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1、静力学中一般将被研究的物体看作是刚体,那么一物体是否能被看作是刚体,取决于。
(A)物体变形是否微小;(B)物体不变形;(C)物体是否坚硬;(D)研究是否需要考虑物体的变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视为刚体;(B)变形微小的物体可视为刚体;(C)在任何情况下,任意两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为刚体。
3.作用和反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A)只适用于刚体;(B)只适用于变形体(C)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D)适用于任何物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凡是合力都比分力大;(B)只有力才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C)凡是矢量都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
5.力的可传性原理。
(A)适用于刚体;(B)适用于刚体和弹性体;(C)适用于所有物体;(D)只适用于平衡的刚体6.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是。
(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B)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D)此三个力必定互相平行。
7、平面力系简化最终结果可能情况是。
(A)力、力偶或平衡;(B)力或平衡;(C)力偶或平衡;(D)力、力偶、力螺旋或平衡。
8、若刚体上作用一平面力系,力多边形自行封闭,则该刚体 。
(A )一定平衡; (B )一定不平衡; (C )不能确定。
9.如图所示,在刚体上的四个点上各作用一个大小相等的力,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为。
(A)一个力; (B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 )一个力偶; (D )平衡。
10、如图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四个力构成封闭的力多边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力多边形封闭,因此刚体一定平衡; (B )仅由此力多边形无法判断刚体是否平衡; (C )若力多边形中各个力矢沿顺时针方向连成一周, 因此必合成为一顺时针的力偶,故刚体一定不平衡。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力偶都不能用一力来平衡; (B )凡是力偶都能与一力平衡; (C )力偶有时能与一力来平衡。
12.如图所示的两个楔块A 、B 在m-m 处光滑接触,现在其两端沿轴线各加一个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则两个楔块的状态为 A 。
(A )A 、B 都不平衡; (B )A 平衡、B 不平衡;(C )A 不平衡、B 平衡; (D )A 、B 都平衡。
13.在刚体上作用3个大小相等的力,其力三角形如图所示,则该力系的简化结果 。
(A )必为一个力;(B )必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C )必为一个力偶;(D )可能平衡或简化为一力偶。
BCF1F 2F3AA BCD第10题图14. 图示系统受力F 作用而平衡。
欲使A 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 成60º角,则斜面的倾角α应为______ ________。
(A ) 0º (B ) 30º(C ) 45º(D ) 60º15.如图所示,带有不平行的两条矩形导槽的三角形平板 上作用一个力偶M ,在槽内各有一个固连于地面、可沿槽 滑动的销钉E 和H ,不计摩擦,则 。
(A )平板保持平衡状态 ;(B )在力偶矩较小时,平板才能平衡; (C )平板不可能保持平衡;(D )条件不够,无法判断平衡与否。
16.如图所示,均质杆AB 的重为P ,D 处用绳索悬挂, A 端与光滑墙壁接触,现在B 端作用一水平力F , 则杆AB 。
(A )在力P 很大时才能平衡; (B )当力P 大于零时就能平衡; (C )当力P 为任何值时都能平衡; (D )力P 为任何值时都不能平衡。
17.如图所示,带有不平行的两个导槽的矩形平板上作用一力偶,今在槽内插入两个固连于地面的销钉,若不计摩擦,则 。
(A )板必保持平衡状态; (B )板不可能保持平衡状态; (C )在矩M 较小时,板可保持平衡;(D )条件不够,无法判断板平衡与否CH18.均质杆AB 长为L ,重为P ,用一绳索悬吊于光滑槽内,则杆在A 、B 处受到的约束力的关系为 。
(A )F F B A >; (B )F F B A <;(C )0==F F B A ; (D )0≠=F F B A19.已知杆AB 和CD 的自重不计,且在C 处光滑接触,若作用在AB 杆上的力偶的矩为m1,则欲使系统保持平衡,作用在CD 杆上的力偶 的矩m2的转向如图示,其矩值应为 。
(A )m2 = m1 ; (B )m2 = 4 m1 / 3 ; (C )m2 = 2 m1 ;(D )m2 = m1 / 2 。
20.如图所示的三铰刚架,支座A 、B 处的约束力一定通过 。
(A ) C 点 ; (B ) D 点 ;(C ) E 点; (D )F 点。
21.下列各式中,表示正确的是 。
(A )FF= ; (B ) i F F xx =;(C )F Fyy=; (D )ji F F Fy x +=2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采用二矩式 ∑∑∑===000F MMx BA、、时,其限制条件为X轴 。
(A )不能平行于A 、B 连线; (B )不能垂直于A 、B 连线; (C )必须平行于A 、B 连线; (D )必须垂直于A 、B 连线。
23.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时若取不同的简化中心,则 。
