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习诊断检测九年级语文试题(2020.1)本试题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字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盘桓.(huán)忌讳.(huì)妄自菲.薄(fěi)吹毛求疵.(zī)B.温驯.(shùn)睥.睨(pì)浮光掠.影(lüè)一曝.十寒(pù)C.诡谲.(jué)伎俩.(liǎ)咎.由自取(jiù)断壁残垣.(yuán)D.绯.闻(fēi)蓦.然(mò)呱.呱坠地(gū)铢两悉称.(ch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4分)A.荣膺螺旋桨委屈求全援疑质理B.雷霆金刚石提心吊胆人情练达C.烽烟三步曲不屑置辩如雷贯耳D.脉博造假账雕梁画栋雷厉风行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A.他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C.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D.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B.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看视频,还能看新闻,看直播,深受用户欢迎。

C.广大中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偷生 B.故患.有所不辟也患:祸患,灾难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万钟于.我何加焉所恶有甚于.死者B.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故不为.苟得也C.此之.谓失其本心行道之.人弗受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入则.无法家拂士7.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以鱼和熊掌设喻类比,说明正义要比生命重要,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具有文学趣味。

B.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

C.第二段,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当微不足道的东西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从反面论证了人不能失去“本心”。

D.结尾举有的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的例子,从反面论证失去“本心”的人之可耻可悲。

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更富有文采和气势。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8—10题。

(共8分)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

咨③其风土,考其区域。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

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

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字亭林。

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③咨:询问。

④注:对经典的解释。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画一处)(2分)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9.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1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3分)(三)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1—12小题。

(8分)虞美人•宋•蒋捷①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①蒋捷,字胜欲,生活在宋、元换代之际,一生饱经战乱。

宋成淳十年进士,几年后宋亡,不仕。

1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画面。

(4分)12.“虞美人”是词牌名,请从词中找一个词语作为这首词的题目,并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4分)(四)根据原文默写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轼《定风波》)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5分)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1)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与文中画线句句式一致,符合语境,上下文连贯。

(3分)(2)根据材料可以概括出阅读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①体悟经典之美②③④改变社会风气。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2分)四、(3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小题。

(12分)侗族大歌——千年绝美如天籁①侗人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

“大歌”就是指侗族大歌,它以神奇的多声部合韵名扬世界,被誉为绝美的“天籁之音”,堪称世界民歌艺术的珍品,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②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在侗语中称为“嘎老”(“嘎”就是歌,“老”则含篇幅长、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便是其主要特点。

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

③侗族大歌已经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

”至明代,邝露在《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

这是数百年间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

④说起侗族大歌的形成,有一个美丽传说。

古时候,一群侗族青年男女在山上耕种。

他们休息时坐在一个大树下相互逗乐,欢声笑语引来了山上百鸟齐鸣、昆虫欢唱。

那些声音有高有低,此起披伏。

他们被迷人的鸟鸣虫唱所吸引,于是模仿起来。

这样年复一年,优美动听、气势宏大的蝉歌、昆虫歌等多声部侗族大歌便形成了。

⑤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

按音色,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

按体裁,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和混声大歌等七种。

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世代相传下来。

⑥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需要三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每个歌班包括至少一个领唱,一个高音和若干低音。

演唱时,常在歌曲后半的“拉嗓子”部分运用以长音方式构成的持续音。

为了突出高音部的旋律,即在低音部的基础上运用向上的支声方法进行变唱。

旧《三江县志》(卷二)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佳者唱反音,众声底则独高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

”⑦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与众唱相结合。

侗族大歌的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

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一个或两三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变唱。

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唱高音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相对独立的变体,它虽源出低声部,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⑧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侗族大歌一般由若干句构成,若干段组成一首。

每首歌开始有一个独立性段落,作为序歌,中间部分由若干句组成,然后有一个尾声部分,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

⑨侗家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

”他们把歌当作精神食粮,用它来陶冶心灵和情操。

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

歌与侗家人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⑩“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

”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着侗族的历史和文化,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代往下传。

侗族大歌不仅是音乐的艺术,而且是侗族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作者:吴练勋,文章有改动)16.阅读③—⑩段,简要概括文章围绕“侗族大歌”介绍了哪些内容。

(4分)17.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4分)按音色,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

按体裁,分为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戏曲大歌、社俗大歌和混声大歌等七种。

18.阅读第⑧段,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4分)侗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小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