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179.8)10 = (000101111001. 1000)8421BCD
BCD码表达式中整数部分高位的0和小数部分低位的0 BCD码表达式中整数部分高位的0和小数部分低位的0都是 码表达式中整数部分高位的 不可省略的。 不可省略的。
5421BCD码 也是有权码,各位的权值依次为5 5421BCD码:也是有权码,各位的权值依次为5、4、 5421码的特点是编码的最高位先为 码的特点是编码的最高位先为5 2、1。5421码的特点是编码的最高位先为5个连续 后为5个连续的1 的0,后为5个连续的1。 余3码:每个码字的二进制值比对应的8421码的码 每个码字的二进制值比对应的8421码的码 8421 值大3 码是一种无权BCD BCD码 所谓无权码, 值大3。余3码是一种无权BCD码,所谓无权码,就 是找不到一组权值,满足所有码字。 是找不到一组权值,满足所有码字。
数字设计第1章 24
分别用8421 8421码 5421码 2421码 例1-13 分别用8421码、5421码、2421码、余3码 和余3循环码表示十进制数206.94 206.94。 和余3循环码表示十进制数206.94。 解:
(206.94)10 = (001000000110.10010100)8421BCD = (001000001001.11000100)5421BCD = (001000001100.11110100) 2421BCD = (010100111001.11000111)余3码 = (011100101101.10100100)余3循环码
= (01000111)补 + (10100111)补 = (11101110)补 = (10010010)原 = (−18)10
利用8 例1-12 利用8位二进制补码计算 (−71)10 − (89)10,计 算结果仍表示为十进制数。 算结果仍表示为十进制数。 ( 解:−71)10 − (89)10 = (−71)10 + (−89)10
基数是10,使用0、1、2、3、4、5、6、7、8、 基数是10,使用0 10 共十个字符。 9共十个字符。 位的权是10 第i位的权是10i。 计数时逢10 10进 计数时逢10进1。
数字设计第1章 9
2.
二进制表示法
基数是2 只使用0 基数是2,只使用0、1两个字符。 两个字符。 位的权是2i 2i。 第i位的权是2i。 计数时逢2 计数时逢2进1。
数字设计基础与应用
邓元庆 关宇 贾鹏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数字设计第1章
1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主要内容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的基本概念 数字系统中的信息表示——数制与编码 数字系统中的信息表示 数制与编码 逻辑代数基础 逻辑函数的描述形式 逻辑函数的化简
数字设计第1章 2
1958年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 IC) 发明了集成电路( 1958年,J. Kilby发明了集成电路(IC)
(1110110111.0101001) 2 = (0011 1011 0111.0101 0010) 2 = (3B7.52)16
数字设计第1章
12
4.
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
用于整数转换的除2 用于整数转换的除2取余法
将十进制数218转换为二进制数。 218转换为二进制数 例1-3 将十进制数218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
数字设计第1章
23
8421BCD码 最常用的BCD码 其编码方法与10个十 8421BCD码:最常用的BCD码,其编码方法与10个十 BCD 10 进制字符等值的二进制数完全相同,是一种有权码, 进制字符等值的二进制数完全相同,是一种有权码, 各位的权值由高到低依次为8 各位的权值由高到低依次为8、4、2、1。
(0.6875)10=(0.1011)2
数字设计第1章 14
例1-5 解
将十进制数0.4转换为二进制数,保留5位小数。 将十进制数0.4转换为二进制数,保留5位小数。 0.4转换为二进制数
整数部分 0.4 × 2 = 0.8 0.8 × 2 = 1.6 0.6 × 2 = 1.2 0.2 × 2 = 0.4 0.4 × 2 = 0.8 0.8 × 2 = 1.6 0 1 1 0 0 1
数字设计第1章 16
3.
