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表外业务
开证银行相当于在借款期间把自己的信用借给 发行人,使发行人的信用等级从较低的水平提 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开证银行为第二付款人
涉及三方当事人: (1)开证人(Issuer,通常是一家银行或保险公司) (2)申请人(Account Party,即借款人) (3)受益人(Beneficiary,放款人或其他投资者)
单据、时间 适用条款 付款条件
《UCP500》
《UCP500》
单证一致
申请人违约
第三节
票据发行便利
一、票据发行便利(Note-Issuance Facilities, NIFs)
票据发行便利:是指银行同客户签订一项具有法 律约束力的承诺,期限一般为5-7年,银行保证客 户以自己的名义发行短期票据,银行则负责包销 或提供没有售出部分的等额贷款。 实质:银行出让信用支持企业发行票据。仍是一 种直接融资方式——借款人(发行人)与投资人 (购买者)间直接融资
③ 通 知 ②开立信用证 ⑥寄单索汇 ⑦开证行偿付
⑨ ① ⑧ 开 申 付 证 请 款 行 开 交 证 单
进口方银行 (开证行)
出口方银行 (通知行)
特点: 1. 开证行是第一付款人,承担独立的付款责任。 2. 信用证是一项独立的文件。它不依附于贸易合同 而独立存在,不受贸易合同条款的约束。 3. 信用证业务是一种纯粹的单据业务,它处理的对 象是单据。而不是以货物为准。
协议的买方(担心利率上升使其负债成本上升的 银行)→ 预测利率上升 → 力求把未来的负债成 本确定在现在可接受的利率水平上 →与预测未来 利率下降的另一方达成协议 • 注:协议的买方在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上,通常 是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
• 若利率上升 → 买方从卖方获得名义利率和协议 利率间的差额利息收入 → 弥补实际筹资成本上 升所需增加的利息费用 • 若利率下降 → 未来实际筹资中的利息费用减少 → 减少的部分支付给协议的卖方 →卖方获得协 议利率高于名义利率间的差额利息收入
–作用:锁定成本,进行资产保值 –种类:主要有货币远期和利率远期。
(一)远期利率协议(Forward Rate Agreement,FRA)
含义:是一种远期合约,买卖双方商定将来一定 时间段的协议利率,并指定一种参照利率,在将 来清算日按规定的期限和本金数额,由一方向另 一方支付协议利率和届时参照利率之间差额利息 的贴现金额。 协议建立的前提:交易双方对未来一段时间利率 预测存在差异。
美国对资本不充足银行的管理措施
种类
资本 不足
强制性措施
取消分红与经营费;提交资本 重建计划;限制资产增长;不 允许吸收经纪人存款 采取上类措施;指令调整资本; 限制附属公司间交易;限制存 款利率;限制对员工的工资支付
酌情处理措施
指令调整资本;限制附属公司 间的交易;限制存款利率;限 制某些业务 采取上类措施;若没有重建或 调整资本,当局采取清算措施
担保业务不占用银行的资金,但形成银行的或有 负债。银行要承担违约风险。 主要业务:备用信用证;商业信用证
一、备用信用证(Standby Credit Letter, SCL) 备用信用证:为债务人融资提供的担保形式。
企业发行商业票据筹措资金时,若其信用等级 较低时则不利于发行,可向银行申请备用信用 证担保
交易主体: – 借款人(发行人):资信度较高 – 发行银行 • 牵头行独家垄断发行 • 银行投标小组竞价投标发行 – 包销银行:提供期限转变便利 – 投资者
票据发行便利的作用: – 对于借款人:以短期融资成本获取长期资金来源 融资灵活性大为提高。 – 对于银行来说, 众多银行参与可分散风险,并满足巨大金额 的需求 作为辛迪加贷款的低成本替代品,将表内业 务成功转化为表外业务,提高了资本充足性 充分利用了借款人自身信用 – 对于投资者来说,仅承担短期信用风险,还可在 二级市场流通。
巴塞尔委员会按照是否构成银行或有资产和或 有负债的标准:
贷款承诺
担保
金融衍生工具
投行业务
(contingent
claims)
结算支付 代 理
信息咨询
(financial
service)
金融服务类 性质不同 风险不同
不会演变为资产/ 负债 风险较小(具委托 代理性质)
或有资产/负债
可能演变为资产/ 负债 风险较大(以小博 大杠杆性)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中间业 务的分类:
狭义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的开展主要以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 业务为基础,接受客户的委托,服务于客户的金融和 信息咨询需要。具有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 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取收入,风险低的特点。
广义中间业务的分类
按照风险大小和是否含有期权期货性质将中间业
(五)银行拥有发展表外业务的有利条件
信誉高,既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充当中介,风险 相对较小 信息优势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成本较低,价格相对便宜 拥有专业人才,易取得客户的信任
(六)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第二节
担保业务
担保业务:银行应某交易中的一方申请,承诺
当申请人不能履约时由银行承担对另一方的全部 义务的行为。
第一节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
一、表外业务的含义 Off-balance Sheet Activities,简称 OBS
在实践中常表现为以下特点:表外性、多样性、 风险差异性 。
广义:商业银行从事的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 映的业务。 狭义: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业务关系密 切,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负债业务的经 营活动。是风险程度较高的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
务分为3大类。
无风险/低风险类中间业务
1.
