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笔记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笔记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笔记
自动控制原理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重要课程,胡寿松教授的笔记是该领域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按照章节顺序,对胡寿松教授的笔记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原理。

第一章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 自动控制的基本组成: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被控对象。

2. 自动控制的目的:实现对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的优化。

3. 自动控制的基本术语:控制量、受控量、干扰、传递、转换等。

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第二章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 微分方程: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基本数学工具。

2. 传递函数:描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重要数学模型。

3. 动态结构图:描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的图形工具。

4. 信号流图:描述控制系统内部信息传递方式的图形工具。

5. 梅逊公式:用于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传递函数的公式。

第三章线性定常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 控制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稳态误差、超调量、调节时间等。

2.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定义、代数稳定判据、李亚普诺夫直接法。

3. 系统性能的改善:放大缩小法、超前滞后补偿法、PID控制器等。

4. 一系列具体分析方法的介绍:单位阶跃响应、斜坡响应、李亚普诺夫直接法等。

第四章线性定常系统的根轨迹法
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幅值-相位特性、零点-极点关系、渐近线等。

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和步骤:参数方程、几何意义、注意事项等。

3. 根轨迹图的特征分析:闭环零点、极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等。

4. 基于根轨迹法的系统优化设计:稳定化控制器设计、增益调度等。

第五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 频率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频率特性、频率响应、频域分析方法等。

2. 频率域分析方法的应用:稳定性分析、系统性能评估、频率特性设计等。

3. 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及其应用:增益边界和相位边界的意义、系统性能的评估等。

4. 基于频率域分析法的系统优化设计:频率相关控制器设计、频率调制等。

第六章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
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非线性因素、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等。

2. 李雅普诺夫方法及其应用:李雅普诺夫第一法、李雅普诺夫第二法等。

3.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其分析方法:间隙非线性、参数变化非线性等。

4. 摩擦力和水锤现象的分析与解决方法。

第七章线性离散系统分析基础
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采样过程、量化效应、保持器等。

2. 采样定理及其应用: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过采样和欠采样问题等。

3. 离散系统的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Z变换法、差分方程法等。

4. 基于离散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数字PID控制器设计等。

总结:胡寿松教授的笔记是自动控制原理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涵盖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线性离散系统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动控制原理,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