反码表示法:负数时,数值位逐位取反。 反码表示法:负数时,数值位逐位取反。
位二进制反码。 例1-7 分别计算 (+13)10 和 (−13)10 的8位二进制反码。 解:
(+13)10 = (+1101) 2 = (+0001101) 2 = (00001101)反码 (−13)10 = (−1101) 2 = (−0001101) 2 = (11110010)反码
(89)10 − (71)10 = (89)10 + (−71)10 = (01011001)补 + (10111001)补 = [1](00010010)补 = (00010010)原 = (+18)10
数字设计第1章
19
利用8 例1-11 利用8位二进制补码计算 (71)10 − (89)10 ,计算 结果仍表示为十进制数。 结果仍表示为十进制数。 (71) 解: 10 − (89)10 = (71)10 + (−89)10
n位二进制符号数的取值范围
n −1 n −1 n位二进制原码的取值范围: −(2 − 1)~ + (2 − 1)
n位二进制反码的取值范围: −(2n −1 − 1)~ + (2n −1 − 1) n位二进制补码的取值范围:
数字设计第1章
−2n −1~ + (补码表示法将带符号二进制数的加减运算统一为补 码的加法运算,运算结果也用补码表示。 码的加法运算,运算结果也用补码表示。 利用8 例1-10 利用8位二进制补码计算 (89)10 − (71)10 , 计算结果仍表示为十进制数。 计算结果仍表示为十进制数。 解:
例1-1 分别将二进制数 (10011) 2 和 (101.101) 2 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
(10011)2 = 1 × 24 + 0 × 23 + 0 × 22 + 1 × 21 + 1 × 20 = (19)10
(101.101)2 = 1 × 22 + 0 × 21 + 1 × 20 + 1 × 2−1 + 0 × 2−2 + 1 × 2−3 = (5.625)10
数字设计第1章
11
例1-2 完成下列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转换。 完成下列二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的转换。 解
(3 AB.C 8)16 = (0011 1010 1011.1100 1000) 2 = (1110101011.11001) 2
(100011001110) 2 = (1000 1100 1110) 2 = (8CE )16
数字设计第1章
17
位二进制原、 例1-9 分别计算 (0.01101)2 和 (−0.01101) 2 的8位二进制原、 补码。 反、补码。 解:
(0.01101) 2 = (0.0110100)原码 = (0.0110100)反码 = (0.0110100)补码 ( −0.01101) 2 = (1.0110100)原码 = (1.1001011)反码 = (1.1001100)补码
系统级设计 模块级设计 门级设计 晶体管级设计和物理级设计
数字设计第1章
8
1.2 数制与编码
一、数值的表示方法——数制 数值的表示方法 数制
1. 十进制表示法
按位计数法与按权展开式
1734.75 = 1 × 1000 + 7 × 100 + 3 × 10 + 4 × 1 + 7 × 0.1 + 5 × 0.01
数字设计第1章
10
3.
十六进制表示法
基数是16,使用16个字符: 基数是16,使用16个字符: 16 16个字符 0、1、2、3、4、5、6、7、8、9、A、B、C、D、E、F 其中字符 A、 B、 C、 D、 E、 F 分别表示 10、11、12、13、14、15。 十进制数值 10、11、12、13、14、15。 位的权是16 第i位的权是16i。 计数时逢16 16进 计数时逢16进1。
数字设计第1章
21
格雷码的构造方法
数字设计第1章
22
2.
BCD码 BCD码
BCD码 就是二-十进制码。 BCD码,就是二-十进制码。该表示法将一个具体的十 进制数看作十进制符号的组合,而不是看作一个数值, 进制数看作十进制符号的组合,而不是看作一个数值, 对每个字符加以编码表示。 对每个字符加以编码表示。十进制数中可能出现的字 符是0 对这10个符号进行编码,至少需要4 10个符号进行编码 符是0~9,对这10个符号进行编码,至少需要4位二进 制代码。数字系统中常用的BCD码如表所示。 BCD码如表所示 制代码。数字系统中常用的BCD码如表所示。
2 218 2 109 2 54 2 27 2 13 2 6 2 3 2 1 0
数字设计第1章
余数 0 (LSB) 1 0 1 1 0 1 1 (MSB)
转换结果为: 转换结果为:
(218)10 = (11011010) 2
13
用于小数转换的乘2 用于小数转换的乘2取整法 将十进制数0.6875转换为二进制数。 0.6875转换为二进制数 例1-4 将十进制数0.6875转换为二进制数。 解 整数部分 0.6875×2=1.375 × 0.375 ×2=0.75 0.75 ×2=1.5 0.5 ×2=1.0 转换结果为: 转换结果为: 1(MSB) ( ) 0 1 1(LSB) ( )
数字设计第1章
3
1.1 数字设计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