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介绍
第三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介绍
二、有限理性模型
2、排除法:逐项排除不符合限定条件的方案,直 至剩下最后的方案。限定条件包括经济预算、技 术难度、政治可行性、伦理道德要求、环境标准 等。如买房子、汽车,选大学、专业,找对象。 3、有限理性模型的启示和意义:人的理性实际上 是一种有限理性,完全理性和最佳决策作为追求 目标,有限理性和次佳决策、满意决策往往成为 实际的决策结果。“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论证有限理性及满意决策的H.西蒙获1978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
模型概述
三、如何衡量模型的有效性? 1、排列并简化现实(序化、简化) 2、认定重要层面(抓住重点) 3、符合社会现实(真实)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沟通) 5、指导调查与研究(可检验) 6、提出一定的解释(解释性)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一、传统理性模型:追求最优决策解
二、有限理性模型:追求决策满意解
1、排列组合法:舍弃最佳解,寻找满意解。
某单位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4项任务,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项任 务分别需要6、3、3、2小时完成,人手不受限制,如何完成任务?
第一种方案:工作任务顺序排列,即完成第一项任务后,再去执行 第二项任务,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最后一项任务。需要14个小时, 超过了限定时间。 第二种方案:第一项任务和第二项任务同时开始执行,都完成后 再顺序执行其他几项任务。需要11个小时,依然不能满足工作任务 的时间要求。 第三种方案:第一项任务与第二项任务同时开始执行。第二顶任 务一完成,马上接着进行第三项任务,最后进行第四项任务,共需 要8个小时。这种方案已经能够满足需要,行动方案的选择可以到此 终结。
一、理性模型
理性选择就是要做出价值最大化的选择,即选择 达到目标的最优方案。 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应具备如下条件:
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决策过程中可以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三、渐进主义:改革和改良
渐进模型(连续性+微调): (1) 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政策制定要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不能推倒重来。 (2) 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注重对现行政 策的修改与补充,弥补现行政策的缺陷。 (3) 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不是一步 到位,一劳永逸,要注意反馈调节,不断微调。 (4)渐进调适,探索前进,直至满意或达到目 标。
第三章
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第一节 模型概述
一、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 和抽象化的代表。比如地图、公式。 一般来讲,模型可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 型。比如小区开发模型、E=MC² 。
模型概述
二、模型评述 公共政策的理论性活动实际上就是在画一 张示意图。很多政策研究分析通过模型进 行。 模型有助于认识的抽象、概括、提升、深 入。 不能把主观的抽象完全等同于客观的现实, 不能把模型等同于对象本身。
理性(rationality)即合理、有理,与感性 (sensibility)相对,指人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 力。 买汽车仅挑颜色,买衣服只注意款式,做决定 靠抽签,做事情喜欢打赌,江湖上的快意恩仇, 都不是理性的行为。 人们一般是理性的,但有时是感性的、非理性 的。人类性情和行为的复杂性。 完全理性、有限理性与非理性行为。
詹尼斯(Irving Janis1918-1990)认为, 小组意识的“群体狂 想症”特征对决策会构成极大的障碍,并可能导致重大的执行灾 难。詹尼斯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 (1) 领导应鼓励成员多提怀疑和反对意见,创造良好气氛。 (2)领导不要一开始就倾向于哪个方案。 (3) 建立一些独立的政策计划和政策评估小组,增强小组的开放 性。 (4) 把决策小组再分成若干小组,由不同的人主持小组的讨论。 (5)决策小组的成员和组外人士交换意见,发挥“旁观者清”的优 势。 (6) 邀请专家和有关方面人士到会,鼓励他们向核心成员的意见 提出挑战。 (7) 暗中委派一个“魔鬼”角色,故意与大家的意见相左,成心 挑刺。 (8)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换位思考。 (9)不要轻易满足于简单的一致,应该再开一次会,专门提出疑问, 并加以认真研究。
四、小组意识模型:群体无意识
群体无意识(Group think,亦作团体迷思、团体盲思、 团体无意识)指团体在决策过程中,由于成员倾向让自 己的观点与团体一致,因而令整个团体缺乏不同的思考 角度,不能进行客观分析。一些值得争议的观点、有创 意的想法或客观的意见不会有人提出、或者是提出后遭 到忽视及隔离。团体迷思可能导致团体作出不合理、甚 至是很坏的决定。
小组意识特征:自我估计过高、盲目性、群体意志型压力。
(1)一致性思维。从众风气甚浓,不利于决策讨论。 (2)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3)极端化的盲目情绪。盲目乐观或悲观失望,容易走极端。 (4)对群体过分自信,加强了群体的封闭性。 (5) 群体凝聚力与排他性、封闭性。 (6)群体成员的共同性。信息掌握、思考方法、价值观念、利益范围、兴趣 爱好的一致。容易封闭和排他。 詹尼斯-群体无意识 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是:(1)确定决策目标。(2) 提出备选方案。(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4)通过排序选择出意义,但现实中 很难做到。原因不在于它的逻辑体系有缺陷,而在 于其前提假设有问题。阿罗不可能定理。 第一,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 元、模糊和相对的。 第二,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受到 个人偏好、价值取向、性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影响。 第三,人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信息不完全、 不充分、不及时、不对称。 第四,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 一致,价值观难以一以贯之。 第五,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 资源条件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