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适应性试题历史试卷(2套 + 答案)

初三适应性试题历史试卷(2套 + 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学科试卷共2大题,16小题,考试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A.刻有甲骨文的牛骨 B.司母戊鼎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铁制农具2.《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

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

”此景表明宋代()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城市商业繁荣C.商业发展辐射到农村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3.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十八名同考官分房批阅五经试卷)兴而二十一史废”。

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以下说法与顾炎武对科举制的评价相符的是()A.科举制的推行,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提高了官员整体素质B.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都有利于统治者巩固统治C.科举制考试内容要调整为《六经》和二十一史D.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人才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这些规定有助于()A.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B.打击帝国主义势力C.鼓励人民参政议政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5.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6.2021年2月19日,中央电视台公布了2020年6月15日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非法越过中印实际控制线,与我边防部队发生肢体冲突细节,4名解放军牺牲。

印度的这一行为违背了建国初期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求同存异”的方针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7.11世纪后,“人们经过斗争或用赎买的办法,向领主或国王取得一定自由权利,并用特权证书予以肯定。

特权大致包括人身自由、土地自由、司法独立、财政独立等”。

“人们”生活在() A.希腊城邦 B.罗马城邦 C.中世纪庄园 D.中世纪城市8.比较学习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美国南北战争与俄国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B.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C.摆脱民族危机 D.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9.读“1867年英国家庭与国民收入比例(%)”柱状图。

依据这些数据,能说明英国()A.成为“世界工厂”B.成为世界殖民霸主C.社会财富分配不均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 2020 年,“健康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等作为个人信息共享和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进入我们的生活。

这种便捷的跨地区互认方式有赖于()A.航天技术的运用 B.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C.生物技术的进步 D.新材料技术的应用11.20世纪初,湖南“兴学热”和“留日热”独步一时。

1904年占全国留日生的11%;1909年各级小学堂达113所,学生43310人;普通中学堂50余所,居全国第一。

下列关于20世纪初湖南近代教育表述正确的是()A.北宋著名的“四大书院”中位于湖南的有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B.谭嗣同和熊希龄创办了湖南第一所近代化学校——长沙时务学堂C.湖南中小学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同期创办了湖南最早的近代私立学校明德中学D.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12.中国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对此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A.邓稼先 B.屠呦呦 C.钱学森 D.袁隆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3题10分,第14、15、16题各14分,共52分)13.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中的五个历史时期与阶段特征历史时期阶段特征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鲜卑姓改用汉姓的情况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拔拔长孙贺兰贺——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用秦朝、西汉政治方面的史实说明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

(4分)(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2分)这次改革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2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出一条贯穿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线。

(2分)1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1300年以前,欧洲人普遍认为整个世界只有欧、亚、非三个大洲,且大洲之间基本没有交流。

而恰恰是因为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们的出现,才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

——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然而今天,金属和塑料补充了石块和木头,铁路、汽车和飞机取代了牛、马和驴,蒸汽机、内燃机和原子动力(原子能)代替风和人力来推动船……电使蜡烛黯然失色,并已成为只要按一下开关,便可做大量功的动力之源。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各国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使世界原有的这种状态被打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该事件中哥伦布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从材料二中指出一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2分)“电使蜡烛黯然失色”,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哪一个时代?(2分)(3)材料三说明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什么?(2分)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什么国际组织,后来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的支柱?(2分)15.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不断为人民奋斗、不断为人民奉献、不断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历程相关史实第一个光辉历程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等。

第二个光辉历程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等。

第三个光辉历程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

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一个光辉历程中,党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的起点事件是什么?(2分)湖南哪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军事行动之后,长征的红军开始在军事上获得主动权?(2分)第二次光辉历程中,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2分)(2)请任选材料二中的两个历史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述它们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里程碑”。

(200字以内,8分)16.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图一斐迪南(右)和他的妻子图二日本偷袭珍珠港示意图材料二当二战的序幕刚刚揭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显然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

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虽处于劣势,却狼狈为奸,先后在东非、东亚和中欧燃起战火。

——摘编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材料三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材料四“冷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刘金质《冷战史》请回答:(1)图一人物在1914年为了征服巴尔干半岛上的塞尔维亚举行了军事演习,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这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图二事件的爆发标志着什么?(2分)(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初期反法西斯力量没能阻止法西斯侵略的原因。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后来,哪一组织的建立改变了这种状况?(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的举措。

(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政府实施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2分)(4)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说明,美国是否达到了建立“世界新铁序”的目的。

(2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3题10分,第14、15、16题各14分,共52分)13. (1)说明:秦统一中国,设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设立刺史制度等,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

(4分)(2)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 作用:促进民族交融(2分)(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或国家统一;民族交融等)。

(2分)14.(1)新航路的开辟;(2分)开辟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或发现美洲(2分)(2)历史意义: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推动了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提高了生产力,有利于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任答一点2分)发明成果:汽车、飞机、内燃机、电的应用。

(任答一点2分)时代:电气时代。

(2分)(3)经济全球化趋势;(2分)世界贸易组织(2分)15.(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或中共一大的召开;(2分)通道转兵;(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2)示例: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相关主题