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27国债ppt(完成)资料

327国债ppt(完成)资料


尉文渊
327国债事件始末
15
事件经过 中经开做多理由
1 2 3 可交割的 现券十分 有限—— 1995年新 发行的国 债可流通 用于交割 得很少。
保值贴 补率不 会低— —通胀 仍然很 严重。
国债会贴息 ——当时 “327”国 债的利率明 显低于同期 银行存款利 率,不贴息 将会损害国 债“金边” 债券的形象 且影响新债 的发行
327国债事件始末
13
事件经过
1
保值贴补率 将下降—— 自1995年1 月起,我国 的通货膨胀 已经见顶回 落,抑制通 货膨胀不再 成为经济工 作的重点。
万国证券和辽国发做空理由
2
不会贴息— —如果财政 部对三年期 以上国债贴 息,将增加 财政支出几 十亿元。并 且国家会改 变国债发行 条件优于储 蓄的现象。
比的经典大战,实际上有三位主角:一方是“国字头” 的中经开;一方是代表上海股票市场传统力量的万国证 券,第三方则是代表民间资本的辽国发。这种势力对比, 不仅反映了 1992 年之后中国经济的整体格局,也非常 贴切地反映了当时各级机关紧张的博弈关系,而“327” 国债合约恰好将这三方势力微妙地纠结在一起,并以戏
3
4
混合交收 实行 — —1995 年新债额 度将在 1500亿 元左右。
现券价格 和期货价 格相差较 大。期货 市场会价 值回归, 空头行情 即将开始
13 327国债事件始末
多方:中经开(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
327国债
多方
1988年4月,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
准成立了中国农业开发信托投资公司。1992年 1月,改名为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简 称“中经开”或“中经信”。资料显示,截止 2000年底,中经开总资产为154亿元,净资产 22亿元,13年共创利税16亿元。董事长为财政 部前副部长,总经理为财政部综合司前司长。
3
4 327国债事件始末
名词解释
做市商制度:是一种市场交易制度,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法人充当做 市商,不断地向投资者提供买卖价格,并按其提供的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买 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性 和流动性,并通过买卖价差实现一定利润。简单说就是:报出价格,并能 按这个价格买入或卖出。
官 方
辞职转向
尉文渊身陷“3.27”国债风波 ,因监管责任辞离上交所,05 年投资华锐风电,13年又辞离华锐风电,开始新转向。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人物结局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人物结局
1、魏东:魏东跟风中经开获利大概2-3亿元。2008年4月跳楼身亡。其遗孀陈金霞继承涌 金集团股权。 2、管金生:万国证券327之后元气大伤被重组,97年因行贿被判处17年徒刑。03年保外 就医。 3、高原、高岭兄弟:327巨亏,辽国发案涉及数百亿元,兄弟俩潜逃出国,至今杳无音 讯。 4、尉文渊:327后因监管责任辞离上交所,05年投资华锐风电,13年又辞离华锐风电, 开始新转向。 5、黄伟:327获利7.5亿元,创立浙江新湖,一度成为浙江首富,新湖系已7一战成为亿万富豪,一度成为四川地下组织部长,被捕时已经有400亿身家。 7、袁宝璟:327收获不小,后指使人刺杀刘汉未遂而付出惨重代价。四兄弟三人死刑一 人死缓。 8、周正毅:一度成为福布斯上海首富,后因涉及某个“老虎”而被捕,判刑16年。 9、宁财神:327宁财神的交易席位亏损七千多万,97年再度因郑豆事件赔光300万资产。 后随《武林外传》翻身,因吸毒被抓。
贴息:“贴现利息”的简称,汇票持有人向银行申请贴现面额付给银行的贴 现利息。实付贴现金额是指汇票金额(即贴现金额)减去应付贴现利息后的 净额,即汇票持有人办理贴现后实际得到的款项金额。贴现利息=贴现金额 ×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混合交收:混合交易制度又称为混合型做市商制度,是指在做市商制度中 引入竞价交易制度(1997年以后的纳斯达克)或在竞价交易制度中引入做 市商制度(如1986年以后的伦敦交易所)。
合并
同年9月20日,国家监察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都公布了对 “327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决定,决定说,“这次事件是一 起在国债期货市场发展过快、交易所监管不严和风险控制滞后 的情况下,由上海万国证券公司、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引起 的国债期货风波”。
悲惨收场
1995年4月,管金生辞职。1996年4月,万国不得不与它当年
327国债事件案例分析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事件始末
327国债
最黑暗的一天
“327”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它留下的疑惑 却始终没有被人忘记。1995年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的 国债期货交易市场逐渐变换阵营,其中主角就是以万国 为首的空头和以中经开为首的多头,加上不断变化阵营
的辽国发。这场最能反映当时中国证券市场基本势力对