2.
代 理 类 中 间 业 务
(1)代理收付业务 (2)代理承销与兑付债券业务 (3)代理保险业务 (4)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 (5)代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 (6)代理商业银行业务 (7)代理其他业务
保 管 3. 类 中 并收取一定手续费。 间 业 保管箱收费分租金与保证金。 务 租金按年计收,保证金通常在申请租箱时一
–含义: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 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的协议。 –特点:远期合约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金融衍生工具。一般 比较灵活,由双方约定,合约非标准化,不用在交易所 交易。
• 空头:short position同意按约定价格卖出资产的一方。
• 多头:long position 同意按约定价格买入资产的一方。
银 行 卡
准贷记卡---
借记卡--- 先存款后消费(或取现)没有透支功能
含期权期货性质风险类中间业务
1.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 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 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2.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 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 要指借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 种。 3.金融衍生产品 4.租赁类中间业务
资本严 重不足
资本临 界不足
采取上类措施;90天内实行财务清算;取消对后期偿付债务的支付; 若四个季度内无改善,当局进行财务清算;限制其他业务
(二)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融资证券化的发展分流了银行的资金来源 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蚕食了银行的贷款需求市场 利率自由化及其竞争的加剧,使存贷利差缩小, 银行经营面临严重困难
二、商业信用证
商业信用证:银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担保方 式。 当进出口双方签订贸易合同后,进口商主动请求其 开户银行为自己的付款责任作出保证的方式。 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之间的不信任,银行充当中 介担保人。
.
信用证的业务程序
出口商
货物 进口商
⑤ 议 付 行 议 付
④ 交 单 议 付
(二)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 产生于1984年 原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很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 巴塞尔委员会在测定资本充足度时将此列为表内业 务,从而促进了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的产生 业务对象:借款人必须是商业银行的最高信誉客户
第四节
远期利率协议
一、远期利率协议及其产生的原因
远期合约 forward contract
(一)备用信用证的类型
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当申请人的财务状况发生变 化时,开证行可撤销或修改信用证的条款,以保护 自身利益。
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开证行不可撤销付款承诺, 使受益人有一个确定借款人:可用备用信用证提升其信用等级,以便 降低融资成本 开证行:获得可观的手续费收入;备用信用证的 业务对象通常是与银行业务关系稳定的客户,其 业务成本较低 受益人(企业债券的投资者):可获得很高的安 全性保障。
管理程度不同
相对松
比较重视
1998年中外银行表外业务 收入比重(%)
项目 工行 中行 建行 农行 全国商业 银行平均 5 17 8 3 8 美国 瑞士 德国
表外 业务 占收 入比
43
56
61
二、表外业务发展的原因
(一)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业务
严格的资本管制——1988年《巴塞尔协议》 发展对资本无要求或要求很低的表外业务,扩 大业务规模,增加业务收入
(三)转移和分散风险
浮动汇率制——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国际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商业银行的资 产质量和资信,银行的存款来源进一步减少,流 动性风险加大。
(四)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表外业务经营灵活,能适应客户多方面金融业务的需 要 在利率、汇率自由化的情况下,客户为规避金融资产 价值损失,要求银行为其提供各种防范、转移风险的 方法 银行为了巩固与客户的关系,大力发展代理客户进行 理财的衍生工具业务,推动了表外业务的发展
第八章
表外业务
1.表外业务的含义、发展(了解) 2.票据发行便利及其产生的原因、票据发行便 利的种类(理解) 3.远期利率协议及其产生的原因、特点、类型、 交易程序、定价(理解) 4.贷款承诺、贷款出售(理解) 5.表外业务的管理(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