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⑥ 团体成员可以和信得过的组外人士交换意见,然后把他们的意见 带到组内,避免“当局者迷”的弊端,发挥“旁观者清”的优势。 ⑦ 一些专家和有关人员可以被邀请到会, 并鼓励他们向核心成员的 意见提出挑战,加强决策小组的开放性。 ⑧ 领导者在每次会议上应暗中委派一个“魔鬼”角色。 ⑨ 如果政策涉及一个敌对国家或组织,就要警惕情绪化的过激行为, 用足够的时间调查和分析敌对势力的迹象与意图。 ⑩ 不要轻易满足简单的“一致”,在成员形成完全一致后,应该再 开一次会,专门提出疑问,并加以认真的研究。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渐进模型的特点: 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
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评价: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试验、不断反馈和 调整的过程。其有利于避免因决策严重失误所产生的持久性结果。 然而,渐进模型多适用于稳定发展的社会形势,有着很大的局限, 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1.3 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
排列并简化事实
认定重要层面
符合社会现实
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指导调查与研究
提出一定的解释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 政策模型——公共政策的分析途径
4.2.1 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
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以经纪人假设为前提。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2 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
西蒙在对传统理性主义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模 型或称满意模型、次优决策模型。
西蒙认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 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发现和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只有在非常例 外的情况下,才是发现和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 有限理性模型对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作了比较真实的解释,为决 策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对传统理性模型的批判 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 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会受到个人偏好、性
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由于人对信息的感知和记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非常有限的。
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 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5 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
精英理论近似于英雄史观,它将公共政策视为把握统治权力的政 治精英们的价值偏好。
其主要观点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 要求及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性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 地位的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 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机构加以执行。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1.2 模型的风险
模型是现实的人为拷贝,是人认识事物的必要方式。在政策分析 中,我们运行模型的分析方法,我们实际上正在把主观强加于客 观,人为地创造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从看似并不存在程序的现 实中提炼出一种程序。
模型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替代物,而且是现实世界抽象化的 代表。任何模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不完全模仿和简单化省略。因 而,在政策分析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地对待模型所代表的 “真实”。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4 群体迷思模型:源自凝聚力的群体狂想症
贾尼斯因其提出的团体迷思理论而闻名。他在1972 年的《团体迷 思》一书中首次提出“groupthink”一词并进行了解释,贾尼斯将 它定义为“在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体里,其成员为维护团体凝 聚力,追求团体的和谐与共识,会忽略最初的决策目标,因而不 能有效进行方案评估的病态思考模式”。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2、团体迷思的表现形式 无懈可击之错觉 集体合理化 对团体固有道德深信不疑 刻板印象
对持异议者施加压力
自我审查
全体一致的错觉
自我指定的心理守卫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3、团体迷思对团体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不全面研究替代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
人的理性实际上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这种有限理性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主要有三方面。
① 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 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 ② 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 力所能及的问题求解活动,寻找尽可能多的决策方案。
精英理论“少数精英操纵一切”的断言受到了多方面的批判,被 认为是难以证实的观点。多元主义理论、统合主义理论、马克思 主义理论都对此提出过质疑。但简单地认定其不成立也不是一种 实事求是的态度。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6 制度理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
制度理论起源于传统的政治学。制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 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政府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 在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 不同的政府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度的 产物。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第二版)
谢 明 编著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4章
政策模型及 相关理论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本章重点
了解政策模型的作用与风险 认识评价模型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掌握政策模型的主要理论观点
理解政策模型的实际应用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1 模型概述
4.1.1 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或抽象化的代表。通过 模型进行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点,忽略了次要因素,作为研究原型的 中介,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 阐述研究的问题。 一般来讲,模型可划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具体模型主要指 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而抽象模型主要是指用语言、 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理性决策的具体步骤是: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对这些 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传统的政策理论有着理性主义前期发展的深刻烙印。它认为,任 何决策都是目标性行为,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很多种途径和手段。 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作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 最优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精英理论的启示
① 它告诉我们公共政策不反映公众的要求,而是反映精英的兴趣和 偏好。
② 精英理论认为公众是被动、麻木和信息闭塞的,公众的情感往往 被操纵在精英们的股掌之中,公众对精英价值观的影响微乎其微。 ③ 精英理论认为,对支撑社会制度的基础准则,精英集团有着一致 的认识。
政府制度赋予了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政府制度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① 它可能有利于某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不利于另一些政策的形成 与实施;
② 它可能为社会上的某些利益需求提供便利,而为另一些利益需求 设置障碍; ③ 它可能为某些个人和团体提供接近政府权力的便利,为另一些个 人和团体设置接近政府权力的障碍。 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为制度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制度分析 的理论模型逐渐成为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代表了当前政策分析 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走向。
不全面研究决策目标。 不考虑既定选择的风险。 信息搜集不足。 信息处理过程带有偏见。
不重新评估当初放弃的选择。
未制定突发情况的备用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团体迷思的防范
① 让团体成员了解团体迷思现象,认识其原因、表现、影响和后果。
② 团体领导应鼓励成员尽可能多地提出怀疑和反对意见,在讨论中 为意见交锋创建平台。 ③ 团体领导不要一开始就表明自己倾向于哪个方案, 避免由于自己 的主观好恶对成员造成心理影响。 ④ 按照行政管理的要求,建立一些独立的政策计划和政策评估小组, 为同一项政策服务,增强小组的开放性。 ⑤ 把决策团体分成若干小组,由不同的人主持小组讨论,然后再把 意见汇总。相比团体讨论,可能在结果上会有很大变化。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托马斯· 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中对精英理论的基本观点作 了如下概括。 ① 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 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 ② 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精英 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 ③ 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者的精英阶层,这个变化过程一 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 ④ 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 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 ⑤ 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 公共政策的变化一定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 ⑥ 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前者对后 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