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班】镁和铝第一课时

【16班】镁和铝第一课时

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节镁和铝(2课时)
第一课时
1.把镁粉中混入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盐酸B.新制的氯水C.烧碱溶液D.纯碱溶液
2.将等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中②空气中③CO
2
中燃烧。

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关系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③>①>②
3.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相混合,取四份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3 mol/L HCl B.4 mol/L HNO
3C.8 mol/L NaOH D.18 mol/L H
2
SO
4
4.有镁、铝混合粉末10.2g,将它溶于500 mL 4 mol/L的盐酸里,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则需加
入2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 A.1000 mL B.500 mL C.100 mL D.1500 mL
5.镁粉在焰火、闪光粉、鞭炮中是不可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某种气体中冷却。

现有
下列气体:①空气、②CO
2、③Ar、④H
2
、⑤N
2
,其中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6.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
3
的是( ) A.Cu B.Au C.Al D.Fe
7.把a g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
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
A.70% B.52.4% C.47.6% D.30%
8.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
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锌B.铁C.铝D.镁
9.在10mL 0.15mol/L Fe
2(SO
4
)
3
、10 mL 0.2mol/L KAl(SO
4
)
2
和20mL 0.30 mol/L(NH
4
)
2
SO
4
三种溶液中,分
别加入足量的BaCl
2
溶液,所得沉淀的质量依次为x g、y g和z g。

它们的关系是( ) A.x>y>z B.z>y>x C.z>x>y D.x>z>y
10.将一定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
2SO
4
反应,生成2.8L(标准状况)H
2
,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
A.2 g B.4 g C.8 g D.10 g
1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相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
12.下列关于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②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化合价;
③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相应的离子氧化性越弱;
④金属元素只有金属性,不可能形成酸根离子;
⑤价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金属性越强;
⑥离子化合物一定含金属元素
A.①②③B.②③C.①⑤⑥D.全部
13.能正确描述金属通性的是( )
A.具有金属光泽B.易导电、导热
C.具有高的熔点D.具有强还原性
14.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解加工成的古铜色的硬铝制造,取硬铝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每一步试剂均
过量)
由此可推知硬铝的组成为()
A.Al、Cu、Mg、Si、Mn B.Al、Mg、Si、Zn
C.Al、Fe、C、Si D.Al、Si、Zn、Na
15.下列物质能跟镁反应并生成氢气的是( )
A.甲酸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铵溶液D.碳酸钠溶液
16.某氯化钙样品中混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

取11.1g样品溶液,得
无色溶液,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9.7g沉淀。

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结论是( )
A.一定无碳酸钠,可能有氯化铁B.可能有碳酸钠和氯化钠
C.一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钠D.一定有氯化钠和氯化镁
17.有关镁、铝的比较,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Mg>Al B.还原性:Mg>Al
C.熔沸点:Mg>Al D.硬度:Al>Mg
18.下列金属单质中密度最大的是( )
A.Na B.Mg C.Al D.Fe
19.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半径之比最大的是( )
A.KI B.NaCl C.CaF
2
D.KF
20.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盛足量水和盐酸的烧杯A、B且总质量相等,调平天平后分别向A、B中同时
投入等物质的量的Na、Mg。

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为()
A.先偏向B后不偏B.先偏向A后不偏
C.偏向A D.偏向B
21.把铝粉和Fe
3O
4
粉未按最佳配比混和均匀,分成甲、乙两等份,将甲在高温下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冷却
后再把反应产物溶于足量的稀H
2SO
4
中;将乙直接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已知Fe
3
O
4
不与NaOH反应)。

则甲、乙两实验中产生的H
2
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3︰4 C.4︰3 D.9︰8
22.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
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气的气体体积比为甲︰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 B.3.6g C.2.7g D.1.8g
23.某无色透明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放出H
2。

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
4
2―、SO
3
2―、HCO
3
―、
OH―、NO
3
―,何者能大量存在于此溶液中?
⑴.当生成Al3+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当生成AlO
2
―时,可能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已知X和Y均为短周期元素。

单质X在空气中点燃,能发出耀眼的白光。

在一定条件下,单质X和单
质Y反应,生成化合物Z。

Z与水作用可生成气体G和白色沉淀P(如下框图所示)。

已知气体G与氢气之密度比约为8.5。

⑴.组成单质X和Y的元素分别属第_____族和第____族。

⑵.化合物Z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⑶.每生成1 mol的气体G,同时应得到_____mol的沉淀P。

25.已知氮化镁极易与水反应。

实验室欲用下列装置和药品来制备少量氮化镁:
⑴.在装置B中生成X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C中应当选用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__
⑶.写出D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取一根镁条置于坩锅内点燃,得到氧化镁和氮化镁混合物的总质量为0.470g。

冷却后加入足量水,将
反应产物加热蒸干并灼烧,得到的氧化镁质量为0.486g。

⑴.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的化学方程式。

⑵.计算燃烧所得混合物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

27.在标准状况下,取甲、乙、丙各30.0mL相同浓度的盐酸,然后分别慢慢加入组成相同的镁铝合金粉末,
得右表中有关数据(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

请回答:
⑴.甲组实验中,盐酸(选填“过量”“适量”或“不足量”,下同)_________;乙组实验中
盐酸_________。

⑵.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⑶.合金中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⑷.丙实验之后,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1.00mol·L―1NaOH溶液,能使合金中的铝粉恰好完全溶解,再
过滤出不溶性固体,求所得滤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