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060702
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060702
• 测量方法: • ① 水准测量 • ② 三角高程
测量 • ③ GPS高程
•up•down 测•量return
§6-2 导线测量
•6.2.1 导线的布设形式 •6.2.2 导线测量的外业 •6.2.3 导线的内业计算 •6.2.4 导线测量错误检查
•Home
6.2.1 导线的布设形式
导线:将相邻控制点(导线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导线测量:依次测定导线边的水平距离和两相邻导线边的水平夹角,然后根
•Home
6.4.1 交会测量概述
概念:通过测量交会点与周边已知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水平角来计算交会点 的平面坐标;常用来加密小地区平面控制点
分类: 1. 按交会图形 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 2. 按观测值类型 测角交会、测边交会、边角交会
•up•down •return
6.4.2 图形类型交会测量
踏勘选点 a. 相邻点通视(平坦) b. 土质坚实稳定 c. 点上的视野开阔 d. 边长符合规范 e. 导线点分布均匀 建立标志 a. 临时性标志 b. 长期保存标志 导线转折角测量 全站仪、经纬仪 导线边长测量 全站仪、测距仪、钢尺
•临时性标志
•永久性标 志
•点之记
•导线点在地形图上的符号
•up•down •return
§6-5 坐标换带计算
•6.51 正算公式 •6.5.2 反算公式
•Home
6.5.1 高斯投影正算公式
•up•down •return
6.5.2 高斯投影反算公式
•up•down •return
§6-6 三、四等水准测量
•技术要求 •测量方法
•计算检核
•home
•up•down
6.2.3 导线的内业计算(闭合导线算例)
•X
•Y
•up•down •return
6.2.3 导线的内业计算(附合导线算例)
•up•down •return
6.2.4 导线测量错误检查
1. 一个转折角测错的查找方法
•分别从导线两端的已 知点出发,按支导线 计算出各导线点的坐 标,得到两套坐标; 如果某一个导线点的 两套坐标值非常接近 ,则该点的转折角最 有可能测错
据起算数据,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最后求出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适用区域:隐蔽地区、带状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公路、铁路和水利控
制点测量
•up•down
6.2.1 导线的布设形式
•一、闭合导线:起讫于同一已 知点的导线;适合已面状地区
•几何条件:
•up•down
6.2.1 导线的布设形式
二、附合导线:布•X设在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
•一、前方交会测量
• 计算步骤: ① 计算已知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② 计算待定边的边长和坐标方位角 ③ 计算待定点的坐标 ④ 检核计算
•计算公式为:
•注意:
•① 为保证交会点的精度,在选定P点时 ,应使交会角γ在30~120度之间,最好 近于90度!
•② 用公式计算时,点位编号应保证A ,B,P三点构成旋转的方向为逆时针方 向且与实际情况相符!
观测步骤: ① 安置仪器,量取仪器高(i),量取目标高(v) ② 照准目标,观测竖直角和距离(斜距或水平距离)
•up•down •return
§6-8 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
•6.8.1原理与方法 •6.8.2三维导线测量
•Home
6.8.1 原理与方法
•up•down •return
6.8.2 全站仪三维导线测量
第六章小区域控制测量 060702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6-1 概述
•6.1.1 基本概念 •6.1.2 平面控制测量 •6.1.3 高程控制测量
•Home
6.1.1 控制测量的基本概念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控制网:测区内选定的若干控制点所构成的几何图形就称为控 制网;它包括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按一、二、三、四 等四个等级、由高级到低级逐级加密点位建立的。 图根控制网:直接供测图使用的控制网,其节点称为图根点, 测定图根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工作称为图根控制测量。
闭合差的计算: 闭合差的分配: 改正后的坐标:
•up•down •return
•X •Y •return
附合导线坐标增量理论值的理解
•X •C
•B •Y
•return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return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return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检核
•return
§6-7 三角高程测量
•6.7.1 测量原理 •6.7.2 观测与计算
•Home
6.7.1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大地水准面
•up•down •return
6.7.2 三角高程观测与计算
•up•down
6.2.4 导线测量错误检查
2. 一条边长测错的检查方法
•分别计算出导线的纵、横 坐标增量闭合差则可得全 长闭合差(f)的方向为:
•凡是与全长闭合差f平行 的边长最有可能测错
•up•down •return
§6-3 小三角测量
本节内容自学
•home
§6-4 交会定点
•6.4.1 交会测量概述 •6.4.2 图形类型交会测量 •6.4.3 观测值类型交会测量
•C
•A •D
•1
•B •2
•几何条件:
•B
•C •Y
•up•down
6.2.1 导线的布设形式
三、支导线:由一已知点和方向出发,延伸出去的导线;只用做支点 •支导线既不闭合也不附合,无任何几何条件,所以一般须进行往返测
•A •1
•B
•2
•导线网
•up•down •return
6.2.2 导线测量的外业
•up•down
6.4.2 图形类型交会测(A)和待定点(P)上安置仪器,观测水平 角α,γ和检查角θ,进而确定P点的坐标
• 计算方法: ① 计算出β=180-( α+γ ) ② 按照前方交会的计算方法步
骤求出P点的平面坐标并进 行检核
•up•down
6.4.2 图形类型交会测量
•up•down •return
6.2.3 导线的内业计算
一、计算中的基本公式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坐标反算
坐标的推算
•up•down
6.2.3 导线的内业计算
二、计算的基本步骤
•目的:求得各个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准备工作:a. 全面检查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 b. 绘制导线略图 • 计算步骤: ①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②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③ 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④ 导线点坐标的推算
•up•down •return
6.1.2 平面控制测量
•概念:测定点位 平面坐标(x,y )的工作,采用 逐级控制、分级 布设的原则,分 为一、二、三、 四个等级建立
• 测量方法 :
• ① 三角测
量
• ② 导线测
•up•dow•n
量•return
③ 交会测
6.1.3 高程控制测量
•概念:测定点的 高程(H)的工 作;采用逐级控 制、分级布设的 原则,分为一、 二、三、四个等 级建立.
•三、后方交会测量
•概念:仅在待定点P上安置仪器,观测水平角α,β,γ和检查角θ,进而 确定P点的平面坐标 •计算公式为:
•注意:在选定P时,应避免其落 在危险圆上!
•up•down •return
6.4.2 观测值类型交会测量
•一、测边交会
•up•down
6.4.2 观测值类型交会测量
•二、测边角后方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