(A )力系的主矢、主矩都会改变; (B )力系的主矢不会改变,主矩一般会改变; (C )力系的主矢会改变,主矩一般不改变;(D )力系的主矢、主矩都不会改变24、如图所示,以AB 为研究对象,如下各方程组中哪组方程相互独立( )(A )⎪⎩⎪⎨⎧===∑∑∑0)(00F M F F A y x (B )⎪⎩⎪⎨⎧===∑∑∑0)(0)(0F M F M F B A y (C )⎪⎩⎪⎨⎧===∑∑∑0)(0)(0F M F M F C B x25.如图所示,一平面任意力系向O 点简化为一主矢F R' 和一主矩M O,如进一步简化为一合力F R ,则 。
(A )合力矢F R 位于B (F M RO OB /≠);(B ) 合力矢F R 位于O ;(C )合力矢F R 位于B (F M RO OB /=);(D )合力矢F R位于A (F M ROOA /=)。
26、平面平行力系,独立平衡个数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7、平面平行力系为平衡力系且其作用线倾斜,则其独立的平衡方程是( ) (A )0,0==∑∑y x F F ; (B )0)(,0==∑∑F M F O x ;(C )0)(,0,0===∑∑∑F M F F O y x28.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力在平面上的投影 。
(A )均为代数量 ; (B )均为矢量;(C )前者为代数量,后者为矢量; (D )前者为矢量,后者为代数量。
29、某刚体在空间五力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其中四力汇交于一点,则第五个力的作用线 。
(A )一定通过汇交点; (B )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 )一定不通过汇交点。
30、空间力系简化最终结果可能情况是 。
(A )力、力偶或平衡; (B )力或平衡;(C )力偶或平衡; (D )力、力偶、力螺旋或平衡。
A31、空间任意力系向某点简化时得到一个力和力偶,则此力系的最终简化结果为( ) (A )一定是力; (B )一个是力螺旋;(C )可能是力,也可能是力螺旋; (D )即不可能是力,也不可能是力螺旋 32、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可求的未知力最多为 。
(A )六个 ;(B )五个 ;(C )四个 ;(D )三个。
33、空间任意力系独立平衡方程的个数为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34、空间任意三力平衡时,此三力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中哪一条( ) (A )三力平行; (B )三力共面; (C )三力汇交; (D )三力共线35、某一平衡的空间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平行于z 轴,下述哪组方程可作为该力系的平衡方程组 。
(A ),0,0===∑∑∑x y xM F F ; (B ),0,0===∑∑∑z y xM F F;(C ),0,0===∑∑∑y x zM M F; (D ),0,0===∑∑∑y x zM M M 。
36、图示为一空间平行力系,各力作用线平行于X 轴,则该力系的平衡方程为 。
(A ),0,0===∑∑∑mmm ZyX;(B ),0,0===∑∑∑mmFZxx;(C ),0,0===∑∑∑m m F Zy x ;(D ),0,0===∑∑∑mFF yyx。
37.空间力偶矩矢是 。
(A )代数量;(B )滑动矢量; (C )定位矢量;(D )自由矢量。
38、一空间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且该力系平衡,则该力系的独立的平衡方程数为 。
xyzO(A )5个;(B )3个 ;(C )4个;(D )6个。
3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对规则刚体而言,重心与形心一定重合;(B ) 刚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刚体上; (C ) 对于不同的坐标系,刚体的重心坐标是不同的 ; (D ) 对均质刚体而言,重心与形心一定重合。
40、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当力与轴平行时,力对该轴之矩为零;(B )当力与轴相交时,力对该轴之矩为零; (C )当力与轴共面时,力对该轴之矩为零;(D )当力与轴垂直交叉时,力对该轴之矩为零。
41、边长为2a 的正方形薄板,截去四分之一后悬挂在A 点,今若使BC 边保持水平,则点A 距右端的距离=x 。
(A )a ; (B )2/3a ; (C )7/6a ; (D )6/5a42、当受摩擦的物体处于临界静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s F 的大小 。
(A )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 (B )与物体的重力在支承面的法线方向的大小成正比; (C )与相互接触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D )由力系的平衡方程来确定。
43、物体放在斜面上平衡的条件是 。
(A )物体的重量足够大 ; (B )斜面的倾角β< 摩擦角; (C )斜面的倾角β> 摩擦角 ;(D )加一个不等于零的水平推力即可44、如图所示,物重为W = 60KN 拉力T =20 KN ,静摩擦因数 f = 0.5,动摩擦因数 f '= 0.4,则该物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A )25 KN ; (B )20 KN ; (C )KN 310 ; (D )0。
T45、如图所示,物A 重P ,物B 与地面固连,A 、B 之间的摩擦角为ϕ ,欲使物A 保持平衡,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A )ϕα-=900; (B )ϕα-<900(C )ϕα->900(D )ϕα<46、物块重50N W =,在力Q 作用下静止如图,物块与铅垂墙面间的静摩擦因数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