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月考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月考

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月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东营垦利佛头黑陶以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点被誉为“齐鲁黑陶之花”。

如下所示是其主要制作工艺,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B.成型C.晾干D.烧结2 . 下列物质既是空气的成分,又属于氧化物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氧化铝D.稀有气体3 .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制成冰雕B.海水晒盐C.纸张燃烧D.石蜡熔化4 .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与用途B.化学与环境N2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袋防腐O2支持燃烧——可做火箭燃料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C.日常生活经验D.元素与人体健康鉴别羊毛、棉线——点燃嗅闻气味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缺碘——易引起贫血喝牛奶——有利于补钙A. AB.B C.C D. D5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6 . 下列物质的主要用途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B.用铜作导线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用氢气作燃料7 .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与操作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入指定容器内B.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C.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D.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8 . 下列气体不能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稀有气体9 . 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B.加热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10 . “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推广使用太阳能B.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C.多用公共交通出行D.家用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二、填空题11 .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______mL的量筒。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实验室用酒精灯给盛水的烧杯加热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______________。

(4)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口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12 . 如图是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图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13 .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块状固体应用_____取。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_____,固体_____。

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在桌上。

然后拿起瓶子,使瓶上的标签向着_____。

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三、实验题14 . 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Ⅰ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回顾)图1是实验室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到集气瓶中。

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过程)甲小组同学使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1)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3)燃烧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问题提出)该小组同学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理论值。

经查阅资料知: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置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Ⅱ 改进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方法(实验改进)经查阅资料可知:常温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少量水反应生成铁锈(其主要成分是Fe2O3),但速度缓慢。

在有食盐(NaCl)、活性炭存在条件下,反应速度较快。

乙小组选择该原理,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图。

(数据处理)乙小组同学用量筒测量实验前后烧杯中水的体积,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测量项目实验前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体积体积/mL60.034.5125.0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反思)与燃烧红磷方法相比,乙小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再改进)在乙组实验的基础上,丙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的装置进行氧气含量的测定,其方法如下:(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即食盐水、铁粉、活性炭的混合物,体积为2mL),封闭。

图3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______________时停止实验。

(实验再反思)丙小组同学的方案与乙小组的方案同学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 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11/8/2329520228417536/2330322135941120/STEM/111c2a8d-7d18-4406-a e11-f81a2295785c.png](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这一小块石蜡会浮在水面。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

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

16 . 某化学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人呼出气体与空气不同。

(1)实验前先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将瓶中先装一定量的水液封b导管末端,然后连接好各装置,将注射器与__________(选填“a”或“b”)导管连接,然后缓慢推动注射器,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将装置中水换为澄清石灰水,然后由导管____________(填“a”或“b”,)吸气15s,观察现象。

(3)由另外导管吹气15s,观察现象。

结论:由实验操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7 . 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收集满两瓶气体,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的性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错误操作会产生不良后果。

分析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1)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后果:______。

(2)水平放置吸液后的胶头滴管,后果:______。

(3)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后果:______。

19 . 实验基本操作(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蒸发时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加热。

(2)酒精灯火焰分三部分,用灯焰的___________部分给物质加热.灯壶内酒精量不应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____;(3)取用液体药品时,应先拿下瓶塞,将瓶塞_________放在桌上,拿起试剂瓶时标签应向着________________;(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 生活中的用品很多可以代替实验室的化学仪器比如:用吸管可以代替导管,请你想一想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你知道的哪些化学仪器。

(答3种)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2、3、三、实验题1、2、3、四、简答题1、2、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