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树

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树


《活板》
对比
作者简介
《 短 文 两 篇 》
教学目标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点,运用程序说明顺序,使用简明、 平实、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色。 2、能力目标:掌握重点的文言虚实词,认识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了解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的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人民 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 教学重点及其教学难点 • 1、教学重点:疏通文义,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语法现象。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刻画 人物 的方 法
社会原因
文体知 识
肖像描写
细节描写
《 孔 乙 己 》
小说三要素
小说结构
小说涵义
鲁 迅
作者简介
《孔乙己》
• 教学目标 • 1、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 • 2、品味语言,学习小说通过人 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 画人物的方法 • 3、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 的社会意义。 • 教学重点:分析孔乙己这一人 物形象,学习小说多角度生动 刻画人物的方法。 • 教学难点:理解孔乙己这一形 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 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境法
《孔乙己》
写法探究
第 四 单 元
环境 描写 人物的言行举止
家的狗
不是将军家 的狗
狗主 人的 身份
不是将军 家的狗
不知狗主人
将军的哥哥 家的狗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 变 色 龙 》
奥 楚 蔑 洛 夫 警 官
反动统治阶级的鹰犬媚上 欺下、见风使舵的思想性 格特点。他是沙皇政府的 忠实走狗。
教学目标
《叫三声夸克》
• 教学目标: • 1.了解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和物质 结构的基本构成,知道什么是夸克。 • 2.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 教学的重点、难点: • 1.体会文章通俗、形象的说明语言。 •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了解科学知识, 体验科学精神。
不含色素 花青素 物质基础
魔 鬼 的 海
说明 顺序 说明 方式
鸣 沙
说明 对象
以设问 方式步 步引导 读者
教学目标
作 者 竺 可 桢
沙 漠 里 的 奇 怪 现 象
树立崇尚科学的思想
作者简介
•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 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曾 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是我国 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也是我国 物候学研究的创始者。对我国近代 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 了重要贡献。在研究中国气候的形 成、特点、区划以及变迁,在物候 学和自然科学史等研究领域,有杰 出成就。他重视并带头参加科学普 及工作,《物候学》就是他这方面 的代表作。该书1963年由科学普及 出版社出版,1973年、1980年,由 科学出版社增订再版。
讲故事
说明顺序 而以 又人 愈类 感对 无声 是知音 有的和 限情乐 的形音 。为的 据知 ,识 说愈 明益 了增 人多 思想启迪
认识世界 的规律
说明方式
说明对象
作者介绍
《 我 们 的 知 识 是 有 限 的 》
探索未知 世界的兴趣
教学目标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 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是近代实验科学与机械唯物 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他被认 为是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 的先驱,利用望远镜观察天 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

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主旨
开端
故事情节
发展
胡屠户 中举前 结局
高潮
众 乡 邻
范 进 作 者 张乡绅 吴 敬 梓
中举后
《范进中举》
• 教学目标: •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课文运 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进行讽刺。 •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比较范 进中举前后人物语言和动作等的 变化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 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了解封建 社会的世态炎凉,调整自己的读 书心态,努力学习,学会做人。 • 教学重难点: • 1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 2分析人物形象。 • 3理解小说的主题。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 教学目标: 1.理解沙漠中奇观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学习文章的写作思路,体会这种由浅入深,由现 象到本质的写法的好处 3.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所带有的一定的文艺色彩 4.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作者是怎样解释“魔鬼的海”和“鸣沙”现象的 2.品味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文艺色彩 教学难点: 理清本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写作思路
发展 过程
胡萝卜素
人工选择 物理学原理 自然选择 反射光波
进化观点 自我 保护
生理需要
牡丹、大丽花、虞美人 “蜂争粉蕊蝶分香”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贾祖璋(1901-1988)浙江 海宁人。1920年毕业于浙江 省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商务 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兼 编辑室主任、科学普及出版 社副总编辑、福建省科协顾 问、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协会 顾问、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 理事长、福建省科普创作协 会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等职。
战一也这青天草《集国代鲁 斗篇是是年,》朝《文文迅 檄讨他鲁》最。花呐化学, 文伐继迅,初孔夕喊革家原 。 封《创后发乙拾》命、名 建狂作收表己》《的思周 制人的入于》,彷主想树 度日第小 写散徨将家人 和记二说 于文》。、, 封》篇集年 诗,作革字 建之白《 集散品命豫 文后话呐月年《文有家才 化的小喊《冬野集小,, 的又说》新 说中现 ,。 1918 1919 4
综合实践活动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社会热点问题研讨会
语段修改
科学小品
古代劳动人民 智慧
科学知识
《沙漠里 的奇怪现 象》
《短文 两篇》
《花儿为什 么这样红 》
事理说明 文
《我们 的知识 是有限 的》 事 理 说 明
《叫三声 夸克》
第 三 单 元
《诵读欣 赏 山市》
物理知识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元单 三 第
为什么
诵读 法
时 间 顺 序
教 学 目 的
了解 科学 知识 读《聊 斋志异》
课文内容
山市的虚幻景象
诵 读 欣 赏 山 市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 ,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 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 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 蒲家庄人。郭沫若先生赞“写鬼写 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简介
沈括,历史人物名,
北宋科学家、改革家。 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 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 巨著《梦溪笔谈》。一 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 显著的科学家,我国历 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 一。精通天文、数学、 物理学、化学、地质学, 气象学、地理学、农学 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 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
魏学洢:字子敬,明末人。其父魏大中,因弹劾
主旨
口技人技艺高超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写法 字词
翻译

课下 注释

作 者 林 嗣 环
字林 铁嗣 崖 , 明环 末, 清号 初起 人八 , (sì )
《口技》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言实词含义。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二)能力目标 1.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认识我国口技 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 力教师讲解重点、难解字词,学生自译,教师给予订正、补充。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
小说 之林
第四单元
散 文 诗 歌
人生 体验 精彩 演讲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一单元 苏 教 版 八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散 文
咏物 抒怀
演 说 词
首幻灯片 1页
背诵文段 10篇(段) 语言 揣摩 运用 45 多解 创意 5 记忆 积累 18
诵读欣赏和专题
整体 感知 31 探究练习 99道
苏 教 版 八 年 级 语 文 下 册
《变色龙》
《窗》
《口技》
《范进中举》
《孔乙己》
第 四 单 元
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写法探究


第四单元教学目标


能说出小说通过塑造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 物来反映生活的基本 特征
能自己归纳欣赏小说 的基本方法
学习课文描写人物 展开情节的多种方法
对比 心理活动
《窗》

《范进中 举》
不变
《变色龙》

《口技》
吴 敬 梓
《 窗 》
心灵美丑
自 私 狭 隘 嫉 妒 心 强
心灵的窗口
善良
关爱 他人
靠窗病人

心胸 开阔
不靠窗病人
无私奉 献
《窗》
• 教学目的: • 1、知识与能力目标:体 会小说巧妙的故事情节, 认识其中体现出的人性的 美丑。 • 2、过程与方法目标:深 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说的 特点。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联系生活谈体会,体 味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本文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2、学习本文灵活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解说事理的方 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学生热爱 科学的情 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本文精巧的构思和灵活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 说明方法的运用和说明的顺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