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枉.然(wǎng)振耳欲聋鲜妍.(yàn)惟妙惟肖B.归省.(xǐng)惟余莽莽翘.首(qiào)惮精竭虑C.襁.褓(qiáng)锐不可当娉.婷(pīng)红妆素裹D.龟.裂(jūn)轻歌曼舞可汗.(hán)筋疲力尽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清冽进溅水波粼粼海枯石滥B.涟漪澄澈海誓山盟沧海桑田C.澎湃狂澜浩瀚无垠一页孤舟D.凫水潋滟九曲连环鸿浩之志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这场篮球赛精彩纷呈,比赛双方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比分最终还是停留在1:1。

B.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岸边,眼望瀑布咆哮而下,一泻千里....,如此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隐姓埋名....。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D.小弟弟在家里整天吵得鸡犬不宁....,我头都痛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亚洲.文明之光》这部纪录片全面回顾亚洲人文历史,以生动的影像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共同繁荣的理念。

B.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在|“中国诺奖”中获得生命科学奖,原因是由于他们在水稻研究中有开创性贡献。

C.在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吴京凭借《战狼2》的精彩表演,技压群芳,摘走了百花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D.近年来,通过不断为“生态工业柳州,宜居创业城市”的蓝图添砖加瓦,使柳州水更清、天更蓝、山更绿。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A.春月是一只青春鸟,驮着幽幽夜色,栖落在古城的墙角。

B.命运即使让你错过了夕阳,也必将让你看到满天的彩霞;命运即使让你错过了月亮,也必将让你看到满天的星星。

C.大家都很喜欢他,因为他长得好像周杰伦。

D.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流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6、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它和慎独是相对而言的,强调的都是一个“慎”,即独处或众处,都要心中有戒,做好自己。

②法国心理学家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就变得低智商、非理性、易盲从,于是他把人群称为“乌合之众”。

③勒庞的看法只是一家之言,未见得便是真理,譬如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便提出了几乎相反的观点。

④但个体受群体影响,却是没有疑义的。

⑤慎众,是说人处在群体中的时候,要努力坚守自我,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

A.②⑤③④①B.②③⑤①④C.⑤②③①④D.⑤①②③④7、默写古诗文并写出相应的篇名。

(1)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3)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5)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独学而无友,_________。

(《礼记·学记》)(7)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范仲淹《______》)(8)中华文化常常讲究由折美,层次美,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能表现这种美学思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秦王怫然..怒____(2)天下缟素..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3.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能够出色完成使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有人说:“根据史实,秦王能够统一六国,成就大业,应该是个英雄。

”你是怎样看待秦王这个人的?结合文章内容,发表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

(30分)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1)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2)我征引佛门这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3)做人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4)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5)我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作者用百丈禅师的言行引出了什么话题?2.文中引了一些古代名人的名言(已划线标注),这些名言的共同主旨是什么?3.在论述中运用设问句可以推进论证或转换话题,试从文中举出一例进行具体分析。

4.为了阐明事理,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

请你从文中举出三例,分别说说每组对比所阐明的事理是什么?5.文章最后一段中所说的“这些道理”指的是哪些道理?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周国平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

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

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

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

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

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

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

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

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