11 327国债事件始末
空方:万国证券和辽国发
327国债
空方
1988 年上海三大证券公司成立,分别 是上海人行的申银、交行的海通和股份制 的万国。1993年首批证券商业信用评比, 万国获得国内惟一最高级别 AAA信用等级, 在当时拥有 270 多家会员的上交所万国独 占 16.7% 的交易额。万国是券商的老大, 万国有一句广告词:“万国证券,证券王 国”。管金生是这个王国的国王,有“证 券教父”之称。
15 327国债事件始末
时间线,事件经过
财政部公告 1995.2.23,财政部发布公告称: 1992.7.1-1993.6.30按年利率9.5%计息 1993.7.1-1995.6.30按年利率12.24%加当年7月保值率计息 这样百元面值的923券就增加了5.48元的价值 2月23日上午一开盘,中经开率领的多方借利好用80万口将 前一天148.21元的收盘价一举攻到148.50元,接着又以120 万口攻到149.10元,又以100万口攻到150元,步步紧逼 辽国发背弃盟友万国证券,突然倒戈,改做多头,企图继续 抬高价格减少损失。“327”国债在1分钟内竟上涨了2元, 10分钟后共涨了3.77元。327国债每上涨1元,万国证券就 要赔进十几个亿。按照它的持仓量和现行价位,一旦到期交 割,它将要拿出60亿元资金。 当日16时22分13秒(最后8分钟)万国突然发难,砸出 1056万口(每口面值20000元人民币的国债)卖单,把 价位从151.30打到147.50元,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 仓。
第一道圣旨
2月23日晚上十点,上交所在经过紧急会议后宣布: 23日16时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异常的无效的, 经过此调整当日国债成交额为5400亿元,当日327品种 的收盘价为违规前最后签订的一笔交易价格151.30元。 这也就是说当日收盘前8分钟内多头的所有卖单无效, 327合约兑付价由会员协议确定。上交所的这一决定, 使万国证券的尾盘操作收获瞬间化为泡影。万国亏损56 亿人民币,濒临破产。
最强劲的竞争对手申银证券公司合并。1997年因行贿被判处17 年徒刑。2003年保外就医。
327国债事件始末
多 方 结 局
2002年6月7日,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清算组名义 破产清算 发布公告称,以鉴于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严重违规 经营,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2年6 月7日撤销该公司。
剧的方式呈现了其中的冲突。
327国债事件始末
目录 CONTENTS
名词解释 事件背景 事件经过
发生原因
深刻教训
327国债事件始末
名词解释
保值贴息:是指通货膨胀带来人民币贬值,从而使国债持有者的实际财富减 少。为补偿国债持有人的损失,财政部门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利息的增加。从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保值贴息应该与通货膨胀率的实际值相等。目前,多数 国家已取消补贴。
327国债事件始末
官 方 下 旨
2月24日,上交所发出《关于加强国债期货交易监管工作 第二道圣旨
的紧急通知》,就国债期货交易监管问题作出六项规定。
1、从2月24日起,对国债期货交易实行涨跌停板制度。 2、严格加强最高持仓合约限额的管理工作。
3、切实建立客户持仓限额的规定。
4、严禁会员公司之间相互借用仓位。 5、对持仓限额使用结构实行控制。
易属于上海万国抛空的“327”品种。这个行动令整个市场都
目瞪口呆,若以收盘时的价格来计算,这一天做多的机构,包 括象辽国发这样空翻多的机构都将血本无归。而万国不仅能够
摆脱掉危机,并且还可以赚到42亿元。可以说,那天所有国债
期货的入市者在“天堂”和“地狱”间走了一回。
327国债事件始末
官 方 下 旨
四、交易机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1、保证金比例较低。上交所的保证 金比例为2.5%,其他期货交易所的比例更低,约为市值的1%。2、未实行 涨跌停板制度。3、未严格实施限仓制度。
24 327国债事件始末
深刻教训
万国证券凭什么能比别的公司敞 口多?当时上证所规定:会员单位在 国债期货每一品种上的持仓不能超过5 万口,但万国证券却获得40万口的特 别优待。管金生在证券市场如此大规 模的违法确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管 金生最后被判17年有期徒刑并非的判 决理由并非是巨额透支炒作国债期货 ,而是受贿等行为。
327国债事件始末
多方亮剑
空方盟友倒戈
万国背水一战
高 潮 黑色8分钟 最后8分钟内,万国共砸出1056万口卖单,面值达2112
亿元国债。而所有的327国债只有240亿。光是操作就让人感叹,
十个手指要多么灵活才能敲进这么多指令?据统计,当日上交 所国债期货共成交8539亿元(含最后8分钟),其中80%的交
6、严格国债期货资金使用管理。
第三道圣旨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鉴于中国当时不具备开展国 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中国范围内国债 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开市仅两年零六个月的国债 期货无奈地划上了句号。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 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