会基础,儿 童与一个有能力的人间的交往对促进其社会技能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儿童与成人间的相互 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儿童的发展水平必须达到“最近发展区”。 其次,儿童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求帮助。 再次,成人要能够敏感地觉察孩子的需求,及时作出 反应或停止帮助。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3、亲子关系影响儿童社会化的机制 (1)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指父母通过种种方式改变儿童的态度,使 儿童接受,内化行为规范的过程。 父母改变儿童态度的方法有:使用权利,爱的收回 信息内化。 (2)模仿 在社会交往中,儿童一方面通过直接观察他人的行 为学会新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观察他人行为产生 的后果得到“替代性强化”。 (3)认同作用 (4)归因方式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2)学前期 集体游戏 观 察 类 别 总 数 游戏 T1 T2 游戏

平行游戏
T3
T4 T5
T6
3 儿童的友谊关系 友谊概念的五个阶段: 阶段0:即时性游戏(约3—7岁) 阶段1:单方面游戏(约4—9岁) 阶段2:公平气氛的合作(约6—12岁) 阶段3:亲密和相互分享关系(9—15岁) 阶段4:自主的相互依赖的友谊(12岁以后) (1)友谊关系的功能 a、友谊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b、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 的机会 c、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 d、友谊可以为儿童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e、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 f、友谊可提高儿童的自尊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二、同伴关系和友谊 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基本上是沿着两条路线进行: 最初几年主要在家里度过,与其相互作用的主要对象 是父母;逐渐疏远与父母的交往走到同龄伙伴中去, 形成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分为:同伴群体关系;友谊关系。 同伴:儿童与只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间的一种共同活 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1、同伴关系的功能 (1)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而已获得熟练成功的 社会技巧。 (2)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使儿童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有利于情绪社会化,有利于培养儿童对环境进行积极 探索的精神。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根据依恋双方行为的整合程度与交往中合作性,协 调性的发展状况,可以把学前期儿童的依恋关系分为 和谐型、不完全和谐型、不和谐型。 2、依恋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 (2)习性学理论 3 3、依恋的测量与类型 测量:陌生情境法 根据陌生情境法测定所得出其依恋程度,儿童依 恋分为:安全型(TB)、回避型(TA)拒绝型(TC) 4、影响依恋的因素 a、抚养质量 b、母亲缺失
2—3岁以后, 儿童开始能把 自己与他人加 以比较,从而 产生简单的自 我评价。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2)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标准: a、儿童能够区分自己的动作,并意识到动作的目的 和动机。 b、儿童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c、儿童能够把自己与自己的动作分开,知道自己是 活动的主体。 d、儿童能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自己。 (3)儿童自我发展的一般趋势 a、自我认知的内容从反映外部的、可观察的、具体 的、有明确参照系统的自我特点到反映内部的、不能直 接观察的、抽象的、参照系统模糊的自我特点。 b、儿童自我的结构从简单的结构分化的、多重的结 构,并逐渐出现层次性,最后形成复杂的、整合的自我 结构系统 c、儿童的自我评价一方面从以他人评价标准发展到 独立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儿童又在不断脱离自我中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续上表 习俗规则 定义:在社会系统内对社会湖动起结构性作用的 行为规范。 建构成分:社会组织观 例证:表达,服饰,性别角色,言谈举止等 标准:具有偶然性,可改变性,情景性,相对性, 受规则和权威的约束。 谨慎规则 定义:对自己有消极后果的行为 建构成分:个人的概念 例证:包括安全,舒适,健康等行为,如冬天戴 手套,不要触摸电插座等 标准:规则的效用,普遍性和规则的偶然性
主Hale Waihona Puke 讲座自闭症儿童社会情绪技能训练
广州展爱儿童自闭症培训中心
本课程在设计时的几个基本假设: 1、社会情绪技能是学来的行为,是可以教导的。 2、行为管理问题乃是学生社会情绪技能缺陷的问题 3、社会情绪技能乃是学业技能的先备技能 4、社会情绪技能愈早教愈好 5、社会情绪技能教学的方式,基本上和学业的教导相似, 亦可以用认知的方式来教社会情绪技能 6、EQ能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学历和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